馨海生物技改项目文本(公示稿)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年产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ADH 羟基还原酶、
10 吨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批稿)
浙 江 泰 诚 环 境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ZHEJIANG TAICH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二〇二四年七月
1.1 项目背景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馨海生物)成立于 2022 年,系浙江省仙居 县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生物)的全资子公司,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现 代工业园区司太立大道 18 号,注册地址与阳光生物一致。阳光生物已将公司现有的厂 区转交给馨海生物经营(已完成了产权变更手续),所拥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也转由 其使用。
馨海生物结合当下行业内药物手性合成技术正广泛推行的热点,引进手性合成技术 中的关键环节——生物酶催化剂生产技术,促成本次项目的实施。
馨海生物拟投资 1506.1 万元在现有厂区内实施“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项目代码: 2312-331024-07-02-283185)。项目将在现有车间厂房内新建生产线,购置种子罐、发酵 罐、蝶式离心机、均质机等生产设备, 采用发酵、膜过滤、均质、离心等工艺, 形成年 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的能力。项目立项 文件中提及的“年产 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由于市场需求不足,馨海生物决定 不予实施,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本次项目产品为生物酶催化剂,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 ,本次 项目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规定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项目产品生产 过程涉及生物发酵,其实施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受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委 托,我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对项目的主要污染情况、污染源进行 类比调查分析并对项目选址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 按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完 成本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建设单位报请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并作为企业今后项 目建设和营运过程环境保护管理的技术文件。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项目属于【C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在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的厂区内实施,相关 生产车间及设施将严格按照行业先进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 生产线物料走向尽可能采 取垂直流方式布置,实现过程物流输送管道化和密闭化。
项目内容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包括多个产品生产,生产过程为间歇性,不同时期 内的生产内容不尽相同,项目的“三废”源强将随生产计划内容变化而变动。本次评价以 工程分析为基础,分析各产污环节,评估三废治理措施的有效性,从而确定项目的污染 物排放情况。重点分析项目“三废”源强最大的排放情境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
第 一 阶 段 |
| |||||||||||||||||
第 二 阶 段 |
| |||||||||||||||||
第 三 阶 段 |
|
图 1.3-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从事生物酶催化剂制造。本次 建设项目各产品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中的淘汰、限制类,未 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本项目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1.4.2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准入符合性判定
本次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根据《仙居县“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该 区域属于“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
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符合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将遵循行业内先进的 理念进行物流布局设计,配置先进的生产装备和配套设施,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的产生, 项目的实施符合管控单元空间布局约束。
本项目将按法规进行各种污染防治及处置设施建设,采用针对性的处理工艺,全面 实现废水、废气的有效处置和达标排放: 厂区实现雨污分流,废水经预处理达标后纳管 进入园区污水厂进行二级处理后达标排放;废气收集之后进入末端处置设施中处理,相 关因子排放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设置合规的废物贮存场所, 遵循法规妥善暂存和处置固体废物;实施过程中从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等方 面严格落实各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值在现有核定总量 之内。综合看, 本项目的污染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可符合管控单元污染物排放管控要 求。
公司将通过编制厂区应急预案、设置合理的事故废水应急收集池、完善配置其他应 急物资和设施、组织培训和演练等措施以落实项目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 提高风险事故 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并积极参与并配合园区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上述措施符合管 控单元环境风险防控要求。
本项目能源采用蒸汽和电,用水来自园区供水管网,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节水管 理,冷却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符合资源开发效率要求。
综合看,项目的建设符合“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
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
1.4.3 城市总体规划、园区规划、规划环评等相关符合性判定
1. 相关规划符合性判定
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符合“浙江 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2020-2035) ”中的产业准入要求。本次项目 在现有厂区内建设,用地规划为工业用地,符合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另外,对 照仙居县“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本项目位于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符合国土空间规划 的相关要求。
2. 《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版)》浙江省实施细则符合性判定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该园区属于浙江省长江经济 带的合规园区。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涉及的各产品及工艺符合产业政策。因此, 本项目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版)》浙江省实施细则的相关 要求。
3. 浙经信材料〔2021〕77 号文件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生物酶催化剂制造,符合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项目产品附加值高, VOCs 排放量较少。对照浙经信材料〔2021〕77 号《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生 态环境厅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造提升推动园区规范发展的通知》,本 次项目建设符合其中对于项目准入的相关要求。
4. 《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符合性分析
对照《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中关于精细化工行业的排查 重点与防治措施,本项目的相关防治措施符合其中的要求。
5. 规划环评符合性判定
对比《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2020-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书》中的六张结论清单以及环境准入基本要求及约束性指标, 本次项目建设符合环境 质量,行业准入、污染物排放及环境质量控制等相关要求,项目建设符合规划环评要求。
6. 《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符合“三线一单”管控 方案要求。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
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
项目建成后企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均在现有核定值之内,项目使用电能、管道 蒸汽等清洁能源,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项目将碳评价 纳入环评中,并将按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严格落实台账记录、执行报告、自行监测及 信息公开等工作。
总体看,本次项目建设符合《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的指导意见》中的相关要求。
1.4.4 “三线一单”符合性判定
1. 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不 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 也不在仙居县生态保护红线划 定范围内,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2. 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为《土壤环境质 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二类用地污染风 险筛选值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 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二类功能区要求, 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 第一、第二类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地表水满足 III 类功 能区要求;区域地下水水质总体评价为 IV 类。
本项目通过相关防治措施的落实,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能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做到 无害化处置;各主要污染物总量均在现有核定值之内。
本次项目的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厂,排放量在规划的排水规模之内,不会改变现有纳 污水体水质类别;项目废气达标排放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质的变化;固废通过委托有 资质单位处置等方式可做到无害化处置;通过切实做好厂内的分区防渗工作,并落实污 染监控和应急响应工作,可有效防止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综合看,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影响。
3. 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工业集聚区内供水、供电、供热等 设施完备。蒸汽由仙居现代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给。 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设 备选择、原辅材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 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地控制污染。项目位于工业区,用地性质属于工 业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林地等,满足仙居县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综上,本次项目 建设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4.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本次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根据《仙居县“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该 区域属于“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本次项目 内容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和设施,执行 并落实污染物处置及排放标准,防范环境风险,采用清洁能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 方案中的生态环境准入相关要求。
综上,本项目总体上能够符合“三线一单”的管理要求。
1.4.4 评价类型判定
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生产,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次项目属于【C2661】化 学试剂和助剂制造,过程中涉及生物发酵。根据生态环境部第 16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的有关规定判定,本项目属于其中的“23-44 基础 化学原料制造及专用化学品制造”,项目评价类型为报告书。
表 1.4.5-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节选
类别 | 报告书 | 报告表 | 登记表 | |
二十三、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
44 |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61;农药制造 263;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 264;合成材料制造265;专用化学产品制 造266;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267 | 全部(含研发中试; 不含单纯物理分离、物 理提纯、混合、分装的) | 单纯物理分离、物 理提纯、混合、分装的 (不产生废水或挥发 性有机物的除外) | / |
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对项目工艺流程中各环节产物因素分析,确定本次项目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因
素有: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各类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见表 1.5-1。
表 1.5-1 各类污染因素及污染因子一览表
污染因素 | 污染源 | 污染因子 |
废气 | 工艺废气 | 氨气、臭气浓度 |
发酵废气 | 臭气浓度 | |
废水站废气 | 氨气、硫化氢、臭气浓度 | |
危废暂存库 | 臭气浓度 | |
废水 | 生产废水 | COD、氨氮、总氮、总磷、SS |
生活污水 | COD、氨氮 | |
固废 | 生产、维护 | 废渣、废内包装材料、废过滤膜、废矿物油、废外包装材料、废水处理 污泥、生活垃圾 |
噪声 | 设备噪声 | 风机、泵、冷冻机等设备噪声 |
2. 本项目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为:
(1)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及排放的废气总量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项目实施 后废气处理的达标可行性以及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2)本次项目实施过程的废水排放总量;产生的废水如何进行处理;
(3)本次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固废总量,能否有效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重 点关注危废的产生点位和产生量、处置方法;
(4)本次项目的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能否有效控制环境风险。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本次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要 求,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省规定 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控制要求;项目的环境事 故风险可控;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园区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 和省产业政策等的要求。
企业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必须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控制项目 的环境事故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之内;必须切实加强环境质量管理,严格认真落实环境保 护措施,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 固废全部无害化 处置。经预测, 本次项目实施后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能维持地区现状环境 质量,项目实施后全厂不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2.1 编制依据
2.1.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2014 年 4 月 24 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2018 年 10 月 26 日第二次修正)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1(2016 年 7 月 2 日修改)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9.1(2020 年 4 月 29 日修订)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1.1(2017 年 6 月 27 日修订)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6.5
9. 国务院令第 19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2011.1.8(2011 年 1 月 8 日修订)
10. 国务院令第 682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10.1
2.1.2 国家相关部门规章
1. 国务院国发〔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10.17
2. 国务院国发〔2015〕17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5.4.2
3. 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22〕1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 方案的通知》,2022.5.4
4.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15 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2020.11.25
5.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16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2020.11.30
6.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3 号《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8.8.1
7.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28 号《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 年版)》,2022.12.29
8. 原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77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 风险的通知》,2012.7.3
9. 原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 号《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
理的通知》,2012.8.7
10. 原环境保护部环办〔2014〕30 号《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 响评价准入的通知》,2014.3.25
11. 原环境保护部环发〔2014〕197 号《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 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14.12.30
12. 原环境保护部环发〔2016〕150 号《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 评价管理的通知》,2016.11.02
13.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8 号《关于发布〈生态环境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的建设项目目录(2019 年本)〉的公告》,2019.2.26
14. 生态环境部环大气〔2019〕53 号《关于印发〈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方案〉的通知》,2019.6.26
15.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2024.2.1
2.1.3 地方有关法规和环境保护文件
1. 浙江省人民政府第 388 号令《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2.10
2.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3.1.1
3.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20.11.27
4.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20.11.27
5.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4.3.1
6. 浙政发〔2018〕30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2018.7.20
7. 浙政办发〔2014〕86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2014.7.10
8. 浙政办发〔2023〕18 号《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2023.3.14
9. 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14〕28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2014.5.19
10. 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18〕10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的函》,2018.3.22
11.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环发〔2019〕14 号《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执行国家排放标 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通告》,2019.6.6
12.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环发〔2020〕7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三线一单”生态环 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2020.5.23
13.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环发〔2023〕33 号《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23 年本)》,2023.8.9
14 浙经信材料〔2021〕77 号《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 应急管理厅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造提升推动园区规范发展的通知》,2021.5.24
15.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长江办〔2022〕7 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 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年版)>的通 知》2022.1.19
16. 浙应急基础〔2022〕143 号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加强 工业企业环保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2022.12.14
17.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0.6.19
18. 原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函〔2017〕388 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浙江 省“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区域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17.10.16
19. 浙环函〔2020〕157 号《关于印发<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 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 年)>及配套技术要点的通知》,2020.7.15
20. 台政办发〔2015〕1 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医药产业环境 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2015.3.20
21. 台政发〔2016〕27 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 通知》,2016.6.27
22. 台政函〔2020〕41 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台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方案的批复》,2020.7.7
23. 原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台环保〔2013〕95 号《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 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工作的通知》,2013.7.25
24. 原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台环保〔2015〕81 号《台州市排污权交易实施细则(试行)》,
2015.7.24
25. 原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台环保〔2016〕120 号《关于印发<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 VOCs 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及<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总量减排核算细则>的通知》,
2016.12.14
26. 原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台环保〔2018〕53 号《关于印发<台州市环境总量制度调 整优化实施方案>的通知》2018.4.23
27.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台环函〔2020〕2 号《关于台州市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文件审批责任分工的通知》,2020.1.8
28. 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台环函〔2022〕128 号《台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明确水污染 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比例的函》,2022.8.1
29. 仙居县人民政府仙政发〔2020〕18 号《仙居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仙居县“三线 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2020.8.31
30. 台政函〔2022〕36 号《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仙居县“三线一单”动态更新 的批复》,2022.8.4
2.1.4 有关技术规范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6)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
9.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10.1)
10.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
2.1.5 项目技术文件
1. 仙居县经济和信息化局《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赋码)信息表》,项目代码 为“2312-331024-07-02-283185”,2023.12.29
2.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我公司签订的技术合同书
3.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技术文件
2.2.1 评价因子确定
(1)地表水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 CODCr、BOD5、NH3-N、总磷、石油 类
(2)大气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SO2 、NO2 、CO 、O3 、PM10 、PM2.5 、氨、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影响评价因子:氨气、臭气浓度
(3)地下水环境评价因子
评价现状评价因子:K+、Na+ 、Ca2+ 、Mg2+ 、CO32- 、HCO3- 、Cl- 、SO42-、pH 值、氨 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化 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法)、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 菌群、细菌总数、总磷、二氯甲烷、甲苯
影响评价因子:CODMn
(4)声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连续 A 声级
(5)土壤
现状评价因子:GB36600-2018 中表 1(基本项目)45 个因子、GB 15618-2018 中的 8 项因子
影响评价因子:COD
2.2.2 环境质量标准
一、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拟建地所在区域属二类区,大气质量常规项执 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特殊污染因子参照执行导则 HJ2.2-2018 附录 D 中的其他污染物空气质量浓度参考限值。具体数值见表 2.2.2-1。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 地表水
项目所在地附水体为永安溪,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该区域 周围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具体标准限值
见表 2.2.2-2。
表 2.2.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值
常规因子 | |||||||
污染物名称 | 取值时间 | 浓度限值,μg/m3 | 执行标准 | ||||
SO2 | 年平均 | 60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 ||||
24 小时平均 | 150 | ||||||
1 小时平均 | 500 | ||||||
NO2 | 年平均 | 40 | |||||
24 小时平均 | 80 | ||||||
1 小时平均 | 200 | ||||||
O3 |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 | 160 | |||||
1 小时平均 | 200 | ||||||
CO | 24 小时平均 | 4(mg/m3) | |||||
1 小时平均 | 10(mg/m3) | ||||||
PM10 | 年平均 | 70 | |||||
24 小时平均 | 150 | ||||||
PM2.5 | 年平均 | 35 | |||||
24 小时平均 | 75 | ||||||
特殊因子 | |||||||
序号 | 大气污染物 | 最高容许浓度,μg/m3 | 参照标准 | ||||
1h 平均 | 日平均 | ||||||
1 | TVOC | 600(8h 平均) | HJ2.2-2018 附录 D | ||||
3 | 氨 | 200 | -- | HJ2.2-2018 附录 D | |||
4 | 硫化氢 | 10 | HJ2.2-2018 附录 D | ||||
5 | 非甲烷总烃 | 2000 | --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
表 2.2.2-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mg/L ,pH 除外
序号 | 指 标 | Ⅲ类 |
1 | pH 值 | 6~9 |
2 | 溶解氧≥ | 5 |
3 | CODCr≤ | 20 |
4 | 高锰酸盐指数≤ | 6 |
5 | BOD5≤ | 4 |
6 | 氨氮≤ | 1.0 |
7 | 石油类≤ | 0.05 |
8 | 总磷≤ | 0.2 |
2. 地下水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未进行功能区划分,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 水等用途,本项目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进行评价,具体标准值见 表 2.2.2-3。
表 2.2.2-3 地下水环境标准限值 单位:mg/L,除 pH 外
序号 | 项目 | I 类标准 | II 类标准 | III 类标准 | IV 类标准 | V 类标准 |
2 | pH 值 | 6.5≤pH≤8.5 | 5.5≤pH≤6.5 8.5≤pH≤9 | pH<5.5 或 pH >9 | ||
3 | 总硬度 | ≤150 | ≤300 | ≤450 | ≤650 | >650 |
4 | 溶解性总固体 | ≤300 | ≤500 | ≤1000 | ≤2000 | >2000 |
5 | 硫酸盐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6 | 氯化物 | ≤50 | ≤150 | ≤250 | ≤350 | >350 |
7 | 铁 | ≤0.1 | ≤0.2 | ≤0.3 | ≤2.0 | >2.0 |
8 | 锰 | ≤0.05 | ≤0.05 | ≤0.10 | ≤1.50 | >1.50 |
9 |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 | ≤0.001 | ≤0.001 | ≤0.002 | ≤0.01 | >0.01 |
10 | 耗氧量(CODMn 法,以 O2 计) | ≤1.0 | ≤2.0 | ≤3.0 | ≤10.0 | >10.0 |
11 | 氨氮 (以 N 计) | ≤0.02 | ≤0.10 | ≤0.50 | ≤1.50 | >1.50 |
12 | 亚硝酸盐(以 N 计) | ≤0.01 | ≤0.10 | ≤1.00 | ≤4.80 | >4.80 |
13 | 硝酸盐(以 N 计) | ≤2.0 | ≤5.0 | ≤20.0 | ≤30.0 | >30.0 |
14 | 氰化物 | ≤0.001 | ≤0.01 | ≤0.05 | ≤0.1 | >0.1 |
15 | 氟化物 | ≤1.0 | ≤1.0 | ≤1.0 | ≤2.0 | >2.0 |
16 | 汞 | ≤0.0001 | ≤0.0001 | ≤0.001 | ≤0.002 | >0.002 |
17 | 砷 | ≤0.001 | ≤0.001 | ≤0.01 | ≤0.05 | >0.05 |
18 | 镉 | ≤0.0001 | ≤0.001 | ≤0.005 | ≤0.01 | >0.01 |
19 | 铬(六价) | ≤0.005 | ≤0.01 | ≤0.05 | ≤0.10 | >0.10 |
20 | 铅 | ≤0.005 | ≤0.005 | ≤0.01 | ≤0.10 | >0.10 |
21 | 甲苯(μg/L) | ≤0.5 | ≤140 | ≤700 | ≤1400 | >1400 |
22 | 二氯甲烷(μg/L) | ≤1 | ≤2 | ≤20 | ≤500 | >500 |
23 |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 CFU/100ml) | ≤3.0 | ≤3.0 | ≤3.0 | ≤100 | >100 |
24 | 菌落总数/(CFU/ml) | ≤100 | ≤100 | ≤100 | ≤1000 | >1000 |
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仙居县声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工业区)标准,厂区北侧毗邻 351 国道,厂区东侧毗邻司太 立大道,执行 4a 类标准。北侧厂界外断桥上宅村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
表 2.2.2-4 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功能区 | 执行限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2 类 | 60 | 50 |
3 类 | 65 | 55 |
4a 类 | 70 | 55 |
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本次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参照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GB15618-2018)中的相关标准,具体见表 2.2.2-5 和表 2.2.2-6。
表 2.2.2-5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单位:mg/kg
序号 | 污染物项目 | CAS 编号 | 筛选值(mg/kg) | 管制值(mg/kg) | ||
第一类用地 | 第二类用地 | 第一类用地 | 第二类用地 | |||
重金属和无机物 | ||||||
1 | 砷 | 7440-38-2 | 20 | 60 | 120 | 140 |
2 | 镉 | 7440-43-9 | 20 | 65 | 47 | 172 |
3 | 铬(六价) | 18540-29-9 | 3 | 5.7 | 30 | 78 |
4 | 铜 | 7440-50-8 | 2000 | 18000 | 8000 | 36000 |
5 | 铅 | 7439-92-1 | 400 | 800 | 800 | 2500 |
6 | 汞 | 7439-97-6 | 8 | 38 | 33 | 82 |
7 | 镍 | 7440-02-0 | 150 | 900 | 600 | 2000 |
挥发性有机物 | ||||||
8 | 四氯化碳 | 56-23-5 | 0.9 | 2.8 | 9 | 36 |
9 | 氯仿 | 67-66-3 | 0.3 | 0.9 | 5 | 10 |
10 | 氯甲烷 | 74-87-3 | 12 | 37 | 21 | 120 |
11 | 1,1-二氯乙烷 | 75-34-3 | 3 | 9 | 20 | 100 |
12 | 1,2-二氯乙烷 | 107-06-2 | 0.52 | 5 | 6 | 21 |
13 | 1,1-二氯乙烯 | 75-35-4 | 12 | 66 | 40 | 200 |
14 | 顺-1,2-二氯乙烯 | 156-59-2 | 66 | 596 | 200 | 2000 |
15 | 反-1,2-二氯乙烯 | 156-60-5 | 10 | 54 | 31 | 163 |
16 | 二氯甲烷 | 1975/9/2 | 94 | 616 | 300 | 2000 |
17 | 1,2-二氯丙烷 | 78-87-5 | 1 | 5 | 5 | 47 |
18 | 1,1,1,2-四氯乙烷 | 630-20-6 | 2.6 | 10 | 26 | 100 |
19 | 1,1,2,2-四氯乙烷 | 79-34-5 | 1.6 | 6.8 | 14 | 50 |
20 | 四氯乙烯 | 127-18-4 | 11 | 53 | 34 | 183 |
21 | 1,1,1-三氯乙烷 | 71-56-6 | 701 | 840 | 840 | 840 |
22 | 1,1,2-三氯乙烷 | 79-00-5 | 0.6 | 2.8 | 5 | 15 |
23 | 三氯乙烯 | 1979/1/6 | 0.7 | 2.8 | 7 | 20 |
24 | 1,2,3-三氯丙烷 | 96-18-4 | 0.05 | 0.5 | 0.5 | 5 |
25 | 氯乙烯 | 1975/1/4 | 0.12 | 0.43 | 1.2 | 4.3 |
26 | 苯 | 71-43-2 | 1 | 4 | 10 | 40 |
27 | 氯苯 | 108-90-7 | 68 | 270 | 200 | 1000 |
28 | 1,2-二氯苯 | 95-50-1 | 560 | 560 | 560 | 560 |
29 | 1,4-二氯苯 | 106-46-7 | 5.6 | 20 | 56 | 200 |
30 | 乙苯 | 100-41-4 | 7.2 | 28 | 72 | 280 |
31 | 苯乙烯 | 100-42-5 | 1290 | 1290 | 1290 | 1290 |
32 | 甲苯 | 108-88-3 | 1200 | 1200 | 1200 | 1200 |
33 | 间二甲苯+对二 甲苯 | 108-83-3, 106-42-3 | 163 | 570 | 500 | 570 |
34 | 邻二甲苯 | 95-47-6 | 222 | 640 | 640 | 64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 ||||||
35 | 硝基苯 | 98-95-3 | 34 | 76 | 190 | 760 |
36 | 苯胺 | 62-53-3 | 92 | 260 | 211 | 663 |
37 | 2-氯酚 | 95-57-8 | 250 | 2256 | 500 | 4500 |
38 | 苯并[a]蒽 | 56-55-3 | 5.5 | 15 | 55 | 151 |
39 | 苯并[a]芘 | 50-32-8 | 0.55 | 1.5 | 5.5 | 15 |
40 | 苯并[b]荧蒽 | 205-99-2 | 5.5 | 15 | 55 | 151 |
41 | 苯并[k]荧蒽 | 207-08-9 | 55 | 151 | 550 | 1500 |
42 | 䓛 | 218-01-9 | 490 | 1293 | 4900 | 12900 |
43 | 二苯并[a,h]蒽 | 53-70-3 | 0.55 | 1.5 | 5.5 | 15 |
44 | 茚并[1,2,3-cd]芘 | 193-39-5 | 5.5 | 15 | 55 | 151 |
45 | 萘 | 91-20-3 | 25 | 70 | 255 | 700 |
表 2.2.2-6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序 号 | 污染项目 | 筛选值(mg/kg) | 风险管控值(mg/kg) | |||||||
pH≤5.5 | 5.5<pH≤6.5 | 6.5<pH≤7.5 | pH>7.5 | pH≤5.5 | 5.5<pH≤6.5 | 6.5<pH≤7.5 | pH>7.5 | |||
1 | 镉 | 水田 | 0.3 | 0.4 | 0.6 | 0.8 | 1.5 | 2.0 | 3.0 | 4.0 |
其他 | 0.3 | 0.3 | 0.3 | 0.6 | ||||||
2 | 汞 | 水田 | 0.5 | 0.5 | 0.6 | 1.0 | 2.0 | 2.5 | 4.0 | 6.0 |
其他 | 1.3 | 1.8 | 2.4 | 3.4 | ||||||
3 | 砷 | 水田 | 30 | 30 | 25 | 20 | 200 | 150 | 120 | 100 |
其他 | 40 | 40 | 30 | 25 | ||||||
4 | 铅 | 水田 | 80 | 100 | 140 | 240 | 400 | 500 | 700 | 1000 |
其他 | 70 | 90 | 120 | 170 | ||||||
5 | 铬 | 水田 | 250 | 250 | 300 | 350 | 800 | 850 | 1000 | 1300 |
其他 | 150 | 150 | 200 | 250 | ||||||
6 | 铜 | 水田 | 150 | 150 | 200 | 200 | — | — | — | — |
其他 | 20 | 50 | 100 | 100 | ||||||
7 | 镍 | 60 | 70 | 100 | 190 | — | — | — | — | |
8 | 锌 | 200 | 200 | 250 | 300 | |||||
注:①重金属和类金属砷均按元素总量计。 ②对于水旱轮作地,采用其中较严格的风险筛选值。 |
2.2.3 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废水
本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纳管排放。
近期废水纳管排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仙居县工业企业污水入网 排放标准(仙政发〔2008〕74 号)(pH 、SS 、CODCr、NH3-N);未设定进水控制值的因 子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其中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镇
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 级标准,总磷执行《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 间接排放限值》(DB33/ 887-2013)。
远期排入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排放执行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医化 类废水进水控制值,未设定进水控制值的因子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级标准。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33/2169-2018)表 1 的污染物排放限值(CODCr、NH3-N、总磷、总氮),该标准中 未作规定的因子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 A。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的一级 A 标准后纳管排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最后处理达到仙居县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后排入永安溪。即项目废水近期与远期的最终外排标准相一 致。
此外,根据地方管理部门要求,项目废水中 COD 和氨氮因子排放按照《台州市城 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及标准限值表(试行)》中确定的准地表水 IV 类标准进行总量控 制。
表 2.2.3-1 项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 单位:mg/L(pH 值除外)
项 目 | 项目废水排放限值 | 污水处理厂排环境标准 (DB33/2169-2018) | |
近期 | 远期 | ||
pH 值 | 6~9 | 6~9 | 6~9 |
BOD5 | 300 | 48 | 10(GB18918-200 一级 A) |
CODCr | 480 | 480 | 40(30#) |
NH3-N | 35 | 35 | 2(4)*(1.5# (2.5)* ) |
总磷(以 P 计) | 8 | 8 | 0.3 |
总氮(以 N 计) | 70 | 70 | 12(15)* |
石油类 | 20 | 20 | 1(GB18918-2002 一级 A) |
SS | 400 | 100 | 10(GB18918-2002 一级 A) |
注:①带“*”指每年 12 月 1 日到次年 3 月 31 日执行括号内的排放限值;②带“#”的数值为地方管理 部门总量管理控制限值
厂区雨水排口排放参照执行浙政发〔2011〕107 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十二五” 时期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深化整治促进提升的指导意见》中关于 COD 的限值,即雨排口 COD 浓度不得高于 50mg/L。
二、废气
本项目为生物酶制造项目,不属于生物药品制造项目。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 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改扩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还需同时满足《恶
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限值要求。具体限值见表 2.2.3-3。
表 2.2.3-2 项目废气排放相关限值
执行标准 | 污染物 | 最高允许排放 浓度(mg/m³) |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 限值 (mg/m³) | ||
排气筒高度(m) | 速率 (kg/h) | |||||
GB16297- 1996 | 颗粒物 | 120 | 15 | 3.5 | 周界外 浓度最 高点 | 1.0 |
20 | 5.9 | |||||
30 | 23 | |||||
非甲烷总烃 | 120 | 15 | 16 | 4.0 | ||
20 | 17 | |||||
30 | 53 | |||||
GB14554- 93 | 硫化氢 | / | 15 | 0.04 | 厂界标 准值 | 0.06 |
20 | 0.08 | |||||
25 | 0.12 | |||||
臭气浓度 | / | 15 | 2000(无量纲) | 20(无量纲) | ||
氨 | / | 15 | 4.9 | 1.5 | ||
20 | 8.7 | |||||
25 | 14 |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应符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
2019)表 A.1 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
表 2.2.3-3 厂区内 VOCs 无组织排放限值 单位:mg/m3
污染物项目 | 特别排放限值 | 限值含义 | 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 |
NMHC | 6 | 监控点处 1h 平均浓度值 | 在厂房外设置监控点 |
20 | 监控点处任意一次浓度值 |
三、噪声
本项目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 类标 准;厂界东侧和北侧毗邻干道和国道线,噪声排放执行 4 类标准。
表 2.2.3-4 厂界噪声排放限值
厂界方位 | 执行标准 | 排放限值,dB(A) | |
昼间 | 夜间 | ||
南、西侧 | 3 类 | 65 | 55 |
东、北侧 | 4 类 | 70 | 55 |
四、固体废弃物
固废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进行判定,危险废物按照《国 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分类;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 制标准》(GB18597-2023)、《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危 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
置)场》(GB15562.2-1995)及修改单要求;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 制标准》(GB 18599-2020),采用库房、包装工具(罐、桶、包装袋等)贮存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过程的污染控制,不适用该标准,但其贮存场所应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 等环境保护要求。
2.3.1 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1. 水环境
本项目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理,属于间接排放。根据《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中相关规定,评价等级为三级 B。
2. 环境空气
本项目废气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根据工程分析,其相关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2.3.1-1 项目主要大气污染因子排放情况
污染物名称 | 标准值(μg/m³) | 有组织排放速率(kg/h) | 无组织排放速率(kg/h) |
1h 平均 | |||
非甲烷总烃 | 2000 | 0.116 | 少量 |
颗粒物 | 450 | 0.003 | / |
硫化氢 | 10 | 0.001 | 少量 |
氨气 | 200 | 0.041 | 0.068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采用估算模型 AERSCREEN 进行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并对照表 2.3.1-2 进行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表 2.3.1-2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
一级 | Pmax ≥10% |
二级 | 1%≤ Pmax <10% |
三级 | Pmax <1% |
AERSCREEN 估算模型参数表见表 2.3.1-3,计算结果见表 2.3.1-4。
表 2.3.1-3 估算模型参数表
参数 | 取值 | |
城市/农村选项 | 城市/农村 | 城市 |
人口数(城市选项时) | 43.19 万 | |
最高环境温度(℃) | 41.3 | |
最低环境温度(℃) | -9.9 | |
土地利用类型 | 城市 |
区域湿度条件 | 湿润区 | |
是否考虑地形 | 考虑地形 | 考虑地形 |
地形数据分辨率(m) | 90 | |
是否考虑岸线熏烟 | 考虑岸线熏烟 | 否 |
岸线距离(km) | / | |
岸线方向(°) | / |
表 2.3.1-4 项目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
废气处理设施排气筒排放废气 | ||||||
污染因子 | 最大落地浓度 (ug/m^3) | 占标率 (%) | D10% (m) | 推荐评价等级 | ||
非甲烷总烃 | 4.652 | 0.23 | 0 | 三 | ||
颗粒物 | 0.120 | 0.03 | 0 | 三 | ||
硫化氢 | 0.040 | 0.40 | 0 | 三 | ||
氨气 | 1.644 | 0.82 | 0 | 三 | ||
无组织排放源 | ||||||
面源名称 | 污染因子 | 最大落地浓度 (ug/m^3) | 占标率 (%) | D10% (m) | 推荐评价等级 | |
发酵车间 | 氨气 | 151.4 | 75.7 | 124.18 | 一 |
根据表 2.3.1-4 计算结果,对照表 2.3.1-2,确定本次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 一级。
3. 声环境
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 3096 规定的 3 类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则 声环境》(HJ2.4-2021)中相关规定,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4. 地下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本项目属于 I 类,项目 所在区域为不敏感区域,对照导则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本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 二级。
5. 风险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分析确认本次项目大气环 境风险潜势为 III 级,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为 II 级,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 I 级;判定 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地下水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综合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6. 土壤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本项目属于污染 型 I 类项目,项目厂界东、西、北三侧相应距离范围内有农用地,西、北两侧相应距离 内有居民点,均属于敏感区,综合判定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
7. 生态影响
本项目属于污染类建设项目,位于已批准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内且符合规划环评要 求,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6.1.8 节 内容,本项目可不进行评价等级判定,直接进行生态影响简单分析。
2.3.2 评价重点
通过对评价范围内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并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及拟建项目的生产情况,注重工程分析,通过调研、测试 等一系列手段,弄清污染物排放量及排放规律,同时分析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和危害。确定以废气污染源强分析及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及污染防治措施为 重点,同时兼顾废水、噪声、固废的分析, 力求做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为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2.4.1 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化学原料制造行业的污染特点确定各环境要素的 评价范围。
1. 水环境
①地表水:项目附近地表水体及纳污水体永安溪;
②地下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采用查表法 确定评价范围为 6km²。
2. 大气环境:根据 HJ2.2-2018 推荐的估算模式 ARESCREEN 估算结果,本项目大气 环境评价范围是以厂区为中心,边长为 5km 矩形范围内的大气环境。
3. 噪声:项目边界往外 200m 的范围内。
4. 风险评价范围:
①大气环境:以厂区边界为起点,外延 5km 的范围。
②地下水:以厂区为中心,外延 6km²的范围。
③地表水:项目附近地表水体及纳污水体永安溪。
5. 土壤环境:根据土壤导则关于一级评价的范围确认值,确认本次项目土壤环境影 响评价范围为项目边界往外 1000m 的范围内。
2.4.2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周边区域内各环境要素的保护目标基本情况见表 2.4.2-1。
表 2.4.2-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
环境要 素 | 名称 | 方位 | 与厂界距离 (m) | 坐标(m) | 功能要求 | 保护级别 | |
X | Y | ||||||
环境空 气 | 断桥上宅村 | 北 | 65(145*) | 285776.6 | 3197338 | 环境空气质 量二类区 | GB3095 二级 |
断桥下宅村 | 东北 | 330 | 286176.2 | 3197439.1 | |||
项斯村 | 西北 | 370 | 285263.6 | 3197331.8 | |||
上林村 | 东北 | 970 | 286280.6 | 3198172.8 | |||
杨府村 | 西 | 760 | 284913 | 3197257.9 | |||
大路村 | 东 | 1000 | 286919.3 | 3197405.4 | |||
虎坦村 | 东南 | 2400 | 287956.1 | 3195619.1 | |||
下张村 | 东南 | 1900 | 287246.4 | 3195626.4 | |||
后冯村 | 东南 | 2350 | 286926.2 | 3195087.8 |
湖其园村 | 东南 | 2950 | 288047.4 | 3195194.4 | |||
张店村 | 南 | 2200 | 285904.2 | 3194929.1 | |||
东溪村 | 西 | 2000 | 283640.6 | 3197233.5 | |||
东盛村 | 西北 | 2200 | 283500.7 | 3197863.2 | |||
玉泉村 | 南 | 2450 | 285797.4 | 3194579.4 | |||
地下水 | 厂址区域 | / | / | / | 非饮用水源 | 不进一步恶 化 | |
土壤 | 厂址周边 | 四周 | 1000 内 | / | 建设用地 | GB 36600 第一、二类 用地筛选值 | |
断桥上宅村 | 北 | 65 | / | 居住用地 | |||
断桥下宅村 | 东北 | 330 | / | 居住用地 | |||
项斯村 | 西北 | 370 | / | 居住用地 | |||
上林村 | 东北 | 970 | / | 居住用地 | |||
杨府村 | 西 | 760 | / | 居住用地 | |||
大路村 | 东 | 1000 | / | 居住用地 | |||
厂址 | 东 | 35(最近) | / | 农用地 | GB15618 风险筛选值 | ||
厂址 | 西 | 235(最近) | / | 农用地 | |||
厂址 | 北 | 69(最近) | / | 农用地 | |||
声环境 | 断桥上宅村 | 北 | 200 内 | / | 居民点 | GB3096- 2008 2 类 |
*注:①本项目生产车间距最近敏感点距离为 145 米。
2.5.1 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2020-2035)
一、规划简介
1.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区块位于县城东部,仙居经济开发区永安区块的西侧,开发区城市产业拓 展带内,是开发区化工企业功能发展的重要载体。东至规划十九号路-园区内河-永泰路- 春晖中路-规划支路;西至前门溪东岸及西部山脚;南至丰溪西路;北至现状中库科技有 限公司北界外 20 米-规划支路-规划西环路-麒麟山南部山脚线- 水系-现状 G351 国道, 同时包括大战乡桐员溪一处车头制药厂区飞地,总用地面积 410.54 公顷。
2. 空间结构
规划构建“三区六片”的空间功能架构。
“三区”:指园区内的原有产业提升区、新医药产业发展区、生产配套集聚区三类区 域;
“六片” :指东部医药产业发展片、西部医药产业发展片、东部原有产业提升片、中 部原有产业提升片、西部原有产业提升片及生产配套片六个片区。
3. 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目标与定位
结合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的发展实际,顺应我国行业发展趋势, 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保留园区医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中间体及原料药为产业发展重 点行业、高端药品制剂为重点培育行业、生物制药为布局、化工新材料为加快培育发展 行业。其余现状橡塑、工艺品、其他等与医化行业关联度不大的产业,引导逐步更替。
(2)产业总体结构
1)提升发展中间体及原料药
以“特色高端、绿色优质”为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关键医用中间体核心技术自主控 制能力和供应链稳定性,加快提高大宗原料药绿色产品比重,努力在更高附加值的特色 原料药领域实现集中突破。
①聚焦拓展外延扩大覆盖,着力丰富仙居中间体及原料药产品线,重点瞄准为国内 外知名药厂配套,鼓励拓展关键医用中间体和特色高端原料药。
②聚焦深化内涵提升品质,支持企业加快突破甾体药物合成、新型反应分离过程强 化、高效皮质激素结构转化、杂质分析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着力做精关键医用中间体, 提升发展甾体激素类原料药,进一步提高原料药参数指标和产品收率。
③着力丰富造影剂系列特色原料药种类
2)重点培育壮大高端药品制剂
围绕具有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的高端药品制剂领域, 大力支持仙琚、司太立 等本地上市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加快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升级,重点引进一批 国内外 “首仿、 高仿” 制剂项目, 加快完善延伸现代医药产业链条。
①抢抓全球专利药密集到期和国内大力发展仿制药重大机遇,发挥本地龙头企业引 领优势,聚焦由原料药向制剂一体化升级,加快实现纳米制剂新型注射给药、吸入给药 制剂开发、药物质量控制等先进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大力发展甾体类制剂,加快造影剂 注册审批,推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
②大力引进一批市场潜力大、临床价值高、新专利到期药物的“首仿、高仿”制剂项 目,重点结合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发展消化系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发 性免疫疾病等治疗领域的高端制剂,不断丰富产品种类。
3) 布局发展生物制药
抢抓 “后疫情时期” 生物制药发展机遇, 以生物制药 CMO 为切入点, 以上海、 杭州“科创飞地”为支撑,强化内培外引,大力支持丰安生物等本地企业做大做强,加紧 布局引进一批市场需求大、临床急需的新型生物制药项目, 形成“中心城市研发+仙居产 业化”发展格局,推动开发区生物制药快速成规模、上台阶。
①前瞻性把握国际国内生物科技与新医药领域技术动向,加强同科研院校以及上海、 杭州等国内外生物医药研发领先地区的合作,加快引进培育新型生物技术药,优先发展 预防、诊断重大传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 积极布局生物药,力争形成一批优势产 品。
②支持丰安生物重点加强在生物化学合成、液膜分离生化提取、蛋白分离纯化、 真 空冷冻干燥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 进一步做大做强针剂、粉剂、散剂等 多形式的复可托产品,提升生物制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
以特色化、规模化、国际化为方向, 依托关键材料、龙头项目的带动作用, “无中生 有”培育打造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条,不断拓展相关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加速提升产业
影响力,培育新增长点。
①重点聚焦新能源与储能材料领域,发展离子电导率高、电化学稳定窗口宽,安全、 低毒的六氟磷酸锂盐(LiPF6),积极培育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碳酸亚乙烯酯(VC)等新 型电解液添加剂,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鼓励重点发展锰酸锂、磷酸铁锂专配电 解液、高电压电解液、高安全含氟电解液、超级电容电解液和其他新型电解质产品。重 点引进调和液或配方液企业,发展适合新型电池的电解液添加剂。
②利用上海、江苏等地化工园区技术创新资源集聚优势, 重点承接功能性涂料、化 学助剂、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 UV 光固化玻璃和薄膜复合粘合剂、UV 光固化 及热熔压敏粘合剂、环保型涂料、氟碳涂料等先进高分子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技 术领域产业化项目。
4.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1)环境保护总体目标
以“绿色、智能、高端、链式”发展为导向,以生态环境优美、生态经济发达为绿色 发展的目标,并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紧密结合。
(2)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加强对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业用地集聚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产业准入环保门槛;进一步引导和推进园区的循环化、生态 化改造;采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加快企业的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工业“三废”排放按 国家现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执行。
水污染防治方面。开发区在总量上对工业废水加以控制, 从经济效益上切实控制排 污量。严格按雨污分流制度建设排水系统。节约用水, 提倡中水回用。重点治理园区地 表水环境,整治区内河网水道,保护水环境,改善地下水。加强河道整治和疏浚、清淤 工作,保证河道排涝顺畅。制定园区河水水质管理办法,加大河道水质管理力度。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方面。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的处置原则。工业废 物需分类处理,产生工业固废的企业必须建设规范的固废堆场,并实行分类、分质堆放。 同时推进一般工业固废集中收储处置中心建设,实施固废的无害化处置。一般工业废物 企业可自行集中清运处理。同时加强固废加工利用行业管理, 大力推广先进的拆解技术 和加工设备,积极推动固废加工利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废旧资源综合利用率。 加强危险废物管理,毒害、辐射、易燃易爆等工业危废的处置必须满足相关部门具体要
求,严禁私自堆放与处置。严格核定固废种类和基数, 完善管理计划备案制度,推进危 废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危废应急预案管理,落实企业非正常工况下原辅材料和中间物 料的应急处置措施。
工业废气污染防治方面。整合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加强园区的产业空间聚集程度, 从而集中工业废气的排放密集度,便于集中监控和治理。提倡、引导清洁能源的投入使 用,配套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强 VOCs 治理与臭气治理,加强周边环境建设,积极开展 相关工作,贯彻落实相关制度规范,从源头替代、强化收集和末端处理等方面实施 VOCs 减排。
噪声污染防治方面。工业企业应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及工艺, 采取消声、隔声等控 制措施,满足《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 50087-2013)要求;加强设备的日常 维修、更新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所有设备尤其是噪声污染设备,能在正常状况下运行。 重点防护主要交通通道的噪音扩散,在铁路、城际轻轨、高速公路、快速路、国道等沿 线必须设置符合相关标准的绿化隔离带或设置声屏障,与居住区、学校、医院之间必须 以绿化带分隔。
二、符合性分析
本次项目拟在园区规划范围内建设,其产品为生物酶催化剂(化学助剂),属于园区 产业总体结构中的原料药板块。项目实施后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污染防治要求,确保 各项污染物的有效治理和达标排放。符合《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 规划(2020-2035)》的相关要求。
2.5.2 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符合性分析
根据《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 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本次项目拟建地属于“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 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本项目建设与该管控单元的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的符合性分 析见表 2.5.2-1。
表 2.5.2-1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 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 本项目符合性分析 | |
空间 布局 约束 | 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 业项目。重点发展现代医药,加强园区生态化改造。 现代工业区块逐步淘汰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及生 产环节。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浙江仙居甾体药物高 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精品原料药和制剂为重 点,对接城南医化园区搬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 聚区。严格按照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产 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要求进行管控,推动医化企业 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 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 离带。 | 符合。 本次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 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项目内容为生物 酶催化剂制造,属于园区产业总体结构 中的原料药板块,符合国家、省和园区 有关产业政策。 本项目在企业现有厂区内实施,对 比预测结果,项目实施后厂区不需设置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项目拟建地与居住 区之间有足够的防护间距。 |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 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 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强仙居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推进工 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 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区域内医化等重点涉水污染 企业整治,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严格重污 染行业重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 处理,加强对纳管企业总氮、盐分、重金属和其他 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管控,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 行维护管理。全面推进医化等重点行业 VOCs 治理 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 放管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 机物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 限值,深入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清洁排放改造。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 符合。 本次项目实施后,各废气和废水主 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在现有核定值之内。 厂区实行雨污分流,并在建设过程 中结合园区整治提升相关要求。 本项目的废水经分质分类收集预处 理后,再纳入厂内废水末端处理设施处 理达相关标准后,再纳入园区污水厂进 行二级处理;项目生产中不涉及有机溶 剂使用,实施过程中将进一步强化废气 的收集和处置,实现相关因子的达标排 放。 公司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源头控 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等方面严格落 实各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环境 风险 防控 | 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 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相关企业按规定编 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事故废水应急 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演练。强化工 业集聚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 运行监管,落实产业园区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 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企业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机 制。 | 符合。 公司将编制厂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和设施。 同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建立土壤 污染隐患排查和定期监测制度,开展医化园区及周 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点位布设,根据园区产业 特点,制定“常规+特征”污染物监测指标体系,定期 组织园区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监测。 | ||
资源 开发 效率 要求 | 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进工 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提高企业中 水回用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煤炭 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符合。 本项目所用的水、电、蒸汽等能源均 由园区统一供给。公司将在项目实施过 程中落实各项清洁生产措施,提高工业 水的循环利用率。 |
从分析比对看,项目建设符合“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 点管控单元”中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
一、 规划环评概述
本次项目建设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 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2020-2035)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编制完成。
本报告引用规划环评中的六张结论清单,并结合环境准入基本要求及约束性指标对 规划环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1. 六张清单
规划环评中“生态空间清单、现有问题整改措施清单、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 单、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清单、环境准入条件清单、环境标准清单”等六张结论性清单详细 内容见表 2.6-1~表 2.6-6。
表 2.6-1 生态空间清单
序号 | 规划区块 | 生态空间 名称及编号 | 生态空间范围示意图 | 管控要求 | 现状 用地类型 |
1 | 南部原有产 业提升片 | 台州市仙居县下各 镇产业集聚重点管 控单元 ZH33102420123 | 空间布局引导: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 业项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提高区域产业准入条件。 重点加快园区整合提升,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推进产业 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不断完善该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严格执行“三 线一单”提出的空间布局,在逐步腾退现有医化企业的基础上,重点 发展机械橡塑、汽摩配等产业。 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 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 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 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 污分流。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严格重污染行业重金属和高 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处理,加强对纳管企业总氮、盐分、 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管控,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 维护管理。全面推进重点行业VOCs 治理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 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 发性有机物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深入 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清洁排放改造。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 与修复。 环境风险防控: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 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相关企业按规定编制环境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事故废水应急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 应急演练。强化工业集聚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 运行监管,落实产业园区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 常态化的企业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 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提高企业中水回用率。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能 源使用效率。 | 主要为工 业用地 |
序号 | 规划区块 | 生态空间 名称及编号 | 生态空间范围示意图 | 管控要求 | 现状 用地类型 |
2 | 东部医药产 业发展片 | 台州市仙居县福 应街道产业集聚重 点管控单元 ZH33102420121 | 空间布局引导: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 业项目。重点发展现代医药,加强园区生态化改造。依托“国家火炬 计划浙江仙居甾体药物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精品原料药和 制剂为重点,对接城南医化园区搬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区。 严格按照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 要求进行管控,推动医化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 转型升级。 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 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 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 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加强仙居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落实工业园区(工业企业)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成果,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区域内医 化等重点涉水污染企业整治,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严格重 污染行业重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处理,加强对纳 管企业总氮、盐分、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管控,强化企 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全面推进医化等重点行业 VOCs 治 理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 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深入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清洁排放改 造。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环境风险防控: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 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相关企业按规定编制环境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事故废水应急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 应急演练。强化工业集聚区企业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 运行监管,落实产业园区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 常态化的企业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机制。 | 主要 为农用 地、已搬 迁村庄及 工业用 地。 | |
3 | 生产配套片 | 主要 为污水处 理厂、山 体、绿化 湿地及工 业企业。 | |||
4 | 东部原有产 业提升片 | 主要 为工业用 地。 | |||
5 | 中部原有产 业提升片 | 主要 为工业用 地及已搬 迁村庄。 |
序号 | 规划区块 | 生态空间 名称及编号 | 生态空间范围示意图 | 管控要求 | 现状 用地类型 |
6 | 西部原有产 业提升片 |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定期 监测制度,开展医化园区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点位布设, 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制定“常规+特征”污染物监测指标体系,定期组 织园区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 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提高企业中水回用率。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能 源使用效率。 | 主要 为工业用 地。 | ||
7 | 西部医药产 业发展片 |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 街道产业集聚重点 管控单元 ZH33102420121 | 同东部医药产业发展片 | 主要 为工业用 地、已拆 村庄及部 分农用地 |
表 2.6-2 现有问题整改措施清单
类别 | 存在的问题 | 主要原因 | 解决方案 | |
规划结 构布局 | 产业布局 | 产品结构不甚合理,存在结构 性污染问题。除规划要求的医化行 业外,存在橡塑、涉重金属危险固废 综合利用、木业等重污染行业,与医 化行业关联度不高。 | 园区早期对这类企业入 园没有要求 | 1、鼓励形成从中间体、原料药到终端化学制剂的垂直一体化产业 链,以关键医药中间体、化学原料药为重点,加快推动从原料药向高端 制剂转型,从仿制向自主创新升级;2、逐步清退木业,控制橡塑行业规 模,橡塑企业发展重心逐步向永安工业区块转移,限制引入与规划定位 不符的项目;3、深入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清理、腾笼换鸟,组织鸿运路北 侧、丰溪西路北侧及东五路西侧等部分地块收储扩容,推动司太立大道 西侧地块等部分企业兼并重组及置换,盘活存量用地;4、多个上位及相 关规划完成修编后,仍需要综合协调。建议结合本次规划编制,调整各 区块发展点位,明确入园条件,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临时线以南区域 建议布局配套制剂等污染较轻产业或设置绿化带。 |
项目规划 布局 | 部分企业扩建项目未按照原规 划进行布局 | 上一轮规划时“两村”搬 迁并未彻底完成 | ||
配套公 用设施 | 污水处理 设施 | 污水处理厂存在不稳定运行的 情况 | 工业废水存在多样性与 复杂性的特征,对现有污水 处理厂的生化处理能力有较 大的冲击影响 | 1、结合园区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建设,全面梳理区域污水处理系 统,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做好各类废水的分流,确保开发区各类废水得 到有效收集和处理;2、控制区域开发规模或增加园区污水处理能力。目 前开发区正在筹建 2 万吨/日园区工业污水处理厂,解决园区工业污水对 目前仙居污水处理厂冲击导致无法稳定达标排放问题,工业污水处理厂 尾水拟进一步纳入仙居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汇入永安溪。开发区正 在积极推进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实施,并向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台州市 整改工作协调小组承诺,计划于 2024 年 6 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 |
固废处置 设施 | 1、园区现有固废危废处置单位 与园区内部企业关联性不大,目前 企业危废就地处置存在一定困难; 2、危废运输成本和运输安全问题凸 显;3、处置危废类别及处置方式上 仍存在缺陷,废盐等危险废物的处 置及资源化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 |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 产业布局的优化,园区现有 固废处置能力跟不上园区的 发展速度 | 1、目前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项目已经正式投产,投入使用后 可以大幅提升园区固废处置能力;2、加强危废运输管理;3、建议远期 在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设置与园内医化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匹配性高 的固废处置或综合利用单元。 |
类别 | 存在的问题 | 主要原因 | 解决方案 | |
园区级初 期雨水池 | 园区尚未建设园区级初期雨水 池及收集系统 | 历史遗留问题 | 建议园区按照“浙经信材料[2021]77 号”要求,对初期雨水进行收集 并建设园区级初期雨水池,近期列出建设的具体计划和时间表。 | |
入园企 业的环 保问题 | 环境质量 | 2020 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 护督察问题披露的突出环境问题表 明,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因企业存在 偷排渗排的问题,存在污染情况 | 历史遗留问题 | 随着现代医药化工园区产业整治提升、环境综合整治、“污水零直 排区”、园区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土壤(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预警系统 建设工作的开展,园区内装备水平较为落后的企业已通过产业提升整 治,纳入“淘汰”名单,且已停产、实施易地搬迁,其余原地提升整治企 业内部污染防治设施以及公共区域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目前企业偷排 漏排全面遏制,各类废水均得到收集处理,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
信访件相 关问题 | 民众的投诉主要以恶臭问题为 主,但信访与投诉次数呈逐年下降 趋势,且从区域恶臭演变个体医化 企业恶臭影响问题 | 部分企业仍存在装备水 平欠佳或管理水平较低,导 致废气收集处理效果不理 想,从而使得区域 VOCs 排 放量较大,恶臭影响问题未 得到根本解决 | 需督促各企业按时序要求推进老旧车间的重建工作,加快丽荣木 业搬迁,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敦促各企 业做好“三废”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确保各项废水、废气污染物 达标排放。 | |
污染监 控体系 | 监控体系 的管理 | 目前开发区已建成了智慧园区 监控平台一期工程和有毒有害大气 污染物监控系统,构建了一网覆盖、 三级预警、全方位监测体系,但缺少 在企业层面全过程监控系统的建设 | 平台的管理、使用、问 题发现、闭环能力还需要提 升 | 加强平台运维人员的培训,建立一个运维人员、管委会与环保执法 队之间完善的联动体系 |
区域环 境问题 | 环境质量 | 地下水水质超标问题被列入第 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披露的突出环境 问题,,虽然通过“五水共治”、“剿灭 劣Ⅴ类”、“污水零直排”等行动,相应 问题有所改善,但不甚理想;同时, 周边居民对区域恶臭影响的投诉仍 存在 | 历史遗留问题 | 1、应严格按照《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产业整治提升工 作方案》(仙县委办[2020]3 号)、《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 作方案》(台长江办[2020]1 号)要求,限期完成各项治理任务;2、加强 企业危险固废的全过程监控,确保生产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杜绝 偷排、漏排、渗排;3、加快推进区域地下水管控和污染防治工作;4、 建议依靠园区空气质量监控体系和大气走航车的定期走航,对园区大气 污染源进行快速溯源、精准监测,从而倒逼企业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 加强环境管理,确保各类废气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 |
表 2.6-3 污染物排放总量管控限值清单
污染源 | 项目 | 规划近期 | 规划远期 | |||
总量(t/a) | 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总量(t/a) | 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 |||
水污染物 总量管控 限值 | COD | 现状排放量 | 125.102 | 随着五水共治、 “污水零直排”、水污 染防治计划的落实, 区域地表水水质总 体趋于改善,能达环 境质量底线。 | 125.102 | 随着五水共治、“污 水零直排”、水污染 防治计划的落实, 区域地表水水质总 体趋于改善,能达 环境质量底线。 |
总量管控限值 | 166.236 | 193.606 | ||||
增减量 | +41.134 | +68.504 | ||||
氨氮 | 现状排放量 | 7.949 | 7.949 | |||
总量管控限值 | 9.544 | 10.901 | ||||
增减量 | +1.595 | +2.952 | ||||
总氮 | 现状排放量 | 46.603 | 46.603 | |||
总量管控限值 | 65.735 | 74.521 | ||||
增减量 | +19.131 | +27.918 | ||||
TP | 现状排放量 | 1.165 | 1.165 | |||
总量管控限值 | 1.643 | 1.863 | ||||
增减量 | +0.478 | +0.698 | ||||
大气污染 物总量管 控限值 | SO2 | 现状排放量 | 80.609 | 随着蓝天保卫战 三年行动计划、仙居 县治气攻坚战行动 方案、大气污染防治 计划的落实,区域环 境空气质量趋于改 善,能够达到环境质 量底线。 | 80.609 | 随着蓝天保卫战三 年行动计划、仙居 县治气攻坚战行动 方案、大气污染防 治计划的落实,区 域环境空气质量趋 于改善,能够达到 环境质量底线。 |
总量管控限值 | 111.279 | 112.323 | ||||
增减量 | +30.67 | +31.714 | ||||
NOX | 现状排放量 | 220.423 | 220.423 | |||
总量管控限值 | 337.958 | 337.598 | ||||
增减量 | +117.535 | +117.175 | ||||
烟粉尘 | 现状排放量 | 60.822 | 60.822 | |||
总量管控限值 | 18.662 | 51.992 | ||||
增减量 | 80.609 | 80.609 | ||||
VOCs | 现状排放量 | 463.072 | 463.072 | |||
总量管控限值 | 619.622 | 675.717 | ||||
增减量 | +156.55 | +212.645 | ||||
危险废物 管控总量 限值 | 危废产 生量(万 t/a) | 现状排放量 | 5.49 | 各类固废均得到 妥善处置,能够达到 环境质量底线 | 5.49 | 各类固废均得到妥 善处置,能够达到 环境质量底线 |
总量管控限值 | 7.71 | 7.69 | ||||
增减量 | +2.22 | +2.20 |
表 2.6-4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清单
分类 | 规划内容 | 调整建议 | 调整依据 | 预期环境效益 |
规划 布局 及规 划结 构 | 规划对周宅村和徐 家岙村提出了近期 搬迁的要求,但未 对规划区西面的杨 府村和北面的后丁 村、岩头下村提出 搬迁或者保护措施 | ①加快落实规划的村庄搬迁计划; ②对于未提出搬迁要求的厚德村、杨府村、后丁村、 岩头下村和仙居第五小学,应加强工业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的有效阻隔,建设有效的过渡带, 减少对村庄农居点的影响;加强现有企业及规划新进企业的废气治理措施,新进企业合理布 局污染相对较重的工序或高噪声设施尽可能布置在厂区中间,与敏感目标相邻的厂界尽可 能布置轻污染或无污染的企业或布置办公设施等非生产单元,加强工业企业与村庄农居点 的有效阻隔。针对北侧后丁村、岩头下村距离园区边界分别为 16 米和 22 米,建议进一步 优化布局,位于北侧的企业设置 50 米的防护距离,企业与居民区中间设置绿化缓冲带,尽 可能减轻对北侧居民区的环境影响。 ③将北侧部分三类用地调整为二类用地,作为隔离屏障,以保证三类工业用地与园区外 住宅间保持 200m 距离,留有足够的安全缓冲距离。 | 环境目标 及环境风 险防范要 求 | 尽可能减少工业生产 对敏感点的不利影响 |
规划区规划用地与 土地利用总规变化 较大 | 建议进一步做好规划方案与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并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 程中结合目前产业发展要求、土地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各类专项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并合 理控制新进企业数量,建设项目引入按照规划定位及本报告提出的清单措施严格环境准入, 确保区域污染物总量管控限值不突破。 | 相关法律 法规要求 | / | |
飞地空间布局不协 调 | 建议不断完善该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严格执行“三线一单”提出的空间布局,在逐步腾 退现有医化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机械橡塑、汽摩配等产业。 | 与“三线一 单”保持协 调 | / | |
产业结构 | 建议在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基础上,不断拓展相关产业,加速提升产业影响力,拓展汽 车轻量化材料项目和新能源汽车配套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产业化项目。 | / | / | |
产业空间布局 | 本次规划已提出“三区六片”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并提出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 规划,但尚未明确化工新材料产业合理的布局位置,建议将原有“新医药产业发展区”调整为 “新医药与化工新材料发展区”, 同时,将“西部医药产业发展片”调整为“西部医药与化工新 材料发展片”,确保片区名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 / | / | |
基础 设施 配套 | 完善排水工程规划 | 进一步明确规划近期、远期的污水排放去向及污水水量分配情况,合理规划并加快建设 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及排放口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应对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进行统筹 考虑。 | / | 污水处置可依托 |
完善综合管廊规划 | 明确园区综合管廊的具体建设规划, 应包括线路布局走向等详细内容。 | / | 节约空间,释放土地 资源,同时降本增效, 运维便捷 | |
完善固废处置单元 | 建议在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设置与园内医化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配套的固废处置单元。 | / | 解决危险废物处置运 输成本、运输安全问题 |
表 2.6-5 环境准入条件清单
区域 | 分类 | 行业清单 | 工艺清单 | 产品清单 | 制订依据 |
所有区块 | 禁止准入类 | 畜牧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 / | / | ①仙居县“三线一单”生 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②仙居县区产业布局和 工业项目准入条件 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目录(2019 版)》 ④环境风险防范要求 ⑤开发区环境准入条件 清单 ⑥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 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 划 ⑦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相 关要求 ⑧《长江经济带发展负 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年 版)》 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 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 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 〔2021〕45 号) |
纺织品制造(有染整工段的) | / | / | |||
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仅含制革和 毛皮鞣制) | / | / | |||
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 | / | / | |||
原油加工、天然气加工、油母页岩提炼原 油、煤制原油、生物制油及其他石油制品;煤化 工(含煤炭液化、气化);炼焦、煤炭热解、电 石 | / | / | |||
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产 | / | / | |||
炼铁、球团、烧结;炼钢;铁合金制造; 锰、铬冶炼 | / | / | |||
有色金属冶炼(含再生有色金属冶炼) | / | / | |||
火力发电(燃煤) | / | / | |||
/ | / | 铅酸蓄电池 | |||
/ | / | 粘胶纤维 | |||
限制准入类 | 纸浆、溶解浆、纤维浆等制造,造纸(含废 纸造纸) | / | / | ||
耐火材料及其制品(仅石棉制品);石墨及其 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仅含焙烧的石墨、碳素制 品) | / | / |
2.6-6 环境标准清单
序号 | 类别 | 主要内容 | ||
1 | 空间 准入 标准 | 东部医 药产业 发展 片、 生产配 套片、 东部原 有产业 提升 片、 中部原 有产业 提升 片、西 部原有 产业提 升片、 西部医 药产业 发展片 A | 台州市仙居县福 应街道产业集聚 重点管控单元 ZH33102420121 | 管控要求: 空间布局约束: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业项目。重点发展现代医药,加强园区生态化改 造。现代工业区块逐步淘汰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及生产环节。依托“国家火炬计划浙江仙居甾体药物高新技术特色产 业基地”,以精品原料药和制剂为重点,对接城南医化园区搬迁,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区。严格按照台州市医药产 业发展规划和医药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要求进行管控,推动医化企业兼并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 级。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活绿地等隔离带。 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仙居 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升改造,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加强区 域内医化等重点涉水污染企业整治,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严格重污染行业重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 和分质处理,加强对纳管企业总氮、盐分、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管控,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 理。全面推进医化等重点行业 VOCs 治理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深入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清洁排放 改造。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环境风险防控: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相关企业按规定编 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事故废水应急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演练。强化工业集聚区企业环 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运行监管,落实产业园区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企业隐患 排查整治监管机制。 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定期监测制度,开展医化园区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风险点位布设,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制定“常规+特征”污染物监测指标体系,定期组织园区及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 风险监测。 资源开发效率: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提高企业中 水回用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序号 | 类别 | 主要内容 | ||
禁止准入产业: 1、畜牧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2、纺织品制造(有染整工段的);3、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仅 含制革和毛皮鞣制);4、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5、原油加工、天然气加工、油母页岩提炼原油、煤制原油、 生物制油及其他石油制品;6、煤化工(含煤炭液化、气化);7、炼焦、煤炭热解、电石;8、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 产;9、炼铁、球团、烧结;炼钢;铁合金制造;10、锰、铬冶炼;11、有色金属冶炼(含再生有色金属冶炼);12、 火力发电(燃煤)。 | ||||
限制准入产业: 1、纸浆、溶解浆、纤维浆等制造,造纸(含废纸造纸);2、耐火材料及其制品(仅石棉制品);3、石墨及其他 非金属矿物制品(仅含焙烧的石墨、碳素制品)。 | ||||
1 | 空间 准入 标准 | 南部原 有产业 提升片 | 台州市仙居县下 各镇产业集聚重 点管控单元 ZH33102420123 | 管控要求: 空间布局约束:优化完善区域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布局三类工业项目。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提高 区域产业准入条件。重点加快园区整合提升,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重点发 展机械橡塑、汽摩配等产业。合理规划居住区与工业功能区,在居住区和工业区、工业企业之间设置防护绿地、生 活绿地等隔离带。 污染物排放管控:严格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根据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推进工 业园区(工业企业)“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所有企业实现雨污分流。实施工业企业废水深度处理,严格重污染行业重 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处理,加强对纳管企业总氮、盐分、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管控, 强化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全面推进重点行业 VOCs 治理和工业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强化工业企业无组 织排放管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全面执行国家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深入 推进工业燃煤锅炉烟气清洁排放改造。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 环境风险防控:定期评估沿江河湖库工业企业、工业集聚区环境和健康风险,落实防控措施。相关企业按规定 编制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事故废水应急池建设,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演练。强化工业集聚区企 业环境风险防范设施设备建设和正常运行监管,落实产业园区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常态化的企 业隐患排查整治监管机制。 资源开发效率: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减少工业新鲜水用量,提高企业 中水回用率。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煤炭消费减量替代要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序号 | 类别 | 主要内容 | ||
禁止准入产业: 1、畜牧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2、纺织品制造(有染整工段的);3、皮革、毛皮、羽毛(绒)制品(仅含制 革和毛皮鞣制);4、炸药、火工及焰火产品制造;5、原油加工、天然气加工、油母页岩提炼原油、煤制原油、生物 制油及其他石油制品;6、煤化工(含煤炭液化、气化);7、炼焦、煤炭热解、电石;8、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产; 9、炼铁、球团、烧结;炼钢;铁合金制造;10、锰、铬冶炼;11、有色金属冶炼(含再生有色金属冶炼);12、火力 发电(燃煤)。 | ||||
限制准入产业: 1、纸浆、溶解浆、纤维浆等制造,造纸(含废纸造纸);2、耐火材料及其制品(仅石棉制品);3、石墨及其他非金 属矿物制品(仅含焙烧的石墨、碳素制品)。 | ||||
2 | 污染 物排 放标 准 | 废气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工作技术指 南(试行)》相关要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要求、《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 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563-2010)、《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147-201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90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化学合成类制药 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015-2016)、《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3-2019)、《农药制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 2146-2018)、《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37824-2019)、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 标准》(GB 27632-201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 | |
废水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 接排放限值》(DB 33/ 887-2013)、《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21908-2008)、《酸洗废水排放总铁浓度限值》(DB 33/ 844-2011)、《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橡胶制品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台州市环保局关于台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 水水质指标及限制值表(试行)》。 | |||
噪声 |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社会生活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
序号 | 类别 | 主要内容 | ||||||||||
固废 |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 298-2019)、《一般 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2021 年 7 月 1 日起)、《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 改单(环保部公告 2013 年 第 36 号),《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20)、 《电镀污泥处理处置分类》(GB/T 38066-2019)。 | |||||||||||
行业 | 《生物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3/923-2014)、《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 放标准》(GB 31573-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 | |||||||||||
3 | 环境 质量 管控 标准 | 污染物 排放总 量管控 限值 | 类别 | 水污染物总量管控限值(t/a) | 大气污染物总量管控限值(t/a) | 危险废物管控总量 限值(万 t/a) | ||||||
污染因子 | CODCr | NH3-N | TP | TN | SO2 | NOx | 烟粉尘 | VOCs | ||||
近期 | 166.236 | 9.544 | 1.643 | 65.735 | 111.279 | 337.958 | 18.662 | 619.622 | 7.71(产生量) | |||
远期 | 193.606 | 10.901 | 1.863 | 74.521 | 112.323 | 337.598 | 51.992 | 675.717 | 7.69(产生量) | |||
环境质 量标准 | 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 |||||||||||
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Ⅱ类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 ||||||||||||
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1、2 及 3 类标准。 | ||||||||||||
土壤环境:《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的相应标准。 | ||||||||||||
4 | 行业 准入 标准 | 环境准 入指导 意见 | 《关于印发〈浙江省生活垃圾焚烧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试行)〉等 15 个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浙环发[2016]12 号);《浙 江省化学原料药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修订)》、《浙江省燃煤发电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试行)》、《浙江省热电联产行业环境准入 指导意见(修订)》、《浙江省农药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修订)》、《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浙发改规 划〔2021〕209 号)、《台州市医药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台政办发[2015]1 号)。 | |||||||||
行业准 入条件 | 《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保部公告 2013 年第 31 号)、《浙江省制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 南》(2020.9)、《浙江省挥发性有机物深化治理与减排工作方案》(浙环发[2017]41 号)、《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 气[2019]53 号)、《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年版)》(浙长江办[2022]7 号)、《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造提升推动园区 规范发展的通知》(浙经信材料〔2021〕77 号)、《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台长江办[2020]1 号)、《仙居县经济 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产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仙县委办(2020)3 号)、《医化产业项目入园标准》。 |
2. 项目与规划环评符合性分析
(1)空间准入标准
本项目实施地位于“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 元”,对照该管控单元的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在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 风险防控、资源开发效率等方面均符合要求(具体分析内容见本报告 2.5.2 章节),因此 本项目建设符合空间准入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通过比对分析,本次项目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等污染物排放或控制符合规划 环评中关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具体的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见本报告2.2.3 章节。
(3)环境质量管控标准
经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本次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在采 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仍能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会 导致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
(4)行业准入条件
对照《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 年版)》、《关于实施化工园区改 造提升推动园区规范发展的通知》等文件, 确认本项目符合其中的相关要求,符合规划 环评中的行业准入条件。具体的符合性分析见文本 1.4.3 章节相关内容。
(5)小结
综上所述,本次项目的建设可以符合生态环境空间准入、污染物排放及环境质量控 制、行业准入标准等相关要求,项目建设符合规划环评的要求。
3. 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未列入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内。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 和清洁能源,污染排放水平较低。废气均经过有效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生产废水和生 活污水均经预处理达标后纳入园区污水管网,经园区污水厂二级处理后排入外环境;对 高噪声设备进行隔声降噪;固体废物执行相应规范及标准。综合看,项目建设符合规划 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
2.7.1 污水处理厂概况
2.7.1.1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位于核心区块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永安溪北岸,一、二期 设计总处理能力 8 万 m³/日,远期规划 12 万 m³/日。主要处理仙居县城区、城区周边、 工业园区等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设计处理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 15% 。一期工程 4 万 m³/日,污水处理工艺为改良的氧化沟工艺。主要服务对象为现状县城城市规划区及 其东侧的现状核心区块,同时兼顾老城区周边村庄。
考虑到污水处理量,一期分为两组建设,每组 2 万 t/d。一期一组采用改进型氧化沟 工艺,出水排放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B 标准,总投资额为 3250 万元。一期一组工程自 2006 年 10 月开工建设,2007 年 9 月 底通水试运行,2008 年 8 月投入运行,2009 年 10 月通过环保验收(台环建[2009]30 号) 。 一期二组工程规模为 2 万 t/d,采用水解酸化+改进型氧化沟+絮凝沉淀工艺,于 2012 年 8 月份开工建设,2013 年 10 月底完工通水运行,2015 年 12 月通过先行环保验收(仙环 验[2015]37 号) 。一期两组工程合并运行,出水排放执行相同标准。
图 2.7.1.1-1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根据台州市人民政府下发《台州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三年完成提标到准地表Ⅳ类实施 计划表》。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于 2016 年底启动一期准 IV 类提标改造工程,主要对
旋流沉砂池、氧化沟、混合絮凝池等实施改造, 并增加纤维束滤。工程已于 2018 年 6 月 完成竣工验收,出水标准开始执行《台州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及标准限值表(试 行)》中确定的准地表水 IV 类标准。改造后的一期工程废水处理工艺见图 2.7.1.1-1,出 水在线监测数据见表 2.7.1.1-1。
表 2.7.1.1-1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出水监测数据
时间 | pH 值 (无量纲) | 化学需氧量 (mg/L) | 氨氮 (mg/L) | 总磷 (mg/L) | 总氮 (mg/L) | 废水流量 (t/d) |
2023/2/1 | 6.78 | 22.71 | 0.044 | 0.058 | 7.857 | 37052 |
2023/2/2 | 6.85 | 26.75 | 0.051 | 0.073 | 8.532 | 36483 |
2023/2/3 | 6.9 | 24.84 | 0.068 | 0.057 | 8.492 | 30277 |
2023/2/4 | 6.83 | 27.73 | 0.066 | 0.057 | 9.262 | 31629 |
2023/2/5 | 6.79 | 25.13 | 0.048 | 0.073 | 9.764 | 33045 |
2023/2/6 | 6.84 | 21.42 | 0.080 | 0.081 | 9.873 | 33559 |
2023/2/7 | 6.93 | 21.5 | 0.118 | 0.092 | 8.824 | 33846 |
2023/2/8 | 6.94 | 29.72 | 0.038 | 0.078 | 8.123 | 35969 |
2023/2/9 | 6.89 | 28.06 | 0.031 | 0.064 | 8.413 | 38076 |
2023/2/10 | 6.87 | 27.89 | 0.035 | 0.067 | 7.158 | 35246 |
2023/2/11 | 6.8 | 20.85 | 0.040 | 0.064 | 6.628 | 33041 |
2023/2/12 | 6.8 | 19.72 | 0.045 | 0.075 | 7.474 | 32531 |
2023/2/13 | 6.84 | 19.69 | 0.036 | 0.069 | 7.970 | 35707 |
2023/2/14 | 6.85 | 24.71 | 0.034 | 0.064 | 7.763 | 37092 |
2023/2/15 | 6.87 | 26.73 | 0.039 | 0.067 | 9.042 | 36037 |
2023/2/16 | 6.86 | 26.41 | 0.032 | 0.068 | 10.473 | 37797 |
2023/2/17 | 6.83 | 23.32 | 0.035 | 0.092 | 9.843 | 32654 |
2023/2/18 | 6.79 | 25.38 | 0.053 | 0.131 | 10.934 | 37905 |
2023/2/19 | 6.7 | 25.67 | 0.523 | 0.109 | 13.014 | 35024 |
2023/2/20 | 6.76 | 26.95 | 0.045 | 0.102 | 10.090 | 35383 |
2023/2/21 | 6.8 | 28.18 | 0.044 | 0.098 | 9.539 | 36326 |
2023/2/22 | 6.77 | 28.49 | 0.036 | 0.092 | 9.818 | 35148 |
2023/2/23 | 6.68 | 25.47 | 0.038 | 0.086 | 10.129 | 34992 |
2023/2/24 | 6.66 | 26.01 | 0.039 | 0.086 | 10.410 | 35157 |
2023/2/25 | 6.72 | 27.56 | 0.033 | 0.088 | 10.614 | 33236 |
2023/2/26 | 6.69 | 26.55 | 0.033 | 0.087 | 10.751 | 32031 |
2023/2/27 | 6.78 | 24.19 | 0.034 | 0.088 | 10.061 | 30871 |
2023/2/28 | 6.8 | 29.46 | 0.034 | 0.095 | 9.753 | 28365 |
二期污水处理扩容工程位于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北侧,东侧为规划路,西侧为司太立 大道,南侧为四号路,北侧为现状空地,规划总用地 221298 平方米(332 亩),设计污水 处理能力为 11 万吨/日。该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先行实施的二期工程设计规 模为 4 万吨/日,污水处理采用“粗格栅及进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调节池+ 厌氧水解池+改良 A2/0 生化池+一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反硝化滤池+提升泵房垂直流湿 地+水平流湿地+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表流湿地”工艺,尾水经大面积生态湿地公园过 滤,出水水质达到准地表水 IV 类后排入永安溪。该工程已于 2019 年 6 月 28 日竣工, 并于 2020 年 4 月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其工艺流程见图 2.7.1.1-2,出水在线监测数
据见表 2.7.1.1-2。
表 2.7.1.1-2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 出水监测数据
时间 | pH 值 (无量纲) | 化学需氧量 (mg/L) | 氨氮 (mg/L) | 总磷 (mg/L) | 总氮 (mg/L) | 废水流量 (t/d) |
2023/2/1 | 6.64 | 3.75 | 0.010 | 0.137 | 11.590 | 8056 |
2023/2/2 | 6.62 | 3.18 | 0.010 | 0.142 | 11.566 | 8087 |
2023/2/3 | 6.62 | 4.01 | 0.010 | 0.140 | 10.497 | 9236 |
2023/2/4 | 6.58 | 5.23 | 0.010 | 0.139 | 11.476 | 10450 |
2023/2/5 | 6.45 | 7.48 | 0.010 | 0.160 | 12.983 | 18128 |
2023/2/6 | 6.36 | 10.24 | 0.051 | 0.231 | 9.086 | 21895 |
2023/2/7 | 6.26 | 10.03 | 0.132 | 0.208 | 10.804 | 22263 |
2023/2/8 | 6.33 | 8.22 | 0.011 | 0.179 | 9.516 | 18424 |
2023/2/9 | 6.38 | 9.78 | 0.010 | 0.164 | 7.230 | 22658 |
2023/2/10 | 6.39 | 9.38 | 0.010 | 0.166 | 6.691 | 22690 |
2023/2/11 | 6.4 | 8.23 | 0.010 | 0.159 | 7.801 | 28074 |
2023/2/12 | 6.35 | 4.85 | 0.010 | 0.160 | 8.235 | 28774 |
2023/2/13 | 6.35 | 8.48 | 0.010 | 0.151 | 7.403 | 28968 |
2023/2/14 | 6.43 | 12.11 | 0.010 | 0.144 | 7.091 | 25281 |
2023/2/15 | 6.51 | 17.65 | 0.010 | 0.147 | 4.591 | 21524 |
2023/2/16 | 6.44 | 23.41 | 0.012 | 0.149 | 5.841 | 18997 |
2023/2/17 | 6.39 | 9.65 | 0.011 | 0.131 | 7.933 | 21370 |
2023/2/18 | 6.44 | 5.41 | 0.010 | 0.124 | 8.492 | 16769 |
2023/2/19 | 6.5 | 2.48 | 0.010 | 0.132 | 6.098 | 17354 |
2023/2/20 | 6.49 | 5.3 | 0.010 | 0.147 | 6.686 | 14678 |
2023/2/21 | 6.5 | 8.39 | 0.010 | 0.146 | 7.281 | 13374 |
2023/2/22 | 6.58 | 16.14 | 0.010 | 0.142 | 6.784 | 12010 |
2023/2/23 | 6.67 | 12.12 | 0.010 | 0.152 | 5.402 | 11970 |
2023/2/24 | 6.66 | 10.46 | 0.010 | 0.153 | 6.056 | 12440 |
2023/2/25 | 6.65 | 13.29 | 0.010 | 0.152 | 6.465 | 12585 |
2023/2/26 | 6.65 | 21.26 | 0.010 | 0.153 | 6.511 | 13778 |
2023/2/27 | 6.59 | 28.61 | 0.010 | 0.162 | 7.332 | 14180 |
2023/2/28 | 6.56 | 16.06 | 0.010 | 0.173 | 7.189 | 17813 |
图 2.7.1.1-2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艺流程图
污水厂现有工程处理能力合并统计为 8 万吨/天。根据在线数据统计, 污水厂现有日
均处理量为 5.2 万吨。
2.7.1.2 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
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医化企业所排放污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仙居县城市污水处 理厂的稳定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仙居县委县政府为此提出实行“一企一管”管理模 式,确定将园区企业排放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的整改目标。
为此,浙江鼎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一座工业污水处理厂——仙居县工业污 水处理厂,专业用以处置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企业排放的医化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目 前“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已通过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批 复,批复文号为台环建(仙)〔2023〕7 号。
本节根据《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对该污水处理厂作 相关介绍。
1. 服务对象及排水去向
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主要受纳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企业排放 的医化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
该污水厂建成后,原先由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直接处理的医化废水和其他工业废 水先经由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处理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后再纳管排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进一步提标处理达到仙 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后排放。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保持现有的 8 万 t/d 不变,出水水质也保持现有 标准控制值不变。
2. 进出水水质
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按医化企业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两类分别设 定,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 准。具体相关因子限值见表 2.7.1.2-1。
表 2.7.1.2-1 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限值 单位:除 pH 外,mg/L
pH | CODCr | BOD5 | SS | NH3-N | TN | TP | AOX | 苯胺类 | ||
进水 | 医化类废水 | 6~9 | 480 | 48 | 100 | 35 | 70 | 8 | 8 | 5 |
其他工业废水 | 6~9 | 300 | 150 | 200 | 30 | 40 | 4 | / | / | |
出水 | 6~9 | 50 | 10 | 10 | 5 | 15 | 0.5 | 1 | 0.5 |
3. 废水处理工艺
|
|
|
|
其他工业废水 |
调节/事故池 |
|
曝气 碳源
剩余污泥 |
|
|
PAM |
污泥浓缩池 |
|
FeO3 CaO |
污泥调理池 |
|
硫酸亚铁 双氧水 |
|
液碱 |
曝气 |
污泥 |
PAM |
臭氧 |
碳源 |
次氯酸钠 |
板框压滤机脱 水 |
污泥外运 |
高效沉淀池 |
臭氧催化氧化 池 |
生物活性炭滤 池 |
中间提升泵房2 |
反硝化深床滤 池 |
消毒接触池 |
巴氏计量槽 | |
达标出水 |
图 2.7.1.2-1 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艺总流程
废水处理工艺分为预处理和后端混合处理两段。其中医化废水预处理釆用“事故池 及调节池+水解酸化池”,其他工业废水采用“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工艺,混合污水处理 工艺采用“预处理+多段式 A/A/O 工艺+类芬顿催化氧化+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生 物活性炭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
2.7.2 危废处置中心
2.7.2.1 浙江省台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台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位于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是《国务院关于全 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中的全国 31 个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之
一。
中心占地面积为 220 亩,总投资 2.8 亿元,由台州市德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 设运营。采用高温焚烧、综合利用、安全填埋三位一体处置危险废物。
中心于 2007 年开始建设。危险废物暂存库和收运系统、焚烧系统和厂区污水处理 站于 2008 年 11 月完成建设; 2009 年 4 月,焚烧车投入试运行;同年 10 月固化车间、 安全填埋场、综合利用车间进入试生产,基建工程全面竣工。2011 年 5 月 26 日通过了 原浙江省环保厅组织的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工作(环验[2011]123 号)。2012 年 7 月取 得原环保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表 2.7.2.1-1 台州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基本情况
主要工程组成 | 工程规模 | |
焚烧车间 | 设计处理能力 305t/d:一期 60t/d(改扩建)、二期 45t/d,三期 100t/d、四期 100t/d | |
预处理车间 | 重金属处理工序和废酸处理工序与厂区污水处理车间合建 | |
固化车间 | 设计生产规模 9854.5t/a | |
安全填 埋场 | 柔性填埋场 | 已建成一期工程,总设计库容为 12.5 万 m3 |
刚性填埋场 | 已建成一期工程,设计库容3.4 万 m³ | |
暂存库 | 756m2,总占地面积 1340m2 | |
污水处理站 | 处理能力 117m3/d |
(1)焚烧处置系统
焚烧处置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 305 吨/天,分四期建成。
其中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 30 吨/天(约 1 万吨/年),2011 年 5 月 26 日通过了 浙江省环保厅组织的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工作(环验[2011]123 号);二期工程设计处 理能力为 45 吨/天(约 1.5 万吨/年),于 2015 年 1 月底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三期工 程设计处理能力为 100 吨/天(约 3.3 万吨/年),于 2017 年 12 月 27 日通过环境保护设 施竣工验收会。
为扩大处置能力,公司于 2017 年申报了一期改扩建项目(临环审[2017]24 号),对
原有一期焚烧系统进行推倒重建,新建 60t/d 的危废焚烧炉,于 2020 年 6 月 28 日完成 自行验收。另外,焚烧四期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已于 2019 年 1 月经临海市环保局批 复(临环审[2019]12 号),主要内容为新增 100t/d 焚烧炉 1 台。第四期工程的焚烧炉已 于 2020 年 9 月领取经营许可证进入投料运行。
(2)固化车间
固化车间主要是对焚烧飞灰、残渣以及含重金属的危险废物, 通过添加固化剂、水 泥等,使其有害成分转化成稳定形式,并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进入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车间日处理规模为 30 吨。
(3)安全填埋场
安全填埋场共规划有三期,占地面积 130 亩。其中一期填埋场总容积为 12.5 万立方 米,共分为七个填埋单元,年处置能力 1.8 万吨。主要接收填埋各企事业单位无机废物、 重金属污泥、飞灰及本中心焚烧系统所产生的残渣、飞灰等危险废物。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19),水溶性盐总量小于 10%的废 物和有机质含量小于 5%的废物可进入柔性填埋场,反之则须进入刚性填埋场填埋,而 德长环保现有危废填埋场并不符合新标准中刚性填埋场建设要求。
台州市德长环保有限公司因此规划建设 1 座刚性填埋场。根据《台州市徳长环保有 限公司年处置 2.5 万吨危险废物二期填埋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20 年 12 月通过审 批,批文号为台环建(临)〔2020〕172 号):项目拟建地为台州市德长环保有限公司二 期填埋场预留用地,工程设计总库容 90250m³, 设计服务年限为 7 年以上,采用“一次设 计、分期实施” ,一期设计库容 34000m³,二期设计库容为 36000 m³,三期设计库容为 20250 m³。目前, 一期工程于 2021 年 9 月建成,并于 2021 年 11 月取得项目危废经营许 可证并正式投入运营。
2.7.2.2 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
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位于仙居县福应街道杨府村大虫塆,由仙居北控城市环境 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中心设 50t/d 回转窑焚烧线一条,同时配套烟气净化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等环保工程。
中心设计焚烧处理危险废物 1.5 万 t/a,用于处理仙居县域范围内的原生废物。处置 废物包括医药废物(HW02)、农药废物(HW04)、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06)、 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精(蒸)馏残渣(HW11)、HW18 焚烧处置残渣、
其他废物(HW49)、废催化剂(HW50)等 8 类。
《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 2019 年 7 月通过批复(批文 号为台环建(仙)〔2019〕4 号)。焚烧炉于 2022 年 7 月正式投入运营。
2.7.3 区域供热情况
项目所在的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实行集中供热,供热系统由仙居县现代热力有限公 司建设。其位于仙居县工业集聚区东一路东侧,南为临溪路,与永安溪堤坝一路之隔, 用地面积 13040m2,总建筑面积 5980m2。现有 2 炉 2 机供热规模,即 1 台 100t/h 循环流 化床锅炉,配 1 台 15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作为常用,1 台 50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和 3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备用。
根据调查,为推进节能减排同时满足区域用汽需求,企业拟在现有厂区北侧新征地 实施节能扩建项目,新增 1 台 15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不新增汽轮发电机组, 预留汽机房设施及后期发展用地。该项目已编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并通过环评评 审。该项目实施后, 新建的 1 台 15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与现有 100t/h 高温高压 循环流化床锅炉互为备用,配有 1 台 15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现有 1 台 50t/h 次高 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 1 台 3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在检修时启用。项目实施后 将进一步有效支撑开发区供热需求,完善区域供热设施建设。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浙江省仙居县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阳光生物已将公司现有的厂区转交给馨海生物经营,移交内容包括(不限于此)厂区内 报批产品、不动产(已完成了产权变更手续)、生产及配套设施、排污权指标等。 因此本 报告将阳光生物的现有情况作为馨海生物的现状部分进行调查。
浙江省仙居县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中国最早从事激素类原料 药生产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为地塞米松格氏物等。公司批复产品情况统计见下表。
表 3.1-1 现有产品情况统计
产品名称 | 批复产量 (t/a) | 所在车间 | 批复文号 | 验收文号 | 备注 |
地塞米松格氏物 | 10 | 格氏物车间 | 台环建 〔2006〕119 号 | 台环验 〔2008〕5 号 | 2020 年 7 月起 停产 |
碘化钾 | 10 | 格氏物车间 |
阳光生物已于 2020 年 7 月起全面停产。本次项目实施后,现有产品全部停产淘汰。 公司现有的主要工程及设施统计见表 3.1-2。
表 3.1-2 厂区现有工程组成统计
项目组成 | 主要内容 | 目前状态 |
格氏物车间 | 地塞米松格氏物、碘化钾 | 车间保留,生 产线待拆 |
碘回收车间 | 碘 | 设备已拆 |
给水系统 | 分质给水,需设生产给水、循环冷却水、消防水等系统。工业 新鲜水由现代医药化工园区自来水管网供给,主要用于生产用水、 循环冷却水补充,供水压力>0.3MPa。 | 保留使用 |
排水系统 | 雨污分流制。未受污染的雨水收集后排入雨水管网,受污染的 雨水进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至达标排放,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由污水 管道收集后进入厂内污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入仙居县城市污 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 保留使用 |
供电系统 | 厂内设总变配电室一座,内设 1600KVA 变压器 1 台,电源由 区域总变电接入,备有一台应急用发电机。 | 保留使用 |
消防系统 | 消防泵房以及 1 个 300m3 和 1 个 500m3 消防水池(兼冷却水 池)。 | 保留使用 |
应急池 | 设置 2 个事故应急池,总体积 360m³。其中位于碘回收车间附 近的 300m³(待拆除),位于厂区东南角的60m³(保留使用) | 部分保留、部 分拆除 |
罐区 1 个 50m3 事故应急池。 | 待拆除 | |
供热系统 | 由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现代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供汽压力 0.8MPa。 | 保留使用 |
制冷系统 | 一共 4 套制冷系统,具体见表 3.1.2-2。 | 部分保留, 其余待拆 |
仓库 | 甲类仓库 2 座 | 保留使用 |
罐区 | 设独立罐区,具体见表 3.1-3 | 待拆 |
废水处理系统 | 已建成处理能力为 300t/d 工艺废水装置。 | 部分保留,改 造使用 |
废气处理系统 | 建有两套废气的废气处理设施,末端设施采用酸喷淋吸收+碱喷淋 工艺,设计处理能力 15000m3/h;污水处理站废气采用酸喷淋吸收 +碱喷淋处理,设计处理能力 7000m3/h。 | 改造使用 |
固废暂存及处置 | 厂区建有危险固废暂存间,危险固废暂存间面积约 56m², 地面 已硬化、防腐处理,并设有导流沟。 | 待拆 |
表 3.1-3 厂区内现有公用设施统计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数量 (台、套) | 状态 | |||
1 | 变压器 | BG1600/10 | 1 | 利旧使用 | |||
2 | 冷冻机 | 单螺杆式冷水机组 | WHS165.2 | 1 | 封存待用 | ||
3 | 螺杆式盐水机组 | JYSLGF300III/110 | 1 | 待拆除 | |||
4 | 螺杆式盐水机组 | JYSLGF600III | 1 | 待拆除 | |||
5 | 螺杆式冷水机组 | KCWF1310B-BBA | 1 | 封存待用 | |||
6 | 空压机 | LG-13/8G/MH75 | 2 | 利旧使用 | |||
7 | 发电机 | HQ75GH | 1 | 利旧使用 | |||
8 | 纯化水制备系统 | 1t/h 纯化水 | 1 | 封存待用 | |||
9 | 冷却循环水池兼用消防池 | 500m3 | 1 | 利旧使用 | |||
10 | 雨水应急池 | 60m3 | 1 | 利旧使用 | |||
11 | 事故应急池 | 60m3 | 1 | 利旧使用 | |||
12 | 300m3 | 1 | 待拆除 | ||||
13 | 废水处理设施 | 300t/d | 1 | 改造使用 | |||
14 | 废气处理设施 | 酸喷淋吸收+碱喷淋工艺 | 15000m3/h 、7000m3/h | 2 | 利旧使用 | ||
15 | 危险固废堆场 | 56m2 | 1 | 待拆除 | |||
16 | 储罐区 | 甲醇 | 30m3 | 1 | 待拆除 | ||
17 | 乙醇 | 30m3 | 1 | 待拆除 | |||
18 | 丙酮 | 30m3 | 1 | 待拆除 | |||
19 | 氯仿 | 30m3 | 1 | 待拆除 | |||
20 | 16m3 | 2 | 待拆除 | ||||
21 | 二甲基甲酰胺 | 30m3 | 1 | 待拆除 | |||
22 | 二氯甲烷 | 30m3 | 1 | 待拆除 | |||
23 | 液氮储罐 | 30m3 | 1 | 待拆除 |
1. 主要生产工艺及原料
现有厂区已于 2020 年 7 月起停产,各生产车间内的各种生产物料已经清理完毕。 本次技改后现有产品全部停产淘汰,因此本报告不再统计其生产工艺和原料。
2. 主要生产设备
厂区内各车间内现有生产线均计划拆除,目前已经拆除了部分。本报告只统计目前 尚未拆除的部分,这些设备均不再用于实物生产。其主要设备统计如表 3.2-1。
表 3.2-1 现有车间生产线主要设备(待拆)清单
P104(房间编号,下同) | |||
序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1 | R-P10401-1 | 搪玻璃反应罐 | 1000L |
2 | R-P10402-1 | 不锈钢反应罐 | 5000L |
3 | R-P10403-1 | 不锈钢反应罐 | 800L |
p105 | |||
序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1 | R-P10501-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2 | R-P10502-1 | 不锈钢反应罐 | 1000L |
3 | R-P10503-1 | 不锈钢反应罐 | 500L |
4 | R-P10504-1 | 不锈钢反应罐 | 1000L |
5 | R-P10505-1 | 不锈钢反应罐 | 500L |
6 | R-P10506-1 | 搪玻璃反应罐 | 3000L |
7 | R-P10507-1 | 搪玻璃反应罐 | 500L |
8 | R-P10508-1 | 不锈钢反应罐 | 300L |
p107 | |||
序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1 | R-P10701-1 | 不锈钢反应罐 | 1000L |
2 | R-P10702-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3 | R-P10703-1 | 搪玻璃反应罐 | 2000L |
4 | R-P10704-1 | 搪玻璃反应罐 | 500L |
5 | R-P10705-1 | 搪玻璃反应罐 | 1000L |
6 | R-P10706-1 | 搪玻璃反应罐 | 500L |
7 | R-P10707-1 | 搪玻璃反应罐 | 1000L |
8 | V-P10704-1 | 不锈钢储罐 | 1000L |
9 | V-P10705-1 | 不锈钢储罐 | 1000L |
10 | V-P10706-1 | 不锈钢储罐 | 1000L |
11 | V-P10707-1 | 不锈钢储罐 | 1000L |
12 | V-P10708-1 | 不锈钢储罐 | 1000L |
13 | V-P10709-1 | 不锈钢储罐 | 100L |
14 | V-P10710-1 | 不锈钢储罐 | 100L |
15 | V-P10711-1 | 不锈钢储罐 | 100L |
16 | S-P10701-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17 | S-P10702-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18 | S-P10703-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19 | S-P10704-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20 | GL01001 | 抽滤罐 | DN500 |
21 | GL01002 | 抽滤罐 | DN1000 |
22 | P-P10701-1 | 水环真空泵 | 2SK6C |
23 | P-P10702-1 | 水环真空泵 | 2SK6C |
24 | P-P10703-1 | 水环真空泵 | 2SK6C |
p108 | |||
序号 | 编号 | 设备名称 | 型号/规格 |
1 | R-P10801-1 | 不锈钢反应罐 | 1000L |
2 | R-P10802-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3 | R-P10803-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4 | R-P10804-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5 | R-P10805-1 | 搪玻璃反应罐 | 1500L |
6 | R-P10806-1 | 搪玻璃反应罐 | 3000L |
7 | R-P10807-1 | 搪玻璃反应罐 | 1000L |
8 | S-P10801-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9 | S-P10802-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000 |
10 | S-P10803-1 | 平板式离心机 | PB1200 |
11 | XL05004 | 抽滤罐 | DN500 |
12 | XL05005 | 抽滤罐 | DN1000 |
3. 主要污染源强
现有项目已经停产, 其废水废气污染源强统计根据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 91331024704719793N001P 号排污许可证,固废产生情况参照 2019 年的固废产生情况。
表 3.2-2 现有项目主要污染源强统计
废水 | 名称 | 达产时发生量,t/a |
废水排放量 | 112917* | |
COD | 0.339 | |
氨氮 | 0.017 | |
废气 | 名称 | 排放量,t/a |
VOCs | 5.78 | |
固废 | 名称 | 产生量,t/a |
危险废物 | 94.07 | |
一般固废 | 15 |
注:该数据根据排污许可证上的纳管数量以及污水厂的纳管标准反推而得。
厂区目前已全面停产。本节仅对相关污染防治设施工艺进行调查介绍。
1. 废水污染防治
厂区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水量为 300t/d,设计的进水水质见表 3.3-1,设施工艺流程 如图 3.2-1 所示。
表 3.3-1 厂区现有废水站设计进出水参数
水量,m3/d | CODCr ,mg/L | TN ,mg/L | AOX ,mg/L | ||
进 水 | 难生化废水 | 200 | 20000 | 400 | 20 |
其它废水 | 100 | 10000 | 50 | 5 | |
合计 | 300 | 16667 | 283 | 15 | |
出水 | 300 | 480 | 70 | 8 |
综合废水调节池 |
混凝气浮 |
中间池 |
厌氧池 |
|
O/A/O-MBR 池 |
|
外排池 |
排放口
图 3.3-1
泥饼外运处置
废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表 3.3-2 厂区现有废水站主要构筑物参数
序号 | 构筑物名称 | 尺寸 | 数量 | 单位 | 结构 | 备注 |
1 | 综合废水调节池 | 11.1×17.4×4.5m | 1 | 座 | 钢砼防腐 | 将拆除 |
2 | 中间池 | 5.0×2.0×4.5m | 1 | 座 | 钢砼防腐 | 改建利用 |
3 | 厌氧池 | 35.4×13.3×13.0m | 1 | 座 | 钢砼 | 将拆除 |
4 | O/A/O-MBR 池 | 35.6×14.8×4.5m | 1 | 座 | 钢砼 | 改建利用 |
5 | 外排池 | 6.0×5×4.70m | 1 | 座 | 钢砼 | 改建利用 |
6 | 污水池 3 | 11.8×12.8×4.7m | 1 | 座 | 钢砼 | 改建为应急池 |
7 | 污泥池 | 5.0×5×4.7m | 1 | 座 | 钢砼 | 改建利用 |
2. 废水污染防治
厂区建有两套废气的废气处理设施。均采用酸喷淋吸收+碱喷淋工艺,其中工艺废 气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 15000m3/h;污水处理站废气采用酸喷淋吸收+碱喷淋处理,设 计处理能力 7000m3/h,两套装置使用同一个排放口。
表 3.3-3 现有废气处理设施统计
设施名称 | 处理范围 | 处理工艺 | 设计风量 | 备注 |
车间工艺废气处理 系统 | 车间及生产设施废气 | 酸喷淋+碱喷淋 | 15000 m3/h | 改造后使用 |
废水站废气系统 | 废水站废气、危废贮存仓 库废气 | 酸喷淋+碱喷淋 | 7000 m3/h | 改造后使用 |
3. 固废污染防治
厂区西南面建有危废贮存仓库,面积为 56m2,并按照分类划定独立区域存放。对堆 场地面、墙裙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并设导流沟及渗出液收集池,渗出液泵送至污水站。 另外,堆场内设引风管,引风废气经处理后接入厂区废气总管,经废气末端处理设施处 理后排放。
该堆场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拆除。
表 3.3-3 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 | 贮存场所 名称 | 危险废 物名称 | 危险废 物类别 | 危险废物 代码 | 位置 | 占地面 积 | 贮存方式 | 贮存能力 | 贮存周期 |
1 | 危险固废贮 存仓库 | / | 厂区南面 | 56m² | 纸板桶、塑 料桶 | 50 吨 | 一年内 |
1. 现有总量调查
根据仙居县“十四五”初始排污权核定结果,阳光生物的主要污染物核定值为 COD 0.448t/a,氨氮 0.023t/a。
根据台州市生态环境局颁发的 91331024704719793N001P 号排污许可证(有效期
2020.12.22 至 2025.12.21),阳光生物的 VOCs 排污许可量为 5.78t/a。
表 3.4-1 现有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COD | 氨氮 | VOCs | |
核定量,t/a | 0.448① | 0.023① | 5.78② |
现有项目,t/a | 0 | 0 | 0 |
注:①废水污染物总量值来自仙居县“十四五”初始排污权核定;②VOCs 排放数值来自 91331024704719793N001P 号排污许可证 |
2. 主要污染物“以新带老”削减量
本次项目实施后,现有厂区内的所有批复产品均停产淘汰,因此产生主要污染物的 “以新带老”削减量。
表 3.4-2 现有项目主要污染物“以新带老”削减量统计
污染物名称 | COD | 氨氮 | VOCs |
“以新带老”削减量 | 0.339 | 0.017 | 5.78 |
公司厂区内各种产品虽已停产,但厂区内仍留有部分尚未拆除的设备和设施。建议 在后续的拆除过程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及《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 治技术规定(试行)》等相关要求, 制定《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治方案》和《拆除活动环 境应急预案》,以防止和应对在拆除过程中可能的污染。
4.1 项目概况
1. 企业名称: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 企业地址:仙居县福应街道现代工业园区司太立大道 18 号
3. 项目名称: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 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
4. 企业法人:陈启冰
5. 投资概况:项目总投资人民币 1506.1 万元,环保投资 467 万元。
6. 建设性质:技改
7. 项目用地:利用现有厂区
8. 劳动定员:新增员工 50 人,全年工作日 300 天,三班 24 小时工作制
9. 项目水、电、汽消耗
水消耗
电消耗
蒸汽消耗
13255 吨/年
199.59 万度/年 3100 吨/年
10. 本项目各产品产量及生产天数情况见表 4.1-1。
表 4.1-1 本项目各产品情况
序号 | 名称 | 产量(t/a) | 车间 | 生产时间 |
1 | 辛伐酰基酶 | 200 | 发酵车间 (三个产品共 用生产线) | 114d |
2 | ADH 羟基还原酶 | 200 | 114d | |
3 | NADPH+辅酶 | 10 | 6d | |
合计 | 410 |
注:项目标题中所列的 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企业承诺不实施。
项目上马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 6000 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1200 万元,具有很 好的经济效益。
4.1.1 项目工程内容
本项目利用已建生产车间实施。全厂工程组成见表 4.1.1-1。
表 4.1.1-1 本次项目主体工程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 主要内容 | |
主体工程 | ||
工程名称 | 功能 | 备注 |
发酵车间 | 辛伐酰基酶、ADH 羟基还原酶、NADPH+辅酶 | 厂房已建 |
实验室 | 菌种培养、质量检验 | 厂房已建 |
公用工程 | ||
系统名称 | 内容 | |
给水系统 | 厂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采用市政直供,市政给水管引入厂区后在厂区根据使用点需 要采用枝状布置,水源接自园区市政水管,供水压力为 0.3MPa | |
排水系统 | 厂区实行清污分流制。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进管标准后纳入园 区集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最终排入永安溪 | |
循环水系统 | 设 1 个 500m3 冷却水池(兼消防水池),利旧。 | |
供电系统 | 厂内设总变配电室一座,内设 1600KVA 变压器 1 台,电源由区域总变电接 入,备有一台应急用发电机,本次项目利用现有设施。 | |
供热系统 | 由仙居县现代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供汽压力 0.8Mpa,相关设施利旧 | |
贮存系统 | 设甲类仓库 2 座,利旧;丙类仓库一座,由原来的碘回收车间改造而成 | |
应急池 | 全厂设置总体积 560m3 事故总应急池,利用原厂区东南角的 60m³应急池以 及原污水站的污水池(500m³,废水站改造后闲置) | |
废气处理系统 | 发酵废气和冷凝后的消毒废气收集后经酸喷淋预处理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 施,膜过滤、破碎、离心、下料等其他工艺废气、废水站废气和危废贮存库废气 一起经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后通过 15m 排气筒 (DA001)高空排放。利用现有的喷淋系统,对部分线路进行改造 | |
废水处理系统 | 改造现有的废水站,部分利用原来的构筑物,改造后设计处理能力为 50t/d, 采用“气浮+AOAO+MBR”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污水厂处理 | |
固废贮存仓库 | 废水站南面新建危废贮存库,面积25m² |
表 4.1.1-2 本次项目主要公用设备清单
序号 | 名 称 | 规 格 | 数量(台/套) | 备注 | |
1 | 变压器 | BG1600/10 | 1 | 利旧 | |
2 | 备用发电机 | HQ75GH | 1 | 利旧 | |
3 | 空压机 | LG-13/8G/MH75 | 2 | 利旧 | |
4 | 循环冷却水池 | 500m³ | 1 | 利旧 | |
5 | 废水处理装置 | 50m³/d | / | 现有改造 | |
6 | 废气处理 装置 | 车间废气处理 | 3000m3/h | 1 | 利旧 |
7 | 废水站废气处理 | 7000m3/h | 1 | 利旧 | |
8 | 危废贮存库 | 25m² | 1 | 新建 | |
9 | 事故应急池 | 560m³ | 1 | 利旧、改造 | |
10 | 雨水收集池 | 60 m³ | 1 | 利旧 |
4.1.2 总图布置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北侧。厂区西侧为浙江仙居君 业药业有限公司,北侧毗邻 351 国道,东侧为司太立大道,南侧为空置工业厂房。厂区 大致呈长方形,总征地总面积约 76.9 亩。厂区道路呈网格状布置,共设有 2 个出入口, 均建在厂区东侧,面向东侧园区道路。
厂区内分为行政办公区、生产区、仓储区、公用工程区和三废处理区;设计结合厂 址周边环境、区域自然条件、厂内竖向及排水情况规划,体现“清洁化生产”、“绿色化工” 和“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厂区行政办公区设计在厂区东部,包括综合楼等建筑;公用工程区位于厂区西北部; 三废处理区位于厂区的西南部,远离行政办公区,包括废水、废气处理区; 仓储区位于 厂区中部和南部,集中布置;厂区其余位置均为生产区。
厂区各功能区之间的布置均按照工艺流程需要进行设计,项目涉及的建、构筑物之 间间距设计依据《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51283-2020)的要求进行确定。 各功能区块基本能做到相互独立,避免了生活办公和生产的交叉影响。
从厂区总图布置可知,整体布局较为合理,基本符合实施要求。
4.1.3 《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符合性分析
对照《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中关于精细化工行业的排查 重点与防治措施,相关符合性分析结果见表 4.1.3-1。从分析结果看,本项目采取的相关 措施符合该文件中的要求。
表 4.1.3-1 《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精细化工行业符合性分析
序号 | 排查重点 | 防治措施 | 项目符合性分析 |
1 | 储 罐 呼 吸 气 控 制 措施 | 真实蒸气压大于等于 5.2kPa 的有机液体,固 定顶罐储存配备呼吸阀、氮封,呼吸气接入处理 设施 | 本项目不涉及大宗物料储 罐。 |
2 | 进 料 及 卸 料 废 气 控制措施 | ① 液态物料输送宜采用磁力泵、屏蔽泵、隔 膜泵等不泄露泵; ② 液体投料采用底部给料或使用浸入管给 料方式,投料和出料设密封装置或密闭区域,或 采用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废气处理系统处理; ③ 固体投料使用真空上料、螺杆输送、密闭 带式传输、管链输送等方式,或设密封装置或密 闭区域后,负压排气并收集至废气处理系统处理 | 符合。①项目采用磁力泵 等进行液体物料的正压输送; ②液体投料在密闭区域或密闭 装置内进行,相关废气均收集 处置,在工艺许可范围内采用 底部或侵入管给料方式;③项 目固体投料采用真空上料,中 间物料转移采用密闭容器,投 料过程中各设备均设有废气收 集装置。 |
3 | 生产、公 用 设 施 密 闭 | ①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反应和混合 过程均采用密闭体系; ② 涉及易挥发有机溶剂的固液分离不得采 用敞口设备,优先采用垂直布置流程,选用“离心 /压滤-洗涤”二合一或“离心/压滤-洗涤-干燥” 三合一的设备,通过合理布置实现全封闭生产; | 符合。①项目所有反应和 混合过程均在密闭体系内进 行;②不涉及易挥发有机溶剂。 |
4 | 废 液 废 渣 储 存 间 密闭性 | ① 含 VOCs 废液废渣等危险废物密封储存 于危废储存间; ② 其中液态危废采用储罐、防渗的密闭地槽 或外观整洁良好的密闭包装桶等,固态危废采用 内衬塑料薄膜袋的编织袋密闭包装,半固态危废 综合考虑其性状进行合理包装; | 符合。项目设置危废贮存 库。相关固废按照不同形态采 用针对性的包装进行暂存。 |
5 | 泄 漏 检 测管理 | ① 按照规定的泄漏检测周期开展检测工作; ② 对发现的泄漏点及时完成修复,修复时记 录修复时间和确认已完成修复的时间,记录修复 后检测仪器读数; ③ 建议对泄漏量大的密封点实施包袋法检 测,对不可达密封点采用红外法检测;鼓励建立 企业密封点 LDAR 信息平台,全面分析泄漏点 信息,对易泄漏环节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 本项目不涉及有机液体的 使用。 |
6 | 污 水 站 高 浓 池 体 密闭性 | ① 污水处理站产生恶臭气体的区域加罩或 加盖,使用合理的废气管网设计,密闭区域实现 微负压; ② 投放除臭剂,收集恶臭气体到除臭装置处 理后经排气筒排放; | 符合。项目对污水站各主 要单元均进行废气收集,废气 通过“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 淋 ”处理。 |
7 | 危 废 库 异味管控 | ① 涉异味的危废采用密闭容器包装并及时 清理,确保异味气体不外逸; ② 对库房内异味较重的危废库采取有效的 废气收集、处理措施; | 符合。项目危废根据性状 采取桶装、密封袋等包装方式; 危废贮存库设引风装置,废气 通过“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 淋”处理。 |
8 | 废 气 处 理 工 艺 适 配性 | 高浓度 VOCs 废气优先采用冷凝、吸附回收 等技术对废气中的 VOCs 回收利用,并辅以催化 燃烧、热力燃烧等治理技术实现达标排放及 VOCs 减排。中、低浓度 VOCs 废气有回收价值 时宜采用吸附技术回收处理,无回收价值时优先 采用吸附浓缩-燃烧技术处理。 | 本项目废气通过“氧化喷 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能 够实现达标排放。 |
9 | 非 正 常 工 况 废 气 收 集 处 理 系统 | 非正常工况排放的 VOCs 密闭收集,优先进 行回收,不宜回收的采用其他有效处理方式 | 本项目废气通过“氧化喷 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废 气喷淋塔出现故障的可能较 小,采用紧急维修的情况下,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
10 | 环 境 管 理措施 | 根据实际情况优先采用污染预防技术,并采 用适合的末端治理技术。按照 HJ 944 的要求建 立台账,记录含 VOCs 原辅材料的名称、采购量、 使用量、回收量、废弃量、去向、 VOCs 含量,污 染治理设施的工艺流程、设计参数、投运时间、 启停时间、温度、风量,过滤材料更换时间和更 换量,吸附剂脱附周期、更换时间和更换量,催 化剂更换时间和更换量等信息。台账保存期限不 少于三年。 | 符合。项目根据生产特点, 针对性设计了废气、废水处理 方案 。 今后管理中将按照 HJ944 要求进行相关台账记录 并存档保存。 |
4.2.1 年产 410 吨生物酶 4.2.1.1 产品概况
【产品名称】:生物酶
【性状】:棕色半固体,冷冻后呈棕褐色固体。
表 4.2.1.2-1 生物酶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 产品名称 | 单位 | 设计产量 | 生产时间安排 | 用途 |
1 | 辛伐酰基酶 | t/a | 200 | 114d | 一种具有不对称还原性的生物酶,用 于生产一系列手性药物中间体 |
2 | ADH 羟基还原酶 | t/a | 200 | 114d | 用作制备去氢表雄酮的催化剂 |
3 | NADPH+辅酶 | t/a | 10 | 6d | 用作催化制备 NADPH 辅酶的催化剂 |
合计 | t/a | 410 | 234d |
本项目三个产品共用生产线,三个产品工艺一致,仅种子甘油有所区别。
表 4.2.1.2-2 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名称 | 质量指标 |
辛伐酰基酶 | 酶活≥1600U |
ADH 羟基还原酶 | 酶活≥1600U |
NADPH+辅酶 | 酶活≥1600U |
4.2.1.2 主要物料消耗和主要生产设备
1. 主要物料消耗
相关内容涉密,已删除!
由上表可知,生物酶项目的原辅料消耗量为 272.18t/a,单耗为 0.664kg/kg。
2. 主要生产设备
相关内容涉密,已删除!
本项目利旧设备主要为泵类机械和中转罐等设备,设备较先进,符合《仙居县经济 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产业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 叠螺机应用于离心重液中菌 渣分离的工作。
4.2.1.3 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本项目设置 5000L 发酵线 1 条,10000L 发酵线 2 条,10000L 发酵线的投料量为 5000L 发酵线的 2 倍,产出量也为 2 倍。本项目以5000L 发酵线作物料平衡计算。
1. 工艺流程图
相关内容涉密,已删除!
2. 工艺流程说明
相关内容涉密,已删除!
3. 投入产出平衡
相关内容涉密,已删除!
4.2.1.4 污染源强分析
1. 生产方案
生物酶项目中整个生产周期约 36 小时,每天 24 小时生产,10000L 发酵罐生产量 为 2160kg,5000L 发酵罐生产量为 1080kg,设计年产量为 410t,预计年生产大批 154 批 和小批 78 批,年生产天 234 天。生物酶项目的具体生产安排见表 4.2.1.4-1。
表 4.2.1.4-1 生物酶项目生产情况
物料名称 | 批产量 (kg) | 年生产 量,t | 年生产批次 (批) | 日生产批次(批) | 年生产时 间 d | |
平均 | 最大 | |||||
生物酶 | 1080 | 200 | 78 | 1/3 | 1 | 234 |
2160 | 154 | 2/3 | 2 | 234 |
2. 废水污染源强分析
项目生产过程中将产生工艺废水,同时将产生清洗废水(包括生产线换产品清洗废 水),有关废水产生情况见表 4.2.1.4-2~表 4.2.1.4-4。
表 4.2.1.4-2 生物酶项目工艺废水产生情况
废水 | 批产生量 (kg) | 年产生量 (t) | 废水特征 |
W1- 1 | 300 | 113.9 | 含少量杂质、氢氧化钠 |
W1-2 | 2285.3 | 867.6 | 含无机盐 |
W1-3 | 1212 | 460.1 | 含无机盐 |
W1-4 | 97.9 | 37.2 | 含少量蛋白质 |
合计 | 3895.2 | 1478.8 |
表 4.2.1.4-3 生物酶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的估算
废水项目 | 工艺废水 | 清洗废水 | 合计 |
年产生量(t/a) | 1478.8 | 1170 | 2648.8 |
本项目生产废水年产生量为 2648.8t。
表 4.2.1.4-4 生物酶项目工艺废水水质特征
工艺废水 | CODCr (mg/L) | 氨氮(mg/L) | 总氮(mg/L) | 总磷(mg/L) | SS(mg/L) | 盐度(%) |
W1- 1 | ~4000 | ~30 | ~50 | ~10 | ~10 | ~2 |
W1-2 | ~38500 | ~3750 | ~7075 | ~690 | ~200 | ~2.3 |
W1-3 | ~26950 | ~2250 | ~4245 | ~345 | ~150 | ~1.4 |
W1-4 | ~12000 | ~1000 | ~1890 | ~480 | ~200 | ~1.4 |
清洗废水 | ~2000 | ~195 | ~370 | ~36 | ~50 | ~0.12 |
3. 废气污染源强分析
项目废气主要为投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及后续发酵工艺产生的氨气和发酵废气、消 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废气、纯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
本项目投料采用固体投料装置进行投料,粉尘产生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表 4.2.1.4-5 生物酶项目废气产生情况
序号 | 废气名称 | 产生部位 | 废气产生量 | 产生速率 kg/h | 产生 规律 | 产生方式 | |
批产生量 kg | 年产生 量,t/a | ||||||
1 | 氨气 | 发酵、打料 | 2.35 | 0.89 | 0.397 | 间歇 | 有组织 |
打料 | 0.05 | 0.02 | 0.068 | 间歇 | 无组织 | ||
合计 | 2.4 | 0.91 |
发酵废气最大排气速率为 1113.68m3/h,年发酵废气排放量约 233.3 万 m3。发酵废 气带入的物料量为 10.44t/a。
表 4.2.1.4-6 生物酶项目发酵废气排放情况
废气 种类 | 发酵设备 | 规格(m3) | 数量(台) | 单位最大排 气速率 (m3/h) | 最大排气速 率合计 (m3/h) | 批运行时 间(h) | 年排放量 (m3/a) | |
使用 | 运行 | |||||||
发酵 废气 | 一级种子罐 | 0.05 | 1 | 1 | 2.76 | 2.76 | 7 | 1506.96 |
一级种子罐 | 0.1 | 1 | 1 | 5.52 | 5.52 | 7 | 5950.56 | |
二级种子罐 | 1 | 1 | 1 | 55.3 | 55.3 | 7 | 30193.8 | |
二级种子罐 | 2 | 1 | 1 | 110.6 | 110.6 | 7 | 119226.8 | |
发酵罐 | 5 | 1 | 1 | 187.9 | 187.9 | 30 | 439686 | |
发酵罐 | 10 | 2 | 2 | 375.8 | 751.6 | 30 | 1736196 | |
小计 | 7 | 7 | 737.88 | 1113.68 | 2332760.12 |
本项目发酵废气经预处理(酸喷淋)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氧化喷淋+碱喷淋+ 水喷淋)。类比同类企业同种处理工艺,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约为 10mg/m3,颗粒物排放
浓度约 3mg/m3,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0.023t/a(0.011kg/h),颗粒物排放量为 0.007t/a (0.003kg/h)。
本项目发酵接种前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法对物料进行消毒,消毒废气主要成分为大量 水蒸气,并含少量培养基,经冷凝降温处理后接入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酸喷淋)。消毒 废气中带入的物料量为 0.51t/a。
纯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经管道收集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
4. 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情况
①固废判定
表 4.2.1.4-7 生物酶项目固废判定
序号 | 副产物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主要成分 | 是否固废 | 判定依据 |
1 | 废渣 S1- 1 | 压滤 | 固体 | 菌渣、水 | 是 | 鉴别通则 4.2,c |
②危险废物属性判定
表 4.2.1.4-8 生物酶项目危险废物属性判定
序号 | 副产物名称 | 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 废物代码 | 判定依据 |
1 | 废渣 S1- 1 | 压滤 | HW49(772-006-49) | 名录判定 |
③固废源强汇总
表 4.2.1.4-9 生物酶项目固废产生情况
序 号 | 固体废物 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主要成分 | 属性 | 废物代码 | 批产生量 (kg) | 年产生 量(t) |
1 | 废渣 S1- 1 | 压滤 | 固体 | 菌渣、水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53 | 20.12 |
从表中统计数据可知,生物酶项目固废产生量为 20.12t/a。
4.2.1.5 物料平衡
1. 项目原辅料平衡
表 4.2.1.5-1 生物酶项目生产过程中物料去向表 单位:t/a
原辅料 | 去废水中 | 去废气 | 去固废 | 进入产品 (不含水) |
272.18 | 166.40 | 11.86 | 20.12 | 73.80 |
100% | 61.14% | 4.36% | 7.39% | 27.11% |
由表 4.2.1.6-1 可知,生物酶项目达产时物料消耗共计 272.18t/a。其中到废水中去的 166.40t/a,占物料消耗总额的 61.14%;到废气中去的 11.86t/a,占物料消耗总额的 4.36%; 到固废中去的 20.12t/a,占物料消耗总额的 7.39%;到产品中去的 73.80t/a,占物料消耗 总额的 27.11%。
2. 项目物料平衡
表 4.2.1.5-2 生物酶项目物料平衡表 单位:t/a
物料名称 | 投入量 | 进入产品 | 流失 | |||
数量 | 水 | 气 | 固废 | |||
氨* | 7.29 | 1.51 | 5.78 | 4.33 | 0.91 | 0.54 |
盐* | 44.20 | 13.81 | 30.39 | 29.31 | 0.91 | 0.17 |
注:20%氨水折合;盐包括微量元素、氮源、氨和液碱。
4.2.1.6 产能匹配性分析
生物酶项目主要反应釜相关规格及投料情况见表 4.2.1.6-1。
表 4.2.1.6-1 生物酶项目主反应设备装料情况
序号 | 设备名称 | 数量 | 型号与规格 | 最大装料体积 | 最大装料系数 |
1 | 一级种子罐 | 1 | 50L | 33.5L | 0.67 |
2 | 一级种子罐 | 1 | 100L | 67L | 0.67 |
3 | 二级种子罐 | 1 | 1000L | 630L | 0.63 |
4 | 二级种子罐 | 1 | 2000L | 1260L | 0.63 |
5 | 发酵罐 | 1 | 5000L | 3600L | 0.72 |
6 | 发酵罐 | 2 | 10000L | 7200L | 0.72 |
生物酶项目每天 24 小时生产,综合设备数量及规格型号、工艺耗时等因数,生物 酶的实际生产能力为每 3 天 1 批,本项目 3 个产品共用设备,不同时生产,其中辛伐酰 基酶的生产时间为 114 天、ADH 羟基还原酶项目的生产时间为 114 天、NADPH+辅酶 项目的生产时间为 6 天,总计生产天数为 234 天。企业必须及时做好生产记录,以便环 保部门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及时掌握,从而可以较为清楚地了解企业的实际排污情况, 便于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具体对比情况见表 4.2.1.6-2。
表 4.2.1.6-2 生物酶项目生产能力汇总表
产品名称 | 批产生能力 (kg) | 单批生 产时间 (d) | 日最大生产 能力(kg) | 审批及报批情况 | |
年生产天数 (d) | 审批及报批产量 (t) | ||||
辛伐酰基酶 | 1080/2160 | 3 | 5400 | 114 | 200 |
ADH 羟基还原酶 | 1080/2160 | 3 | 5400 | 114 | 200 |
NADPH+辅酶 | 1080/2160 | 3 | 5400 | 6 | 10 |
合计总生产天数 | 234 | / |
4.2.2 公用设施污染源强
一、废水
1. 生活污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 50 人,生活用水量以每人每天 250L 计,年工作天数以 300 天计, 则生活用水为 12.5t/d(3750t/a),排污系数以 0.85 计,则产生生活污水约为 10.6t/d (3187.5t/a)。
2. 消毒废气冷凝水
本项目消毒蒸汽消耗量约为 746t/a,则消毒废气冷凝水产生约 746t/a。
3. 地面清洗废水
本项目发酵车间等区域需定期进行清洗,清洗用水每天耗量约 1t,则年产生清洗废 水 300t。
4. 检修废水
本项目营运过程中需进行定期检修。据类比调查, 每套设备年检修 2 次,设备及管 路总容积约 40m3,检修时按清洗水充满容器 2 次计,年产生检修废水约 160t/a。
5. 循环冷却废水
厂区内设有一套循环冷却系统,企业每年会定期对循环冷却水进行置换,预计产生 的废水量约 500t/a。
6. 废气喷淋塔废水
本项目设置多个废气喷淋塔,喷淋水需及时更换,预计项目达产时废气喷淋废水量 约 1200t/a。
7. 化验室废水
本项目质检楼设置全厂公用化验室,用于检验车间产品中控检测,产品化验过程需 要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洗,产生清洗废水。预计本项目化验室废水产生量约 300t/a。
8. 初期雨水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占地约 76.9 亩,其中生产区需收集雨水的面积约 29150m2,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多年平均降雨量 1644mm,初期雨水取年平均降雨量的 10%,可计算得到年需收集初期雨水量为 4792t。
9. 其他废水
极小概率下发酵工艺会由于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导致发酵失败。发酵失败的发酵液主
要成分为水以及少量培养液等,可作为废水站细菌培养的补充营养液。企业须分批次将 发酵失败的发酵液转移至废水站处理。由于发酵失败的概率极小, 且产生的发酵废液也 较少,可分批次进入废水站作为培养液处理,本报告对此不做定量分析。
表 4.2.2-1 公用设施废水产生情况
废水名称 | 废水产生量, t/a | 污染物指标(mg/L) | ||||
CODCr | 氨氮 | 总氮 | 总磷 | SS | ||
消毒废气冷凝水 | 746 | 2000 | 195 | 370 | 36 | 100 |
地面清洗废水 | 300 | 1000 | ||||
检修废水 | 160 | 1000 | 20 | 38 | 4 | 500 |
循环冷却废水 | 500 | 300 | 300 | |||
废气喷淋塔废水 | 1200 | 5000 | ||||
化验室废水 | 300 | 3000 | ||||
初期雨水 | 4792 | 100 | 200 | |||
生活污水 | 3187.5 | 500 | 35 |
二、废气
1. 废水站废气
根据同类型企业同种处理工艺的监测数据,废水站低浓废气经末端废气处理设施 (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约为 15mg/m3,硫化氢排放 浓度约为0.1mg/m3,氨排放浓度约为3mg/m3。则项目废水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756t/a (0.105kg/h),硫化氢排放量为 0.005t/a(0.001kg/h),氨排放量为 0.151t/a(0.021kg/h); 企业对废水站相应废水池进行加盖密封处理,无组织排放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2. 危废贮存库废气
危废贮存库内将暂存污泥等危险废物,含有一定的挥发性的物质,但在确保包装密 闭的情况下,贮存库内的废气产生量较少,本报告不做定量分析。
3. 化验室废气
本项目质检楼设置全厂公用化验室,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车间产品进行检测,基 本不使用化学试剂,废气产生量较少,本报告不做定量分析。
三、固废
1. 废水处理污泥
项目生产废水混合后采用“两级A/O”处理工艺,上述处理过程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泥, 根据类比调查,每去除 1 吨 COD 产生 0.36t 污泥(含水率 75%),则废水处理污泥产生 量约为 20t/a。
2. 废内包装材料
本项目液碱等原料为危化品,卡那霉素等原料为药品,则废内包装材料约 1.2t/a。
3. 废外包装材料
本项目非危化品使用量约为 68.33t/a,则废外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 1t/a。 4.废过滤膜
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膜过滤系统需每年更换一次,每次产生约 0.1t 废过滤膜,所以本 项目产生废过滤量约 0.1t/a。
5. 废矿物油
本项目营运期内,机修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含包装桶)产生量预计为 0.5t/a。
6. 生活垃圾
本项目劳动定员 50 人,采用三班制,生活垃圾以每人每天 1kg 计,年工作天数以 300 天计,则产生生活垃圾 15t/a。
(1)固废属性判定
表 4.2.2-2 公用设施固废情况及属性判定
序号 | 副产物名称 | 产生工序 | 形态 | 主要成分 | 是否属 于固废 | 判定依据 |
1 | 废水处理污泥 | 废水处理 | 固 | 污泥 | 是 | 鉴别通则 4.3,e |
2 | 废内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固 | 危化品废内包装材料 | 是 | 鉴别通则 4.1,h |
3 | 废外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固 | 非危化品包装 | 是 | 鉴别通则 4.1,h |
4 | 废过滤膜 | 过滤 | 固 | 废过滤膜 | 是 | 鉴别通则 4.1,h |
5 | 废矿物油 | 设备 | 液 | 废矿物油 | 是 | 鉴别通则 4.1,h |
6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固 | 生活垃圾 | 是 | 鉴别通则 4.1,h |
(2)危险废物属性判定
表 4.2.2-3 公用设施固废危险废物属性判定
序号 | 副产物名称 | 产生工序 | 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 废物代码 | 判定依据 |
1 | 废水处理污泥 | 废水处理 | 是 | HW49(772-006-49) | 名录判定 |
2 | 废内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是 | HW49(900-041-49) | |
3 | 废过滤膜 | 过滤 | 是 | HW49(900-041-49) | |
4 | 废矿物油 | 设备 | 是 | HW08(900-249-08) | |
5 | 废外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否 | SW17(900-003-S17)/ (900-005-S17) | -- |
6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否 | SW61(900-002-S61) /SW64(900-099-S64) | -- |
(3)固废源强汇总
表 4.2.2-4 项目公用设施固废源强统计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主要成分 | 属性 | 废物代码 | 年产生量 (t/a) |
1 | 废水处理污泥 | 废水处理 | 污泥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 |
2 | 废内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废内包装材料(接 触毒害物)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1.2 |
3 | 废过滤膜 | 过滤 | 废过滤网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0.1 |
4 | 废矿物油 | 设备检修 | 废矿物油 | 危险 废物 | HW08 (900-249-08) | 0.5 |
5 | 废外包装材料 | 原料包装 | 废包装材料 | 一般 固废 | SW17(900-003-S17)/ (900-005-S17) | 1 |
6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一般 固废 | SW61(900-002-S61) /SW64(900-099-S64) | 15 |
合计 | 37.8 |
四、交通运输源调查
本项目所需的原料为各种化学原料,主要从市域内或周边县市内采购,采用卡车运 输。项目拟建地附近的路网除了园区道路外,主要为 G351 国道和 S28 台金高速。汽车 行驶中主要排放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按照每车次的运输距离为 100km 估算,原料的汽 车运输将排放氮氧化物 0.48t/a ,一氧化碳 0.44t/a。
项目原料及成品的运输量不大,不会明显增加周边道路的车流量。
一、废水
本次项目废水产生情况汇总结果见表 4.3-1。
表 4.3-1 本次项目废水源强汇总
项目 | 工艺废水 | 设备清洗废水 | 年排放总量(t/a) | |
t/a | t/a | |||
1 | 生物酶 | 1478.8 | 1170 | 2648.8 |
2 | 生活污水 | / | 3187.5 | |
3 | 消毒废气冷凝水 | / | 746 | |
4 | 地面清洗废水 | / | 300 | |
5 | 检修废水 | / | 160 | |
6 | 化验室废水 | / | 300 | |
7 | 循环冷却废水 | / | 500 | |
8 | 废气喷淋废水 | / | 1200 | |
9 | 初期雨水 | / | 4792 | |
合计 | / | 13834.3 |
本项目年用水 13255 吨,年废水排放量为 13834.3 吨,日均废水产生量约为 46.1 吨。
物料带入 166.4 |
|
1845
1170 |
375 |
初期雨水 4792 |
地面清洗用水 375 蒸发损耗 75 地面清洗废水 300 |
140 |
废水 |
理设施 |
375 3750 1200 |
|
9042.3 |
|
损耗 562.5 生活污水 3187.5 |
|
喷淋用水 1200 喷淋废水 1200
永安溪 |
消毒用 746 冷凝 消毒冷凝废水 746 蒸汽 3100 |
水蒸气 784 冷凝水 1570
4400 补充冷却水 5970 循环冷却废水 500
蒸发损耗 5470
图 4.3-1 本次项目水平衡图
表 4.3-2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一览表
工序/生 产线 | 废水名称 | 所含污染物 | 污染物产生情况(单位:mg/L) | 治理措施 | 污染物处理后及排放情况(单位:mg/L) | ||||||||||||||
核算方法 | 废水 量,t/d | CODCr | 氨氮 | 总氮 | 总磷 | SS | 盐度 | 工艺 | 处理效率 (%) | 废水 量,t/d | CODCr | 氨氮 | 总氮 | 总磷 | SS | 盐度 | |||
项目各 产品工 艺废水 | W1- 1 | COD 、氨 氮、总氮、 总磷、SS 等 | 物料衡算 | 0.4 | ~4000 | ~30 | ~50 | ~10 | ~10 | ~2 | 气浮 +AOAO+ MBR | 废水站处 理后最终 排放浓度 | 46.23 | <480 | <35 | <70 | <8.0 | <400 | / |
W1-2 | 2.9 | ~38500 | ~3750 | ~7075 | ~690 | ~200 | ~2.3 | ||||||||||||
W1-3 | 1.5 | ~26950 | ~2250 | ~4245 | ~345 | ~150 | ~1.4 | ||||||||||||
W1-4 | 0.2 | ~12000 | ~1000 | ~1890 | ~480 | ~200 | ~1.4 | ||||||||||||
公用工 程 | 清洗废水 | COD 、氨 氮、总氮、 总磷、SS 等 | 类比法 | 3.9 | ~2000 | ~195 | ~370 | ~36 | ~50 | ~0.12 | |||||||||
消毒废气冷凝水 | 2.5 | 2000 | 195 | 370 | 36 | 100 | |||||||||||||
地面清洗废水 | 1 | 1000 | |||||||||||||||||
检修废水 | 0.53 | 1000 | 20 | 38 | 4 | 500 | |||||||||||||
化验室废水 | 1 | 3000 | |||||||||||||||||
循环冷却废水 | 1.7 | 300 | 300 | ||||||||||||||||
废气喷淋塔废水 | 4 | 5000 | |||||||||||||||||
初期雨水 | 16 | 100 | 200 | ||||||||||||||||
生活污水 | 10.6 | 500 | 35 | ||||||||||||||||
项目全部进入综合配水 池废水小计 | 同上 | 物料衡算 | 46.23 | 4346 | 348.2 | 642.2 | 612.2 | 113.7 | 0.2 | / | 去除率,% | / | >89 | >90 | >90 | >98.7 | / | / |
二、废气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工艺废气(投料粉尘、发酵废气、消毒废气)、废水站废气、危废 贮存库废气和化验室废气等。工艺废气、废水站废气和危废贮存库废气经收集预处理后 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后通过 15m 高排气筒高空排 放,本项目恶臭气体以发酵废气为主,类比同类企业同种处理工艺,排气筒出口臭气浓 度在 549~724 之间。
1. 工艺废气
本项目投料采用固体投料装置进行投料,粉尘产生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本项目采用了生物发酵工艺,发酵废气最大排气速率为 1113.68m3/h,年发酵废气排 放量约 233.3 万 m3 。本项目发酵过程使用氨水调节 pH ,同时产生氨气废气。发酵废气 接入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酸喷淋)预处理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氧化喷淋+碱喷淋 +水喷淋)。类比同类企业同种处理工艺,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约为 10mg/m3 ,颗粒物排 放浓度约 3mg/m3,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0.023t/a(0.011kg/h),颗粒物排放量为 0.007t/a (0.003kg/h)。
本项目发酵接种前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法对物料进行消毒,消毒废气主要成分为大量 水蒸气,经冷凝降温处理后接入发酵废气处理装置。纯化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经 管道收集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
表 4.3-3 发酵废气产生情况
废气名称 | 最大排气速率 | 废气排放量 |
发酵废气 | 1113.68m3/h | 233.3 万 m3 |
表 4.3-4 本次项目主要废气最大产生及排放速率情况
序号 | 废气名称 | 发生速率(kg/h) | 削减量 (kg/h) | 处理后排放速率(kg/h)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
1 | 氨气 | 0.397 | 0.068 | 0.465 | 0.377 | 0.020 | 0.068 | 0.088 |
表 4.3-5 本次项目主要废气年产生及排放情况
序号 | 废气名称 | 发生量(t/a) | 削减量 (t/a) | 处理后排放量(t/a)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
1 | 氨气 | 0.890 | 0.020 | 0.910 | 0.845 | 0.045 | 0.020 | 0.065 |
2. 废水站废气
根据同类型企业同种处理工艺的监测数据,废水站低浓废气经氧化喷淋+碱喷淋+水 喷淋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约为 15mg/m3,硫化氢排放浓度约为 0.1mg/m3,氨排 放浓度约为 3mg/m3。则项目废水站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0.756t/a(0.105kg/h),硫化氢排 放量为 0.005t/a(0.001kg/h),氨排放量为 0.151t/a(0.021kg/h);企业对废水站相应废水
池进行加盖密封处理,无组织排放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3. 其他废气
项目同时还产生危废贮存库废气、化验室废气等其他类废气, 由于发生量小,本报 告不进行定量分析。
本次项目废气排放量核算情况见表 4.3-6。
三、固废
本次建设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内包装材料、废外包装材 料、废过滤膜、废矿物油、生活垃圾等,此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等,固废全 年发生量为 57.92t/a,固废具体发生情况见表 4.3-7。
表 4.3-7 本次项目固废产生情况汇总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主要成分 | 属性 | 废物代码 | 年产生量 (t/a) | 利用处置方式 |
1 | 废水处理 污泥 | 废水处理 | 污泥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 | 委托仙居县危废 焚烧处置中心等 有资质单位进行 安全处置 |
2 | 废渣 | 压滤 | 废渣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12 | |
3 | 废内包装 材料 | 原料包装 | 接触毒害物的 内包装材料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1.2 | |
4 | 废过滤膜 | 过滤 | 废过滤膜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0.1 | |
5 | 废矿物油 | 机修 | 废矿物油 | 危险 废物 | HW08 (900-249-08) | 0.5 | |
6 | 废外包装 材料 | 原料包装 | 废包装外袋 | 一般 固废 | SW17(900-003-S17)/ (900-005-S17) | 1 | 出售给相关单位 综合利用 |
7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一般 固废 | SW61(900-002-S61) /SW64(900-099-S64) | 15 | 环卫部门清运 |
合计 | 57.92 |
从上表统计结果来看,本次项目产生固废为 57.92t/a ,除生活垃圾和废外包装材料 外,均为危险废物,需处理的危险废物 41.92t/a,主要有废内包装材料、废过滤膜、废矿 物油和污泥等,须委托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焚烧或安全填埋等无害化 处置。
另外,本次项目在储存及生产过程产生的报废原料、报废料等均需作为危险废物委 托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四、噪声源强
该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主要为种子罐、发酵罐、输送泵、引风机和真空泵等,其 噪声源强在 70~80dB 之间。具体噪声源强见表 4.3-8。
表 4.3-6 项目废气污染源源强核算结果及相关参数汇总一览表
工序/ 生产线 | 装置 | 污染源 | 污染物 | 核算 方法 | 污染物产生 | 治理措施 | 污染物排放 | 污染物年 排放量 (t/a) | |||||
废气产生量 (m3/h) | 产生浓度 (mg/m3) | 产生量 (kg/h) | 工艺 | 处理 效率% | 废气排放量 (m3/h) | 排放浓度 (mg/m3) | 排放量 (kg/h) | ||||||
生产线 | 生产 线、废 水站及 危废贮 存库 | 排气筒 | 发酵废气 | 物料 衡 算、 类比 法 | 9910 | / | / | 氧化喷淋+ 碱喷淋+水 喷淋 | / | 9910 | / | / | 233.3 万 m3 |
臭气浓度 | / | / | / | 549~724 (无量纲) | / | / | |||||||
非甲烷总烃 | / | / | / | 11.7 | 0.116 | 0.779 | |||||||
颗粒物 | / | / | / | 0.3 | 0.003 | 0.007 | |||||||
硫化氢 | / | / | / | 0.1 | 0.001 | 0.005 | |||||||
氨气 | / | / | / | 4.2 | 0.041 | 0.196 | |||||||
其他 | 发酵车 间 | 无组织 泄漏面 源 | 氨气 | 类比 法 | / | / | 0.068 | / | / | / | / | 0.068 | 0.020 |
废水站 | 无组织 泄漏面 源 | 非甲烷总烃 | 类比 法 | / | / | / | 加盖密闭 引风 | / | / | 少量 | 少量 | 少量 | |
硫化氢 | / | / | / | / | / | 少量 | 少量 | 少量 | |||||
氨气 | / | / | / | / | / | 少量 | 少量 | 少量 |
表 4.3-8 主要噪声设备的噪声级
序号 | 设 备 | 声级值 dB | 备 注 | 设备位置 |
1 | 种子罐 | 70~73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2 | 发酵罐 | 70~73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3 | 输送泵 | 75~78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4 | 引风机 | 78~80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5 | 真空泵 | 70~73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6 | 离心机 | 70~73 | 距离设备外 1m 处 | 生产车间 |
五、本次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表 4.3-9 本次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单位:t/a
污染物种类 | 污染物 | 产生量 | 削减量 | 外排量 | |
废水 | 废水量(万 t/a) | 1.383 |
| 1.383 | |
CODCr | — | — | 0.415 | ||
氨氮 |
|
| 0.021 | ||
废气 | 工艺废气 | 氨气 | 0.92 | 0.855 | 0.065 |
发酵废气 | 233.3 万 m3/a | — | 233.3 万 m3/a | ||
非甲烷总烃 | — | — | 0.023 | ||
颗粒物 | — | — | 0.007 | ||
废水站废 气 | 非甲烷总烃 | — | — | 0.756 | |
硫化氢 | — | — | 0.005 | ||
氨 | — | — | 0.151 |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废水处理污泥 | 20 | 20 | 0 |
废渣 | 20.12 | 20.12 | 0 | ||
废内包装材料 | 1.2 | 1.2 | 0 | ||
废过滤膜 | 0.1 | 0.1 | 0 | ||
废矿物油 | 0.5 | 0.5 | 0 | ||
小计 | 41.92 | 41.92 | 0 | ||
一般固废 | 废外包装材料 | 1 | 1 | 0 | |
生活垃圾 | 15 | 15 | 0 | ||
小计 | 16 | 16 | 0 | ||
合计 | 57.92 | 57.92 | 0 |
现有项目已于 2020 年 7 月起全面停产,企业今后不再实施,本次技改项目污染源 强即技改后全厂污染源强。
(一)废水
技改项目实施后,馨海生物废水产生量变化情况见表 4.4-1。
表 4.4-1 技改后全厂废水产生量对照表 单位:t/a
来源 | 技改项目 |
工艺废水 | 1478.8 |
设备清洗废水 | 1170 |
消毒废气冷凝水 | 746 |
地面清洗废水 | 300 |
检修废水 | 160 |
化验室废水 | 300 |
循环冷却废水 | 500 |
废气喷淋废水 | 1200 |
初期雨水 | 4792 |
生活污水 | 3187.5 |
合计 | 13834.3 |
根据以上汇总情况可以看出,本次技改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水排放总量为 13834.3t/a (日均废水排放量约为 46.1t/d)。
(二)废气
1. 工艺废气
技改项目实施以后馨海生物全厂工艺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表见表 4.4-2。 表 4.4-2 技改后全厂废气产生及排放量汇总 单位:t/a
序号 | 废气名称 | 产生量 | 削减量 | 处理后排放量 |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有组织 | 无组织 | 合计 | |||
1 | 氨气 | 0.890 | 0.020 | 0.910 | 0.845 | 0.045 | 0.020 | 0.065 |
发酵废气经“酸喷淋+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工艺,发酵废气年产生 233.3 万 m3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 0.023t/a ,颗粒物排放量 0.007t/a。
2. 废水站废气
废水站废气经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0.756t/a,硫 化氢排放量为 0.005t/a,氨排放量为 0.151t/a;企业对废水站相应废水池进行加盖密封处 理,无组织排放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三) 固体废弃物
本次项目实施后馨海生物固废发生情况汇总见表 4.4-3。
表 4.4-3 技改后全厂固废发生情况汇总
序号 | 固废名称 | 产生工序 | 主要成分 | 属性 | 废物代码 | 年产生量 (t/a) | 利用处置方式 |
1 | 废水处理 污泥 | 废水处理 | 污泥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 | 委托仙居县危废 焚烧处置中心等 有资质单位进行 安全处置 |
2 | 废渣 | 压滤 | 废渣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12 | |
3 | 废内包装 材料 | 原料包装 | 接触毒害物的 内包装材料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1.2 | |
4 | 废过滤膜 | 过滤 | 废过滤膜 | 危险 废物 | HW49 (900-041-49) | 0.1 | |
5 | 废矿物油 | 机修 | 废矿物油 | 危险 废物 | HW08 (900-249-08) | 0.5 | |
6 | 废外包装 材料 | 原料包装 | 废包装外袋 | 一般 固废 | SW17(900-003-S17)/ (900-005-S17) | 1 | 出售给相关单位 综合利用 |
7 | 生活垃圾 | 职工生活 | 生活垃圾 | 一般 固废 | SW61(900-002-S61) /SW64(900-099-S64) | 15 | 环卫部门清运 |
合计 | 57.92 |
由上表可见,本次项目实施后全厂固废产生量为 57.92t/a。除生活垃圾和废外包装 材料外,均为危险废物,需委托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作安全填埋或焚 烧处置。
(四) 技改后全厂污染源强汇总
表 4.4-4 技改后全厂污染源强汇总
污染类型 | 污染物 | 单位 | 技改后全厂排放量 | |
废水 | 废水量 | 万 m3/a | 1.383 | |
CODCr | 进管量 | t/a | 6.640 | |
排环境量 | t/a | 0.415 | ||
氨氮 | 进管量 | t/a | 0.484 | |
排环境量 | t/a | 0.021 | ||
废气 | VOCs | 非甲烷总烃 | t/a | 0.779 |
小计 | t/a | 0.779 | ||
无机 废气 | 氨 | t/a | 0.216 | |
硫化氢 | t/a | 0.005 | ||
颗粒物 | t/a | 0.007 | ||
小计 | t/a | 0.228 | ||
合计 | t/a | 1.007 | ||
发酵装置废气 | 发酵废气 | 万 m3/a | 233.3 | |
固废 (产生量) | 危险废物 | t/a | 41.92 | |
一般废物 | t/a | 16 | ||
合计 | t/a | 57.92 |
4.5 非正常工况下污染源强分析
非正常工况指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及工艺设备或环保设备 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要求或出现故障时造成的污染物排放。
1. 非正常工况下废气排放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废气主要为生产时由于废气处理装置故障出现的非正常排放。本 项目废气经酸喷淋等方式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后的废气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设施,非正 常工况主要考虑喷淋塔等废气处理装置停车而造成废气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
表 4.5-1 非正常工况下主要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源 | 非正常 排放原因 | 主要污染物 | 非正常排放浓 度(μg/m3) | 非正常排放 速率(kg/h) | 单次持续时 间(h) | 年发生频 次(次) | 应对措施 |
废气处 理设施 | 设施故障 | 氨气 | 137235 | 1.360 | 2 | 1~2 | 紧急维修 |
2. 非正常工况下废水排放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下废水主要是:发酵失败导致倒罐事故或废水站发生事故不能正 常运行时,废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对污水处理厂造成不利影响,按当日废水量计 算,约为 46.23t。
3. 非正常工况下固体废物产生
本项目非正常工况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发酵失败产生的废菌渣、开停车及检修过程中 产生的废矿物油、更换产生的废保温材料及其过程产生的其它危险废物等, 非正常工况 固体废物情况见表 4.5-2。
表 4.5-2 非正常工况下的危险废物
固体废物名称 | 主要成分 | 来源 | 危废代码 | 去向 |
废渣 | 菌渣 | 发酵染菌 | HW49(900-047-49) | 委托有资质单 位无害化处置 |
废矿物油 | 矿物油 | 检修 | HW08(900-249-08) | |
检修时产生的废保温材料 | 保温材料 | 检修 | HW36(900-032-36) | |
检修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 | 有害物质 | 检修 | HW49(900-999-49) |
5.1 自然环境概况
5.1.1 地理位置
仙居县位于浙江东部、台州西部, 东邻临海、黄岩, 南接永嘉,西连缙云,北界磐 安、天台。仙居县界于东经 120°17′16″至 120°55′31″,北纬 28°28′24″至 28°59′48″之间, 东西长 63.6 公里,南北宽 57.6 公里,全县总面积 2018 平方公里,人口 47.4 万人。
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块的现代医药化工园区位于杨府乡周宅,距县城 6 公里。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西北角,东面为司太立大道, 南面为空置工业用地,西面为君业药业,北面为 351 国道。
5.1.2 地质地貌
仙居县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岩性复杂,岩浆侵入与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地层为中 生代和新生代喷出岩、次火山岩及侵入岩。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南北西三面环山成为 与邻县的天然疆界。境内山峦重叠,奇峰突起,海拔 1000 米以上的山巅有 109 座。中 部与永安溪两岸河谷平原之间的山地为海拔 500 米左右的低丘。中部地区向东部倾斜, 略呈马蹄形向东敞开。南北两侧山脉互相对峙, 中间为仙居县主要河流——永安溪。沿 溪两岸为 20~45 平方公里不等的串珠状河谷平原。北支东段山脉岩性较单一,熔结程度 较强,不易风化,山体造型单调。北支西段为沉积沙砾岩层, 类似丹霞地貌。南支山脉 岩体复杂,变化强烈,地壳分割强烈,河谷深切,峭壁林立,形成类似雁荡山那样奇伟 而秀丽的景观。
本地区位于大盘山脉的东南侧,属构造侵蚀地貌的中低山区,河流的侵蚀切割作用 强烈,地势普遍陡峻,一般山坡坡度在 40°~60°, 山脊呈狭长条状,分水岭高程多在 600m 以上,河流流向以 SE 向为主,河谷多呈“V”和“U”型峡谷。本区的东南部分为构造—— 剥蚀地貌的丘陵和堆积地貌的河谷冲积平原及山麓堆积斜地,出露地层以侏罗系上统火 山喷发碎屑岩为主,其次为白垩系上统陆相火山碎屑岩和第四系堆积层,此外尚有晚侏 罗系潜火山岩体。
该区域近代地震活动少,最大有感地震为 4 级,其他均为微震,区域构造稳定性好。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 VI 度。
5.1.3 气候气象特征
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主要气候特征如下:
历年平均气温 | 17.2℃ | |
历年平均气压 | 1010.1 毫巴 | |
极端最低气温 | -9.9℃ | |
极端最高气温 | 41.3℃ | (2003 年 7 月) |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 79% | |
历年平均降雨量 | 1644mm | |
一日最大降雨量 | 193.3mm | |
历年平均蒸发量 | 1260.8mm | |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 1932.6 小时 | |
历年日照百分率 | 44% | |
历年平均风速 | 2.28m/s | |
历年平均结冰日数 | 36 天 | |
全年及夏季主导风向 | E |
该区域大气稳定度全年以中性 D 类稳定度为主,出现频率为 60.8%,全年主导风向 E,风速 2.28m/s。
5.1.4 地表水特征
仙居位于括苍山脉北,属山沟山谷地貌,其南北两翼高,中间低,永安溪从中部穿 过,纵贯全县与始丰溪在临海三江村汇合后入灵江,永安溪流域面积 2702km2 ,全长 141.3km,集雨面积在 10km²以上的支流有 28 条。本地区气温温和, 雨量充沛,但全年 雨量分布不均匀,4-6 月为梅雨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 39%,7-9 月为台风季节,占全年 降水量的 33% ,10 月至次年 3 月为枯水期。夏季在副高压控制下,常出现久旱天气,干 旱年份 7-8 月总降水量仅占全年的 4.7%。
永安溪中游柏枝岙水文站,曾测得最大洪峰流量 7840m³/s,而干旱年份则可能出现 断流,柏枝岙多年平均流量为 72.4m³/s,据有关资料记载流经仙居城关的水量占永安溪 流域的 90%,最枯月平均流量为 2m³/s。
永安溪径流特点:蓄渗能力较强,产流时间快,汇流迅速、集中、流量大,暴涨暴
落时间短,径流量丰沛,历年平均径流量 21.45 亿立方米。
2003 年 3 月底,永安溪上游的下岸水库建成并开始下闸放水,永安溪的防洪能力已 从可防 5 年一遇提高到可防 20 年一遇,对中下游的灌溉和防洪起到较大的作用。
仙居县水资源达 25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达 21.8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达 3.2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达 5222 立方米,是台州市人均水资源量 1749.4 立方米的 3 倍, 比全国、全省大一倍。主要河流为永安溪,全长 116 公里。沿溪两岸共有大小支流 38 条,南岸支流多而长,北岸支流比较短小。干支流发源地一般海拔 1000 多米,东部出 县境地方海拔 20 米左右,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蕴藏量达 14 万千瓦。全 县大小水库 49 座,总库容达 7828 万立方米。国家大(二)型水库仙居下岸水库总投资 3.8 亿元,建成后库容达 1.35 亿立方米。还有大(二)型水库朱溪水库、十三都水库, 库容均 在 l 亿立方米以上。永安溪中上游水质仍保持在一类标准,下游水质控制在二类标准, 是台州市温黄平原主要供水源。
5.1.5 水文地质条件调查
一、区域地质概况
(一)地质构造及区域地壳稳定性
1. 地质构造
县域内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区域构造图详见图 5.1.5-1。
注:该图引自《浙江省区域地质志》
图 5.1.5-1 区域构造位置图
新华夏系构造出露在上张-白水洋一线,属上张-大地林新华夏系构造带,均以单斜 构造出现。断裂分布较为稀疏, 但规模较大,形迹相当明显,挤压破碎带强烈,宽达 10 余米,出现一系列的构造透镜体、劈理、片理等构造形变;且多为高角度的仰冲断裂, 倾角在 70°~80°之间,有的断面近于直立或倾向相背,部分岩层受到牵引而直立倒转, 一些断裂平面上常出现树枝状、分叉或分叉后又合并的现象。其主要构造形迹有:
步路断裂:位于城关南西,断裂走向北东 30°,被北西向张裂切为两段,出露长约 14 公里。其北东端被第四纪沉积物掩盖。断裂带宽 20 米。带内出现一系列的构造透镜 体及片理等形迹。硅化现象普遍。倾向北西,倾角 70°~80°,为一高角度的仰冲断裂。
南塘-上王断裂:位于朱溪镇之西南,断裂走向北东 30°左右,出露长约 22 公里, 倾向北西,倾角 60°~70°,挤压破碎带 5 至 50 米不等,带内构造透镜体平行排列,片 理化、硅化甚为显著,有些地段还有斜冲擦痕。
上张-白水洋断裂:位于双庙北西,断裂总体走向北东30°~40°, 中部被东西断裂错 成数段,出露长 30 公里以上,北东端进入天台县境内,倾向南东;南西端被上张火山 通道复合,倾向北西,倾角 70°~80°。挤压破碎带 5 至 50 米不等。带内构造透镜体平 行排列,萤石矿化十分发育,属新华夏系构造与华夏式构造相复合的构造形式。
华夏式构造出露在县境的中部和南部,属以压性结构面为主的华夏式构造,呈 40° ~ 60°方向展布,构成该区域最为显著的构造骨架。其主要形迹有:
李宅-蛙蟆岩断裂:位于李宅村边,走向北东 50°,出露长约 14 公里,断面倾向北 西,倾角 70°, 挤压破碎带宽 3 至 10 米。构造透镜体呈定向排列, 与断裂走向平行。沿 断裂带断续可见硅化现象,断裂带中尚有后期萤石脉充填。
双庙-马岭骆断裂:位于双庙村边。走向北东 40°,出露长约 35 公里,分别被新华 夏系和东西向断裂切为数段,断裂带宽 5 至 10 米。构造透镜体、劈理、片理化等形迹 显著,硅化、叶蜡石化蚀变甚为普遍。北东断面倾向北西, 倾角 70°~80°, 南西段倾向 南东,倾角 60°~70°。局部地段可见斜冲擦痕,断裂兼具扭裂性质。
长马坑-陈车断裂:位于朱溪北东。断裂走向北东 45°,出露长约 15 公里。断面倾 向南东,倾角 50°。断裂破碎带宽 2 至 10 米,岩石强烈破碎硅化。
老鹰尖-杨柳背断裂:位于杨岸老鹰尖一带,断裂走向 310°,倾向北东,倾角 70° , 出露长约 5 公里。属配套构造的胀性断裂。
纬向构造出露在北纬 28°40’~28°50’之间,以朝川——双庙构造带较为明显,其主 要形迹有:
对山断裂:位于对山村边。东西走向。出露约五公里。断面北倾,倾角 50°~60°。 沿断裂带有石英及萤石脉充填。平行于断裂走向的劈理十分发育, 劈理几乎北倾,与断 裂倾向完全一致。
大溪断裂:位于双庙南面,断裂呈东西延伸,长约 5.5 公里。断面北倾, 倾角 70°。 破碎带宽 30 至 40 米。带内有硅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劈理、构造透镜体发育。
经向构造仅见于抱弄——曹店——麻车坑一线,断裂走向近于南北,倾向东,倾角 70°以上。断裂带已硅化,出露长度 30 公里以上。
2. 区域地壳稳定性
据浙江地震台资料,震中在县域或县域附近的近期小地震只有三次见表 5.1.5-1。历 史上县域(仙居县域)有感地震:记载起止年代(公元):363-1887,统计年数:1524(年), 合计发震次数:17(次),发震频率:平均 87.6 年一次,震中记载震级:4 级(发震时间 1867.12.13)烈度:5 度。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 万)》(GB18306-2015),场区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g 为重力加速度),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
地震活动总的特点是强度较弱、频度较低,是我省区域地壳稳定的地区之一。
表 5.1.5-1 县域及附近的近期地震震中统计表
发震地点 | 地 理 坐 标 | 发震时间 | 震 级 | |
经 度 | 纬 度 | |||
天台县北 | 121°08′ | 29°25′ | 1975.4.28 | 1.3 |
缙云壶镇东 | 120°24′ | 28°45′ | 1976.2.14 | 1.5 |
仙居县北西 | 120°46′ | 29°04′ | 1977.3.9 | 1.0 |
(二)地层岩性
1. 前第四纪地层
仙居县域出露的地层:前第四纪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火山岩,白垩系陆相沉积 岩和火山岩,仙居县地层岩性特征及出露情况见表 5.1.5-2。
K1g:见于横溪大竹园——里林——长岗岭一带。岩石呈青灰,紫灰色,为块状流 纹质含角砾晶屑熔结凝灰岩或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 下部可相变为英安质玻屑、晶屑 熔结凝灰岩,偶夹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和流纹斑岩。与下伏的 K1d 段呈整合接触,界 线清晰、平整,上下产状基本一致,厚 1210 至 2350 米。
K1x:见于下各、朱溪、岭梅、上张、淡竹、上井、横溪南部,以及青尖山、白雪 背岗以北和县城东南部的广大地区,是本县出露面积最大、岩性最复杂的一个岩性亚段。
岩石呈青灰、紫灰色, 为含角砾流纹岩或英安质玻屑熔结凝灰岩、凝灰岩、夹晶屑玻屑 熔结凝灰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和砂砾岩; 局部发育有英安岩、英安玢岩、 安山玢岩,偶夹流纹岩、珍珠岩和玄武岩。厚 746 至 1800 米。底部常以沉灰岩、凝灰 质砂岩与下伏 K1g 段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或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划界,接触面平整, 产状基本一致,为整合接触。
表 5.1.5-2 仙居县区域地层岩性特征表
代 | 纪 | 世 | 群 | 组 | 地层 代号 | 岩性特征简述 | 厚度 (m) | 出露面积 (m²) |
新生代 | 第三纪 | 上中新 世 | 嵊县组 | N1-2S | 灰—灰黑色气孔状玄武岩、玄武玢岩。 | >50 | 4.6 | |
中 生 代 | 白垩纪 | 晚白垩 世 | 天台群 | 两头塘 组 | K2l | 暗紫色—紫红色钙质泥质粉砂岩、泥质粉 砂岩、含砾粉砂岩。 | >175 | 40.5 |
早白垩 世 统 | 塘上组 | K1t | 流纹质晶玻屑凝灰岩、凝灰质含角砾凝灰 岩、凝灰质砂岩和砂砾岩。 | >1129 | 131.2 | |||
永康群 | 小平田 组 | K1 xp | 紫红色细—巨砾岩夹砂砾岩、巨厚层状。 | >1752 | 178.8 | |||
朝川组 | K1c | 上部主要为凝灰质砂岩、细砂岩及中粗砂 岩,下部主要为凝灰质含砾砂岩、砂岩、 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沉凝灰岩,与流纹 质含角砾晶玻屑凝灰岩互层。 | >903 | 89.8 | ||||
馆头组 | K1gt | 杂色中薄层状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细砂 岩夹凝灰质砂砾岩,凝灰质粗砂岩、泥 岩,顶部为安山岩。 | 357 | 126.3 | ||||
磨石山群 | 九里坪 组 | K1j | 流纹岩为主夹流纹质含角砾岩晶屑玻屑熔 结凝灰岩。 | >598 | 30.6 | |||
茶湾组 | K1cw | 砾岩、细砂粉砂岩、泥岩、页岩及含砾沉 凝灰岩,韵律明显,粗细相间。 | 319 | 2.1 | ||||
西山头 组 | K1x | 浅灰、灰紫色流纹质含角砾玻屑熔结凝灰 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夹 1—3 层青灰 色凝灰岩。 | 722 | 882.5 | ||||
高坞组 | K1g | 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晶 屑熔结凝灰岩偶夹粉细砂岩薄层。 | >710 | 106.9 | ||||
大爽组 | K1d | 灰紫及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为主,间夹流 纹质含角砾玻屑晶屑熔结凝灰岩。 | >200 | 6.0 |
K1cw:分布零星,常呈月牙形嵌在早白垩纪盆地外围,仅见于上张乡西北和大战仙 金一带及大雷山以东地区。岩石呈青灰、黄褐色,为凝灰质砂砾岩、沉凝灰岩夹粉砂岩、 黑色页岩及硅质岩;局部夹流纹质或英安质凝灰岩、熔结凝灰岩, 底部有不稳定的底砾 岩。厚 95 至 545 米。与下伏K1x 亚段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接触面波状起伏。
K1j:零星见于柯思岙、犁冲岩和双庙北东一带,多为盖层出现。由流纹岩、流纹斑 岩和球泡流纹岩组成。局部可相变为流纹质凝灰熔岩和熔结凝灰岩。偶夹沉积岩。底部 常有集块岩和角砾凝灰岩。厚 170 至 600 米。它与下部的火山喷发岩呈不整合接触, 与 上部下白垩 K1gt 组也呈不整合接触。
K1gt:仅见于上张盆地和杨岸港西部一带,总面积不到 5 平方公里。岩石呈黄绿、 浅灰或灰黑色,为粉砂岩、泥岩和页岩。局部夹多层火山碎屑岩。厚 170 至 600 米。底 部常有底砾岩。底砾岩中砾石成分随地而异, 一般来自下伏地层,不整合于上侏罗纪各 段地层之上,接触面波状起伏。
K1c 组:它紧随 K1gt 组出露,但分布稍广,见于横溪、田市河谷平原两侧。岩石呈 紫红色,为砂岩和泥岩。常含钙质结核,并夹有较多的火山岩层。厚 650 至 1350 米。 与下伏 g 组整合接触。常以大片的中厚层状的红层出现,而与下伏 K1gt 组划界。但K1gt 组顶部杂色层中也常见单薄红层,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过渡层,确切界线不十分明显。
K1xp 组:见于横溪河谷平原西北一带。为一套巨厚的块状紫红色巨砾岩夹砂砾岩。 厚 1571 米以上,与下伏砂岩划界,上下产状基本一致,呈过渡整合接触。
K2l 组以红色建造为主。K2l 组下细上粗,可分为两个岩性段;下部以粉砂岩为主, 称 a 段,上部以砾岩为主,称 b 段,见于官路——大路一带两侧丘陵中,面积 10 余平 方公里,厚 1000 米以上。
2. 第三系
县域东部南零星出露,块状灰黑色玄武岩火山角砾岩,气孔状玄武岩类砂砾岩。
3. 第四系(Q)
仙居县分布于永安溪及各支流河谷中,为山区陆相松散堆积层。厚度一般不超过 10m,按成因可分为第四系残坡积层(elQ)、坡积物(dlQ)、坡洪积物(dl-plQ3)和洪 冲积物(pl-alQ3)。第四系地层出露面积为 217.2km²。
①残积物(elQ)
岩性为黄色、褐灰色碎石土含少量碎石粉质粘土、粘土, 结构松散—稍密,主要为 基岩风化产物。残积物的发育程度及其厚度主要与岩性构造,地形等因素有关。流纹岩、 熔结凝灰岩抗风化能力最强,风化层最薄;次为白垩系的砂岩、砾岩; 抗风化能力差的 为泥岩、粉砂、侵入岩的岩类、中基性岩; 抗风化能力最差的是玄武岩。地形上坡度越 小,风化层厚度越大,坡度越大,风化层越薄。坡度小于 15°的风化层最厚,次为坡度 在 15~25°的地段,风化层中25~45°地段风化层较薄,大于 45°地段风化层最薄。地貌上 山顶准夷平面和受侵蚀基准面控制的山间小盆地,是风化层最厚的地区,厚度可达 5m 以上。由于受地形地貌因素,残积物一般不经搬运。
②坡积物(dlQ)
主要指覆盖于山体斜坡表面的异地而来的碎石土,它主要由流水搬运和撒落而来。
山坡坡面微地貌上总是陡缓相间的,在微地貌平缓处是流水和撒落物的堆积点,长时间 的微量堆积形成了坡积层。岩性为灰褐色含碎石粘土或碎石土,碎石含量 5%~10%,碎 石大小 0.5~2cm,结构松散。坡积层厚度变化大, 在坡度小于 25°的山坡的微凹坡面上厚 度较厚,坡度大于 25°的山坡微凹坡面上厚度较薄,山脊及山坡凸部坡积层最薄。总体 上坡积物厚度在 0.5~0.8m 左右,一般熔结凝灰岩地区斜面坡上的坡积层厚度最薄,厚度 在 0.5m 以下,陡峻的斜坡或陡崖常基岩裸露,仅在斜坡脚或斜坡凹部坡积层较厚,厚 度达 0.5~1m。坡积物较厚地段往往竹林茂盛,坡积物是形成斜坡变形的主要物质来源。
③坡洪积物(dl-PlQ3)
分布于永安溪及各支流的河谷底部及两侧沟谷中,地貌上组成为冲洪积扇、坡洪积 裙、坡积裙、冲洪积阶地或Ⅰ级堆积阶地,阶地前缘一般高出现代河床 2—5m。岩性为粉 质粘土、砂、砂砾石、碎石土、碎石混粘性土等,厚度一般 3—10m。
④洪冲积物(pl-alQ3)
分布于河床及河床两侧,主要为冲积、冲洪积堆积,地貌上组成高漫滩和河床浅滩。 高漫滩一般比现代河床面高 1—2m,在现代水动力条件较好的侧向支流河谷,还组成冲 洪积扇。岩性为砂、砂砾石、卵石、块石、巨石,孔隙度较高,厚度一般 2—10m。
4. 侵入岩
侵入岩零星分布,大体上呈南北向、东西向和北东向分布,皆属燕山期晚期产物。 出露面积 180.2km²。按岩性特征可分为: 花岗斑岩、流纹岩、流纹斑岩、霏细岩、石英 霏斑岩、钾长花岗岩、正长斑岩、安山玢岩、辉绿岩、辉绿玢岩、玄武玢岩等, 均以小 岩体或小岩脉出露。最大出露面积不到 2 平方公里。 县域西南部的安岭乡出露较多, 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类与石英二长岩类,斑状—细粒结构。
二、评价区工程地质特征
1. 地层结构
根据本次勘查过程揭露的地层情况,结合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场区浅部主要为填土, 其下主要分布冲积层含砾粉质黏土和含黏性土圆砾。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0 层填土(mlQ):杂色,主要由黏性土混碎石、角砾组成, 松散。分布于场地表 部,厂区一般为混凝土硬化路面
①层含砾粉质黏土(alQ4):灰黄色,软~可塑,厚层状,含少量圆砾,局部含量可 达 20%~30%。
②层含黏性土圆砾(alQ3):灰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径一般 0.2~2cm,亚圆
形,较硬,以中风化凝灰岩类为主,含量约为 35%~40%,径大于 2cm 颗粒含量约为 30%~35%,大者达到 6cm 以上,余为黏性土及砂,土质不均。场区内均有分布, 工程 力学性质较好。
场区各岩土层分布、埋藏情况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 5.1.2-2);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详见“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表 5.1.5-3)。
图 5.1.5-2 工程地质剖面图
表 5.1.5-3 ②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统 计 项 目 | 物 理 性 质 指 标 | |||||
土粒比 重,G | 土粒组成 | 动力触探 N63.5 | ||||
> 20.00 | 20.0~2.00 | 2.00~0.50 | 0.50~0.25 | |||
统计数 | 15 | 15 | 15 | 15 | 15 | 60 |
最大值 | 2.65 | 46.0 | 60.0 | 21.0 | 13.0 | 26 |
最小值 | 2.65 | 12.0 | 24.0 | 6.0 | 2.0 | 6 |
平均值 | 2.65 | 30.9 | 38.9 | 12.8 | 5.7 | 14 |
2. 物理性质指标统计
本次勘查在监测井孔中采取了扰动土样。根据项目特点和环评要求, 土工试验项目 以常规物理试验为主;②层土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详见表 5.1.5-3。
三、水文地质条件
(一)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地下水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区域内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红层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三大类。
1. 松散岩类孔隙水
属孔隙潜水,大口径单井涌水量 100~5000m3/d,原水均为淡水,水质好,固形物 0.3~0.5m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Ca·Na 型。根据其含水层的时代成因、结构岩性特性 和地貌形态赋存条件可分为:
①全新统冲积(alQ4)砂、砂砾石含水层(组)
分布于县域永安溪河谷内近代废弃河道、迂回扇、浅滩, 地貌上组成河床漫滩、浅 滩等。含水层结构松散, 砾石磨圆度、分选性较好,粘性土含量极少,常见厚度 2-10m 。 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山区基岩地下水补给, 补给源充沛,水量极为丰富。含水 层往往直接裸露地表,并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故易被污染,此含水层在仙居县县域内 许多地方已开发利用,作为工农业或城镇供水水源。
②上更新统冲积、洪冲积、坡洪积(al、pl-al、dl-plQ3)粉质粘土含砾、砂砾含粘性 土含水层(组)
主要分布在永安溪两侧阶地及山前地带,含水层透水性显著比全新统差。在地貌上 组成坡洪积裙,冲洪积扇、阶地, 厚度 1-10m。地下水接受大气降水、沟谷两侧基岩裂 隙水和部分地表水补给,排泄于河谷支流和永安溪。
2. 红层孔隙裂隙水(K1c 、K1xp 、K 1t K 2l 、K 1gt)
主要分布在仙居县县域中部的盆地区,仙居盆地东部的大路徐一带,层位为较单一 的钙质粉砂岩,溶蚀裂隙较发育;仙居盆地西部的田市一带,岩性为钙质泥质粉砂岩、 细砂岩、砂砾岩夹凝灰质砂岩, 岩相复杂,夹层较多,但胶结物为钙质,具一定的溶蚀 能力,浅部风化裂隙发育,大部分为垄岗丘陵,多悬崖陡壁,风化层为较疏松粉质粘土, 地势较高,岩石质脆,断裂发育处,利于地下水的储存与运移。在斜坡地带地下水也往 往是诱发崩塌的重要因素。
上述地下水除大气降水补给外,部分第四纪孔隙水和地表水也是补给源之一,以蒸 发泉或人工开采及沿河谷排泄。
3. 玄武岩孔洞裂隙水(N1-B2Bs)
赋存于第三系上中新统嵊县组(N1-B2Bs),主要分布于仙居县县域东南部附近。岩
性为玄武岩、玄武玢岩、橄榄玄武岩等, 呈气孔状或杏仁状构造,柱状节理发育,形成 球状风化带,表部常为风化层(粉质黏土)覆盖,土质疏松,利于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入 渗补给和赋存。原生节理或孔洞裂隙亦是地下水良好的运移通道和赋存场所。另外在该 层玄武岩中还夹有松散的砂砾石层,在负地形区更提供了该类地下水的较好赋存和补给 条件,但由于区内玄武岩台地分布面积小,且高出侵蚀基准面,故地下水的富水性差, 以贫乏为主,常见泉流量 5~50m3/d,水质属淡水,是台地及其附近居民的分散生产、 生活水源。
4. 基岩裂隙水(K1j 、K1x 、K1cw)
①下白垩统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岩层(组)
分布在盆地南、北、西三面山区, 岩性主要为含角砾凝灰岩,熔凝灰岩,局部夹沉 积碎屑岩,流纹岩等,岩性致密块状,水量贫乏,富水性极不均一,受构造断裂特性控 制,地下水呈脉状产出,一般在张性——张扭性断裂带、破碎带, 压性断裂一侧(上盘) 的影响带和断裂带的反接或截接等复合部位,在地貌条件有利区段,常易形成带状、脉 状的赋存储水空间。
②下白垩统次火山岩、燕山晚期各类侵入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含水岩层(组)
岩性为上侏罗统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燕山晚期各类侵入的花岗岩、石英二长岩 等,主要分布在安岭乡小盆地及其周围附近。岩质抗蚀能力不强, 较易风化,在一些构 造发育地带,风化裂隙带深达 10 余米,在地貌有利的掌心地、山间洼地及夷平面中心 区,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汇集,往往以泉群溢出而成沼泽地或冷水田,斜坡地带以湿地形 式蒸发排泄。
(二)场址含水岩组
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和浙江省勘察院本次工程调查、勘探取得的成果, 项目拟建地内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孔隙裂隙水。其中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主 要赋存于河谷中全新统冲积、洪冲积(alQ4 、pl-alQ4)砂、砂砾石含水层。红层孔隙裂 隙水主要为风化溶蚀孔隙裂隙水,赋存于(k2la)钙质、钙泥质粉砂岩中(见图 5.1.5-3 和图 5.1.5-4),分述如下。
1. I 层: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
①填土孔隙潜水
项目拟建地厂区表层由于工程建设填筑了厚达 0.60~3.70m 的素填土,土层中孔隙 率较大,孔隙大小不均匀,含水层位于浅表层,与地表水水力联系密切,地下水位及水
质极易受污染。根据监测结果,地下水类型主要为 HCO3-Ca·Na 、HCO3-Na·Ca 型淡水。
图
5.1.5-3 场址水文地质平面图
图 5.1.5-4 场址附近水文地质剖面图
②砂砾石层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在永安溪河谷中,由于该区域气候温湿,大气降水充沛,又属浙东中低山 丘陵区,山高岭峻,河流比降大,水动力条件较好,水流携带的大量物质,不但在中、 上游较低平的河谷或沟谷中堆积,甚至把粗颗粒的砂砾石一直冲到下游或河口地段。该 含水层结构松散,砾石磨圆度、分选性较好, 黏性土含量极少,常见厚度 2~10m,地貌 上组成河床浅滩、漫滩等。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山区基岩地下水补给, 补给源 充沛,水量极为丰富。据调查统计, 泉和自流民井流量 55%大于 1 升/秒,抽水民井和大 井涌水量 85%大于 1000 吨/日,55%大于 5000 吨/日。该层含水层不但富水性好,而且 水质也好,矿化度一般小于 0.1 克/升,为低矿化度 HCO3-Ca·Na、HCO3-Na·Ca 型弱酸性
软-极软水。
2 、II 层:风化溶蚀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在仙居大路徐一带,含水岩层岩性为厚层状钙质、钙泥质粉砂岩夹部分细 砂岩。岩相变化小, 层位较稳定。在地下水流的作用下, 钙质成分易被溶蚀,再加上物 理风化作用,致使风化溶蚀裂隙发育。他们交织成网, 并互相沟通,形成良好的地下水 储水空间。含水层埋藏较浅, 常见 0~40m ,一般不超过 70m,大多具弱承压,水头一般 为 0.1~3.5m,少数具正水头。
仙居盆地东部大路徐一带为一个北东东向展布的单斜盆地,盆地大部为第四系松散 堆积层所覆盖。基岩顶板埋深 19~20m,含水层岩性以岩相、层次较单一的钙质粉砂岩 为主,溶蚀裂隙较为发育。同时上复孔隙潜水水量丰富, 底部有一层弱透水的含砾黏性 土层,使部分孔隙潜水能渗入补给,因此储水条件较好,单井涌水量 100-150 吨/日。据 仙 14 号孔揭露,自基岩顶板 19 米以下至 85.93 米,在钙质粉砂岩中发育数段溶蚀裂隙, 其中以 28.6 米段为主。该段经抽水,降深 9.07 米,水量 64 吨/日,换算成 20 米降深, 水量为 142 吨/日。
(三)场址隔水岩组
本区域内上覆第四系潜水水量丰富,且底部又没有很好的隔水层,则有利于渗透补 给,因而相对较富水。
(四)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
1. I 层: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岩组
(1)填土孔隙潜水含水层
场区及周边地面标高 31.93~37.19m,地下水位标高 27.27~36.25m,场区范围内水力 坡度约为 I=1.28%,场区排水较通畅,雨水汇入南侧永安溪,再汇入灵江。
该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雨,地下水的排泄以径流为主,汇入南侧永安 溪,再汇入灵江。
(2)砂砾石层孔隙潜水
该含水层结构松散,砾石磨圆度、分选性较好,黏性土含量极少,常见厚度 2~10m , 地貌上组成河床浅滩、漫滩等。地下水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或山区基岩地下水补给, 补 给源充沛,水量极为丰富。该层含水层不但富水性好, 而且水质也好,矿化度一般小于 0.1 克/升,为低矿化度 HCO3-Ca·Na 、HCO3-Na·Ca 型弱酸性软-极软水。
本层含水层渗透性较好,在场区内起到控制性作用,因此作为一个含水层进行研究。
该层与上部碎石填土潜水含水层直接接触,拥有同一潜水面,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 水或山区基岩地下水补给,以径流的形式排泄为主,本次将其与上部碎石填土一并考虑, 主要向永安溪中排泄,具体地下水流向详见图 5.1.5-5(潜水流网图)。
图 5.1.5-5 潜水流网图
2. II 层:风化溶蚀孔隙裂隙水
该层含水层岩性以岩相、层次较单一的钙质粉砂岩为主,溶蚀裂隙较为发育。同时 上覆孔隙潜水水量丰富,底部有一层弱透水的含砾黏性土层,使部分孔隙潜水能渗入补 给,因此储水条件较好,单井涌水量 100-150 吨/日。据仙 14 号孔揭露,自基岩顶板 19 米以下至 85.93 米,在钙质粉砂岩中发育数段溶蚀裂隙,其中以 28.6 米段为主。该段经 抽水,降深 9.07 米,水量 64 吨/日,换算成 20 米降深,水量为 142 吨/日。主要接受上 层孔隙潜水的渗流补给,通过人工抽汲或越流等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动态随季节变化较 小。
(五)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而仙居县县域气候温和湿润,雨量比较丰沛,多年 平均降水量 1446.8mm,给地下水的补给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全年降雨量受季风影 响,分配不均匀,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故在不同时期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条件有所改变。
项目拟建地范围内,地下水主要向永安溪排泄。从以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含水
层的补、径、排情况了解后, 基本得出了该区域总的地下水分布规律:场地位于山间平 原,地势较平坦,区内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为地下水的源头,浅部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 气降水补给,沿水力坡度最大的方向径流,向永安溪河道排泄。由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周 边山体和南侧永安溪为边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本报告将该单元作为 本次的评价区域。
(六)地下水动态特征
根据调查,该评价范围内地下水无人工开采,也无人工回灌,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受 天气与地表水影响。
区内地下水动态变化具有季节性周期特征,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受年内降水量分配所 控制。在 5~6 月梅雨期和7~9 月份的台风暴雨期,水位也随之回升,随着雨量的增多, 水位逐渐升高。枯水季节下降。因为还未完成一个周期的监测,根据当地的经验,区内 地下潜水位年变幅较大。
(七)包气带岩性结构特征及渗透性
根据水文地质钻孔及现场地下水位监测,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位 4.45~5.39m。根据 地层资料,项目所在地包气带地层主要为①0 层素填土和②层含黏性土圆砾。平均厚度 约为 5m,渗透系数 10-7cm/s<K≤10-4cm/s,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 境》(HJ 610-2016)的划分原则,可以看出包气带的防污性能为“中”。
5.2.1 地表水环境现状
本项目纳污水体为永安溪。项目所在地位于柴岭下和罗渡监测断面之间。项目附近 永安溪水环境质量现状参考2022 年柴岭下和罗渡断面常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 5.2.1-1 2022 年永安溪水环境质量现状常规监测结果 单位:mg/L ,pH 除外
pH | DO | 高锰酸盐指数 | CODCr | BOD5 | 氨氮 | 总磷 | 石油类 | |
柴岭下 | 8 | 9.4 | 1.3 | 7 | 1 | 0.04 | 0.047 | 0.01 |
Ⅲ类标准 | 6~9 | ≥5 | ≤6 | ≤20 | ≤4 | ≤1.0 | ≤0.2 | ≤0.05 |
水质类别 | Ⅰ | Ⅰ | Ⅰ | Ⅰ | Ⅰ | Ⅰ | II | Ⅰ |
罗渡 | 8 | 8.6 | 1.3 | 8.7 | 0.8 | 0.06 | 0.045 | 0.005 |
Ⅲ类标准 | 6~9 | ≥5 | ≤6 | ≤20 | ≤4 | ≤1.0 | ≤0.2 | ≤0.05 |
水质类别 | Ⅰ | Ⅰ | Ⅰ | Ⅰ | Ⅰ | Ⅰ | II | Ⅰ |
由监测结果可知,柴岭下和罗渡两个断面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综合评价为 II 类水体。水体环境质量能满足 III 类水环 境功能区划要求。
5.2.2 地下水环境现状
一、地下水水质
项目拟建地区域地下水现状参考浙江科达检测有限公司 2024 年 1 月在区域内的取 样监测报告以及《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环 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数据(监测时间为 2022 年 4 月)。
(1)监测点位
共 15 个点,1~5#为水质监测点(按上中下游、左右两侧各一点布置,监测时间 2024 年 1 月),剩余 6~15#个为水位监测井(监测时间为 2022 年 4 月)。具体见文本附图。
(2)监测项目及频次
水质因子和水位埋深均同期监测一次,水质监测内容包括:K+、Na+、Ca2+、Mg2+、 CO32- 、HCO3- 、Cl- 、SO42- 、pH 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 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化物、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高锰 酸盐指数法)、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磷、二氯甲烷、甲苯
(3)监测结果
项目拟建地附近地下水监测结果详见表 5.2.2-1~5.2.2-3。
表 5.2.2-1 项目地下水监测数据统计(一) 单位:mg/L
检测项目 采样地点 | 样品性状 | pH 值 (无量纲) | 硝酸盐 | 亚硝酸 盐 | 氨氮 | 挥发酚 | 氟化物 | 镉 | 六价铬 | 溶解性固 体 | 耗氧量 (CODMn 法) | 总硬度 | 甲苯 | |
1# | 监测值 | 浅黄、浑浊 | 7.2 | 0.930 | 0.012 | 0.256 | <0.0003 | 0.510 | <1×10-4 | <0.004 | 837 | 2.8 | 247 | <1.4×10-3 |
类别 | / | I | I | III | II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II | II | |
2# | 监测值 | 浅黄、浑浊 | 7.1 | 0.628 | 0.008 | 0.149 | <0.0003 | 0.182 | <1×10-4 | <0.004 | 690 | 2.1 | 194 | <1.4×10-3 |
类别 | / | I | I | II | II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II | II | |
3# | 监测值 | 浅黄、浑浊 | 7.3 | 0.746 | 0.013 | 0.223 | <0.0003 | 0.451 | <1×10-4 | <0.004 | 745 | 2.5 | 208 | <1.4×10-3 |
类别 | / | I | I | III | II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II | II | |
4# | 监测值 | 浅黄、浑浊 | 7.1 | 0.813 | 0.011 | 0.181 | <0.0003 | 0.812 | <1×10-4 | <0.004 | 792 | 3.0 | 226 | <1.4×10-3 |
类别 | / | I | I | III | II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II | II | |
5# | 监测值 | 浅黄、浑浊 | 7.2 | 1.19 | 0.010 | 0.191 | <0.0003 | 0.383 | <1×10-4 | <0.004 | 876 | 2.5 | 265 | <1.4×10-3 |
类别 | / | I | I | II | II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II | II | |
检测项目 采样地点 | 氰化物 | 砷 | 汞 | 铅 | 铁 | 锰 | 氯化物 | 总磷 | 二氯甲烷 | 硫酸盐 | 总大肠菌群 (MPN/L) | 菌落总数 (CFU/mL) | ||
1# | 监测值 | <0.001 | <3×10-4 | <4×10-5 | <1×10-3 | <0.020 | 0.078 | 124 | 0.133 | <1.0×10-3 | 24.8 | 5 | 1.6×102 | |
类别 | I | I | I | I | I | III | II | / | I | I | I | IV | ||
2# | 监测值 | <0.001 | <3×10-4 | <4×10-5 | <1×10-3 | <0.020 | 0.071 | 158 | 0.098 | <1.0×10-3 | 46.1 | 2 | 1.3×102 | |
类别 | I | I | I | I | I | II | III | / | I | I | I | IV | ||
3# | 监测值 | <0.001 | <3×10-4 | <4×10-5 | <1×10-3 | <0.020 | 0.090 | 167 | 0.186 | <1.0×10-3 | 49.8 | 5 | 1.7×102 | |
类别 | 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 | I | I | I | IV | ||
4# | 监测值 | <0.001 | <3×10-4 | <4×10-5 | <1×10-3 | <0.020 | 0.068 | 183 | 0.151 | <1.0×10-3 | 28.4 | 8 | 1.9×102 | |
类别 | I | I | I | I | I | III | III | / | I | I | I | IV | ||
5# | 监测值 | <0.001 | <3×10-4 | <4×10-5 | <1×10-3 | <0.020 | 0.049 | 107 | 0.127 | <1.0×10-3 | 25.3 | 8 | 2.3×102 | |
类别 | I | I | I | I | I | I | II | / | I | I | I | IV |
表 5.2.2-2 项目地下水监测数据统计(二)
Na+ (mol/L) | Mg2+ (mol/L) | Ca2+ (mol/L) | K+ (mol/L) | 阴、阳离子电荷 平衡误差(%) | |
1# | 4.53×10-3 | 6.67×10-4 | 1.33×10-3 | 5.45×10-4 | -0.02% |
2# | 4.16×10-3 | 6.24×10-4 | 1.32×10-3 | 3.12×10-4 | -0.05% |
3# | 6.74×10-3 | 7.09×10-4 | 1.45×10-3 | 5.85×10-4 | -0.11% |
4# | 4.06×10-3 | 7.27×10-4 | 1.47×10-3 | 2.75×10-4 | -0.22% |
5# | 4.63×10-3 | 4.40×10-4 | 8.82×10-4 | 2.84×10-4 | -0.21% |
检测项目 采样地点 | Cl- (mol/L) | SO42- (mol/L) | CO32- (mol/L) | HCO3- (mol/L) | / |
1# | 3.51×10-3 | 2.58×10-4 | 0 | 5.04×10-3 | / |
2# | 4.46×10-3 | 4.81×10-4 | 0 | 2.93×10-3 | / |
3# | 4.70×10-3 | 5.19×10-4 | 0 | 5.88×10-3 | / |
4# | 5.15×10-3 | 2.95×10-4 | 0 | 2.95×10-3 | / |
5# | 3.01×10-3 | 2.63×10-4 | 0 | 3.99×10-3 | / |
表 5.2.2-3 项目地下水水位监测点位水位统计
测点名称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水位标高 (m) | 29.1 | 31.9 | 28.6 | 27.93 | 29 | 27.76 | 27.18 | 23.71 | 28.3 | 26.73 |
从以上监测结果可以看出,区域的地下水总体评价为 IⅤ类。除了细菌含量较高外, 其余的因子类别均在 III 类及以下,地下水水质尚可。细菌含量较高可能是由于该区域 靠近居民区,地下水受居民生活影响。
二、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
项目拟建地包气带的污染现状参考浙江科达检测有限公司 2024 年 2 月份的采样监 测数据。
⑴采样点位
共设三个点位,分别为废水站附近(1#)、发酵车间附近(2#)、厂区北侧的空白地 (3#)。
⑵监测项目
监测因子:乙酸乙酯、甲苯、二氯甲烷。
⑶监测结果
从监测结果看,项目所在厂区的包气带未受上述因子明显污染。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 5.2.2-4 馨海生物现有厂区包气带监测结果
点位 | 乙酸乙酯,μg/kg | 甲苯,μg/kg | 二氯甲烷,μg/kg |
1# | <1.5 | <1.3 | <1.0 |
2# | <1.5 | <1.3 | <1.0 |
3# | <1.5 | <1.3 | <1.0 |
一、常规大气环境现状分析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 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台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2022 年度),项目所在地仙居县城区的环境空气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 、 O3)环境质量现状情况见下表。
表 5.3-1 仙居县城区大气环境常规监测结果
年份 | 污染物 | 年评价指标 | 现状浓度/ (μg/m3) | 标准值/ (μg/m3) | 占标率 /% | 达标情况 |
2022 年 | PM2.5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22 | 35 | 63 | 达标 |
第 95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 48 | 75 | 64 | 达标 | ||
PM10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35 | 70 | 50 | 达标 | |
第 95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 70 | 150 | 47 | 达标 | ||
NO2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15 | 40 | 38 | 达标 | |
第 98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 35 | 80 | 44 | 达标 | ||
SO2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5 | 60 | 8 | 达标 | |
第 98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 7 | 150 | 5 | 达标 | ||
CO | 年平均质量浓度 | 600 | / | / | / | |
第 95 百分位数日平均质量浓度 | 800 | 4000 | 20 | 达标 | ||
O3 | 日最大 8 小时平均浓度 | 76 | / | / | / | |
第 90 百分位数 8 小时平均浓度 | 103 | 160 | 64 | 达标 |
从监测结果来看,项目所在的仙居县 2022 年环境空气质量均能满足二类功能区的 要求,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二、特殊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区域特殊项目大气环境质量,引用《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总体规 划(2020—2035 年)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数据。
1. 监测点位:杨府村 1 个点位,点位示意图见附图。
2. 监测项目:非甲烷总烃、氨、臭气浓度
3. 采样时间:2022 年 4 月 9 日~4 月 15 日连续七天
监测频率为每天四次(时均值监测时间为 2:00、8:00 、14:00、20:00,日均值连续监 测,)
4. 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 5.3-2 大气特殊项监测结果汇总表
监测因子 | 浓度范围(mg/m³) | 居住区标准值(mg/m³) | 最大污染指数 | |
非甲烷总烃 | 小时值 | 0.64~1.54 | 2000 | 0.77 |
氨 | 小时值 | 0.01~0.05 | 0.2 | 0.25 |
臭气浓度 | <10 | / | / |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拟建地非甲烷总烃的一次值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详解》中相关说明的相关限值,氨小时值浓度低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 境》(HJ 2.2-2018)附录 D 中的质量浓度参考限值,臭气浓度低于厂界标准(20)。
本次项目在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内实施,声环境质量现状参考浙江科 达检测有限公司 2024 年 1 月份和 2 月份在此监测结果,监测点位见图 5.4-1。
表 5.4-1 项目厂界噪声监测值
监测点位 | 昼间 LeqdB(A) | 夜间 LeqdB(A) | |||
测量时间 | 测量值 | 测量时间 | 测量值 | ||
1# | 厂界北侧 | 10:12 | 57 | 22:54 | 39 |
2# | 厂界东侧 | 09:33 | 51 | 22:22 | 36 |
3# | 厂界南侧 | 09:53 | 53 | 22:39 | 37 |
4# | 厂界西侧 | 10:04 | 55 | 22:47 | 38 |
断桥上宅村 (距厂界 69m) | 一楼 | 12:32 | 54 | 22:09 | 44 |
二楼 | 12:33 | 53 | 22:09 | 44 | |
三楼 | 12:33 | 49 | 22:09 | 43 | |
四楼 | 12:33 | 48 | 22:09 | 43 |
监测结果显示,厂界昼间噪声为 51~57dB(A),夜间噪声为 36~39dB(A) ,其中厂界 东侧和北侧昼夜噪声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 4a 类标准要求, 另外两侧昼夜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的 3 类标准要求。 噪声敏感点断桥上宅村监测点的监测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功能 区要求。
断桥上宅村敏感点
351 国道
4#
1# |
3# |
2#
图 5.4-1 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示意图
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参考浙江科达检测有限公司 2024 年 1 月在区域内的取样监 测报告。监测内容包括土壤环境质量和土壤理化性质。
1. 土壤环境质量
(1)监测点位
该检测报告监测布点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中的要求进 行,共设置 5 个柱状土点位 6 个表层土点位,各测点各取样一次。各测点基本情况见表 5.5-1,具体位置见附图。
(2)监测因子
A、建设用地(监测点位包括 XH-Z1~ XH-Z5、XH-B1~ XH -B3、XH -B5、XH -B6)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设 45 个基础监测项目
B、农用地(监测点位包括 XH -B4)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设 9 个基础监测项目和 1 个特征因子监测项。(9 个基础项:pH 值、镉、汞、砷、铅、铬、 铜、锌、镍)
表 5.5-1 土壤现状质量监测点位情况
点位 | 取样类型 | 监测因子 | 备注 |
XH-Z1、XH-Z5 | 柱状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厂区内绿化地块 |
XH-Z2 | 柱状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污水站附近 |
XH-Z3 | 柱状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现有生产车间附近 |
XH-Z4 | 柱状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现有危废贮存库附近 |
XH-B1 | 表层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现有公用工程用房附近 |
XH-B2 | 表层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现有空白地块 |
XH-B3 | 表层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厂界北侧附近居民住宅附近 |
XH-B4 | 表层样 | pH 以及农用地 8 项基本因子 | 厂区东侧农用旱地 |
XH-B5 | 表层样 | 建设用地 45 项基本因子 | 厂界南侧建设用地 |
XH-B6 | 表层样 | 建设用地挥发性有机物(27 项) | 厂界西侧建设用地 |
(3)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 5.5-2。
表 5.5-2a 土壤监测¬结果——柱状样 单位:mg/kg
监测因子 | XH-Z1 | XH-Z2 | XH-Z3 | XH-Z4 | XH-Z5 | ||||||||||
0~0.5m | 0.5~1.5m | 1.5~3.0m | 0~0.5m | 0.5~1.5m | 1.5~3.0m | 0~0.5m | 0.5~1.5m | 1.5~3.0m | 0~0.5m | 0.5~1.5m | 1.5~3.0m | 0~0.5m | 0.5~1.5m | 1.5~3.0m | |
六价铬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0.5 |
砷 | 18.4 | 19.0 | 18.9 | 19.4 | 20.3 | 19.7 | 18.4 | 18.5 | 18.2 | 16.2 | 15.6 | 15.7 | 17.9 | 18.5 | 18.4 |
汞 | 0.088 | 0.084 | 0.087 | 0.086 | 0.086 | 0.090 | 0.094 | 0.096 | 0.094 | 0.092 | 0.092 | 0.094 | 0.095 | 0.101 | 0.094 |
镉 | 0.062 | 0.075 | 0.087 | 0.048 | 0.052 | 0.058 | 0.074 | 0.065 | 0.070 | 0.061 | 0.070 | 0.101 | 0.071 | 0.079 | 0.081 |
铅 | 29.6 | 25.0 | 25.0 | 24.6 | 31.9 | 35.6 | 24.4 | 21.8 | 22.9 | 18.2 | 19.3 | 26.6 | 20.0 | 19.5 | 21.5 |
铜 | 46 | 46 | 46 | 33 | 33 | 32 | 34 | 34 | 32 | 33 | 33 | 33 | 33 | 32 | 32 |
镍 | 48 | 50 | 49 | 51 | 47 | 47 | 50 | 47 | 49 | 52 | 47 | 51 | 48 | 49 | 47 |
氯甲烷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氯乙烯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二氯甲烷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1-二氯乙烯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1.0×10-3 |
反式-1,2-二氯乙烯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1-二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顺式-1,2-二氯乙烯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氯仿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三氯乙烷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四氯化碳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苯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9×10-3 |
1,2-二氯乙烷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三氯乙烯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二氯丙烷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甲苯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1,2-三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四氯乙烯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1.4×10-3 |
氯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乙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1,1,2-四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间,对-二甲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邻-二甲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苯乙烯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10-3 |
1,1,2,2-四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3-三氯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2×10-3 |
1,4-二氯苯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2-二氯苯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2-氯酚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0.06 |
硝基苯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苯胺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0.20 |
萘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0.09 |
苯并[a]蒽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苯并[a]芘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苯并[b]荧蒽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0.2 |
二苯并[a,h]蒽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茚并[1,2,3-cd]芘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䓛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苯并[k]荧蒽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0.1 |
表 5.5-2b 土壤监测¬结果——表层样 单位:mg/kg
监测因子 | XH-B1 | XH-B2 | XH-B3 | XH-B4 | XH-B5 | XH-B6 |
六价铬 | <0.5 | <0.5 | <0.5 | - | <0.5 | - |
砷 | 3.50 | 2.85 | 2.56 | 6.96 | 17.9 | - |
汞 | 0.114 | 0.131 | 0.125 | 0.101 | 0.169 | - |
镉 | 0.089 | 0.083 | 0.091 | 0.044 | 0.085 | - |
铅 | 17.4 | 18.6 | 17.6 | 43.4 | 22.3 | - |
铜 | 23 | 24 | 23 | 10 | 21 | - |
镍 | 3 | 4 | <3 | 6 | 4 | - |
锌 | - | - | - | 106 | - | - |
铬 | - | - | - | 52 | - | - |
pH 值(无量纲) | -- | -- | -- | 7.65 | -- | -- |
氯甲烷 | <1.0×10-3 | <1.0×10-3 | <1.0×10-3 | - | <1.0×10-3 | <1.0×10-3 |
氯乙烯 | <1.0×10-3 | <1.0×10-3 | <1.0×10-3 | - | <1.0×10-3 | <1.0×10-3 |
二氯甲烷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5×10-3 |
1,1-二氯乙烯 | <1.0×10-3 | <1.0×10-3 | <1.0×10-3 | - | <1.0×10-3 | <1.0×10-3 |
反式-1,2-二氯乙烯 | <1.4×10-3 | <1.4×10-3 | <1.4×10-3 | - | <1.4×10-3 | <1.4×10-3 |
1,1-二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顺式-1,2-二氯乙烯 | <1.3×10-3 | <1.3×10-3 | <1.3×10-3 | - | <1.3×10-3 | <1.3×10-3 |
氯仿 | <1.1×10-3 | <1.1×10-3 | <1.1×10-3 | - | <1.1×10-3 | <1.1×10-3 |
1,1,1-三氯乙烷 | <1.3×10-3 | <1.3×10-3 | <1.3×10-3 | - | <1.3×10-3 | <1.3×10-3 |
四氯化碳 | <1.3×10-3 | <1.3×10-3 | <1.3×10-3 | - | <1.3×10-3 | <1.3×10-3 |
苯 | <1.9×10-3 | <1.9×10-3 | <1.9×10-3 | - | <1.9×10-3 | <1.9×10-3 |
1,2-二氯乙烷 | <1.3×10-3 | <1.3×10-3 | <1.3×10-3 | - | <1.3×10-3 | <1.3×10-3 |
三氯乙烯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1,2-二氯丙烷 | <1.1×10-3 | <1.1×10-3 | <1.1×10-3 | - | <1.1×10-3 | <1.1×10-3 |
甲苯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3×10-3 |
1,1,2-三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四氯乙烯 | <1.4×10-3 | <1.4×10-3 | <1.4×10-3 | - | <1.4×10-3 | <1.4×10-3 |
氯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乙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1,1,1,2-四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间,对-二甲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邻-二甲苯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苯乙烯 | <1.1×10-3 | <1.1×10-3 | <1.1×10-3 | - | <1.1×10-3 | <1.1×10-3 |
1,1,2,2-四氯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1,2,3-三氯丙烷 | <1.2×10-3 | <1.2×10-3 | <1.2×10-3 | - | <1.2×10-3 | <1.2×10-3 |
1,4-二氯苯 | <1.5×10-3 | <1.5×10-3 | <1.5×10-3 | - | <1.5×10-3 | <1.5×10-3 |
1,2-二氯苯 | <1.5×10-3 | <1.5×10-3 | <1.5×10-3 | - | <1.5×10-3 | <1.5×10-3 |
2-氯酚 | <0.06 | <0.06 | <0.06 | - | <0.06 | - |
硝基苯 | <0.09 | <0.09 | <0.09 | - | <0.09 | - |
苯胺 | <0.20 | <0.20 | <0.20 | - | <0.20 | - |
萘 | <0.09 | <0.09 | <0.09 | - | <0.09 | - |
苯并[a]蒽 | <0.1 | <0.1 | <0.1 | - | <0.1 | - |
苯并[a]芘 | <0.1 | <0.1 | <0.1 | - | <0.1 | - |
苯并[b]荧蒽 | <0.2 | <0.2 | <0.2 | - | <0.2 | - |
二苯并[a,h]蒽 | <0.1 | <0.1 | <0.1 | - | <0.1 | - |
茚并[1,2,3-cd]芘 | <0.1 | <0.1 | <0.1 | - | <0.1 | - |
䓛 | <0.1 | <0.1 | <0.1 | - | <0.1 | - |
苯并[k]荧蒽 | <0.1 | <0.1 | <0.1 | - | <0.1 | - |
从监测结果看,测点 XH-B3 的监测值低于 GB36600-2018 中第一类工业用地土壤污 染风险筛选值,测点 XH-Z1~ XH-Z5 、XH-B1 、XH-B2 、XH-B5 、XH-B6 的监测值低于 GB36600-2018 中第二类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测点 XH-B4 的监测值低于 GB 15618-2018 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2. 土壤理化特性
(1)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理化性质调查具体数值见表 5.5-3。
表 5.5-3 土壤理化性质调查结果
点号 | XH-Z1 | |
时间 | 2024 年 1 月 22 日 | |
经度 | 北纬: 28°52′52.109″ | |
纬度 | 东经: 120°48′29.143″ | |
层次 | 表层 | |
现场记录 | 颜色 | 褐色 |
结构 | 柱状 | |
质地 | 粉土 | |
砂砾含量 | 26.9 | |
其他异物 | 无 | |
实验室测定 | pH 值 | 7.57 |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 14.2 | |
氧化还原电位( mv) | 132 | |
饱和导水率/(cm/s) | 1.22×10-3 | |
土壤容重/(kg/m3) | 1.13×103 | |
孔隙度(%) | 25.7 |
(2)土壤剖面调查表
表 5.5-4 土壤剖面调查
点号 | 景观照片 | 土壤剖面图 | 层次 |
XH- Z1 | 0~0.5m:素填土 、潮、杂色、无 异味、碎石含量 33%、无异物 | ||
0.5~1.5m:素填 土、潮、杂色、 无异味、碎石含 量 29%、无异物 | |||
1.5~3.0m:素填 土、潮、杂色、 无异味、碎石含 量 18%、无异物 |
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块的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引进的主导产业为医药化工企业, 另外,还有贵金属、涂料等行业, 本项目周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医药化工企业。现 有企业情况统计见下表。
表 5.6-1 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现有主要企业概况汇总
企业名称 | 相对 方位 | 与二厂 区距离 (m) | 主要产品类型 | 建设情况 | 主要污染物 | ||
废水量 (万 t/a) | VOCs 排 放量 (t/a) | ||||||
浙江司太立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 | A 厂区 | 东南 | 45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正常生产 | 61.362 | 62.775 |
B 厂区 | 西南 | 125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在建 | 4.615 | 0.674 | |
C 厂区 | 东南 | 55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在建 | 57.723 | 45.641 | |
仙琚制药股份有 限公司 | 原料药厂区 | 西南 | 125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正常生产 | 68.500 | 26.83 |
制剂厂区 | 西南 | 250 | 化学药品制剂 | 正常生产 | 24.053 | 3.39 | |
浙江仙居君业药 业有限公司 | 一厂区 | 南 | 49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正常生产 | 32.62 | 75.422 |
二厂区 | 西 | 相邻 | |||||
台州市源众药业有限公司 | 西南 | 400 | 化学原料药、精细化学品 | 正常生产 | 10.278 | 10.81 | |
浙江神洲药业有限公司 | 西南 | 1000 | 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正常生产 | 52.757 | 92.306 | |
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 | 900 | 相转移催化剂、新材料催化剂 | 正常生产 | 26.935 | 25.557 | |
浙江清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 | 550 | 化学原料药、精细化学品、高 分子材料 | 正常生产 | 13.460 | 10.85 | |
浙江醇新药业有限公司 (原浙江东晖药业有限公司) | 南 | 80 | 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在建 | 8.559 | 19.886 | |
仙居县联明化工有限公司 | 南 | 400 | 废溶剂回收处理、油漆稀释剂 复配 | 正常生产 | 8.660 | 20.481 | |
浙江联明金属有限公司 | 南 | 300 | 贵金属及其相关产品 | 正常生产 | 6.887 | / | |
仙居永固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 | 1000 | 橡胶制品 | 正常生产 | 0.336 | 0.033 | |
仙居县鸿润涂料有限公司 | 南 | 420 | 涂料 | 正常生产 | 0.108 | 14.03 | |
浙江仙通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 西 | 540 | 汽车密封条 | 正常生产 | 4.698 | 9.944 | |
仙居县现代热力有限公司 | 南 | 710 | 供热 | 正常运行 | 10.91 | / | |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 | 东南 | 110 | 污水处理 | 正常运行 | 2920 | / | |
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南 | 650 | 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正常运行 | 26.573 | 7.972 | |
浙江晟创制药有限公司 | 西南 | 1750 | 化学原料药及制剂 | 在建 | 24.092 | 26.757 | |
浙江鸿燕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 | 850 | 含铬废物综合利用 | 在建 | 6.923 | / | |
浙江骥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西南 | 1600 | 感光树脂、IPBC | 在建 | 2.120 | 0.014 | |
浙江丰安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 | 1400 | “辅酶 16”口服液及其原料药 | 在建 | 10.793 | 0.785 | |
浙江天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西南 | 1750 | 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其中间体 | 在建 | 11.877 | 4.853 | |
浙江健立化学有限公司 | 西南 | 2000 | 新能源材料制造 | 在建 | 30.131 | 18.370 |
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项目在馨海生物现有已建车间内实施,施工期主要为生产设备的安装,因而施 工期对环境影响较小,本次环评不做具体分析。
6.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
6.2.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废水经厂区内废水站集中处理达相应标准后纳管排入园区污水厂进行二级 处理,最终排入永安溪。
根据文本第六章节对废水污染防治分析,项目废水各特征因子均能达到进管要求。 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水能够处理达进管要求后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废水近 期排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 8 万吨,目前实际日处理量 约为 5 万吨,可接收容纳本项目废水;项目废水远期排入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其设 计医化废水处理量为 1.4 万 t/d,目前实际医化废水量约 1.125 万 t/d,尚有余量接收本项 目废水(本项目水量约 46.23t/d)。综合看,本项目废水经处理达纳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 水厂,其水量和水质均可达到污水厂运行相关要求,可实现废水最终达标排放。污水厂 规划规模内的排水对纳污水体永安溪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综上,本项目废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6.2.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 预测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预测范围与调查评价 范围一致。本项目针对评估价范围内淤泥质黏土孔隙潜水进行预测。
2. 预测时段
本次预测时段包括污染发生后 10d 、60d 、100d 、500d 、1000d 、1270d 、1500d。
3. 情景设置
本项目对地下水产生污染的途径主要是渗透污染。渗透污染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普 遍和主要方式。对于本项目来说, 主要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项目产生的污水排入
周边水体中,再渗入补给含水层中;二是固体废物的渗滤液或经雨水产生的淋滤液渗入 地下水中。
本项目生产废水经厂区内污水站处理达标纳管至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不直接排 入附近水体,由此不会因补给地下水造成影响;项目危险废物的贮存按照《危险废物贮 存污染控制标准》执行,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场所满足防渗漏、防雨淋、防扬尘等环 境保护要求,也不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因此正常工况下,项目工艺设备和地下水各环保设施均可达到设计要求条件,防渗 系统完好,不会有污水的泄漏情况发生,也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污水运输及处理环节的措施由于系统老化、腐蚀等原因不能正常运行或者保护措施 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能会发生污水泄漏事故,造成废水渗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公司废水站水池将地上式,池中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废水可经破损口进入地下水 中。本项目预测废水处理站水池因破损泄漏之后污染物在黏土孔隙潜水含水层的扩散情 况。
4. 预测因子
根据工程分析,产品车间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以及清洗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 COD、 氨氮。预测时需将 COD 转化为高锰酸盐指数。根据类似工程经验,一般可按 CODCr:
CODMn 为 4:1 的比例进行换算。
废水中主要因子进行标准指数法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6.2.2-1 污染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结果
气浮沉淀池中 污染因子 | 污染物浓度(参考气浮沉淀池污染 因子设计进水浓度)(mg/L) | 标准 (mg/L) | 标准指数法计算 结果 | 排序 |
CODMn | 3150 | 3 | 1050 | 1 |
氨氮 | 348.2 | 0.5 | 696.4 | 2 |
注:CODMn 参考综合调节池污染因子设计进水浓度,氨氮按照平均进水浓度计。
根据上表本项目选取以高锰酸盐指数为预测因子。本预测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Ⅲ类标准,将 CODMn 贡献值超过 3mg/L 的范围定为影响范围。
5. 预测模型概化及参数选取
(1)预测模型概化
评测场地周边条件较简单。场区所处地貌单元为海积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埋深浅, 雨季地下水接近地表,地下水位平缓,水力坡度小,最大水力坡度 I=1.28%,水文地质 条件较简单。若废水泄漏下渗, 地下水位上升不大,水力坡度改变较小,总之污染物的 排放对地下水流场没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有效孔隙度等含水层
基本参数改变。
场区内地下水呈一维流动,地下水位动态稳定,因此污染物在浅层含水层中的迁移, 可概化为瞬时注入示踪剂(平面瞬时点源)的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动力弥散问题,当取 平行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时,则污染物浓度分布模型如下:
式中:
x,y: 计算点处的位置坐标; t: 时间,d;
C(x,y ,t) : t 时刻点x ,y 处的示踪剂浓度,g/L; M: 含水层的厚度,m;
mM: 瞬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 u : 水流速度,m/d;
n : 有效孔隙度,无量纲;
DL : 纵向x 方向的弥散系数,m2/d; DT: 横向y 方向的弥散系数,m2/d; π: 圆周率。
将上述所用模型转换形式后可得: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废污水排放量一定、排放时间一定时,同一浓度等值线为一椭 圆。本预测以 x 方向为椭圆的长轴,预测x 方向上污染物最大的影响距离及其对应的时 间。
同时,本预测考虑 COD 在扩散过程中的降解,降解速率取常数值,计算公式为: Ct=C0 EXP(-K t)。由于项目场地内的地下水与地表水水文联系密切,本报告中 K 的按 地表水一般降解系数的一半取值,即 K=0.0045/d。
(2)模型参数的选取
1)瞬时注入的示踪剂质量 mM 计算
本项目厂内拟建的气浮池的底面积约为 8.3m² , 气浮沉淀池中的平均 CODMn 浓度为 1050mg/L(根据设计进水 CODCr 浓度并换算为 CODMn)。假设气浮沉淀池底部发生破裂, 并在 10 天后发现,其泄漏速率按相关设计规范 GB 50141-2008 中(9.2.6 条)准许泄漏 量(2L/(m².d))的 100 倍计算,则污水的泄漏量为:
2L/(m².d)×8.3m²×10d×100=16.6m³
CODMn 总量为:16.6m³×1050mg/L=17.43kg
2)计算公式中黏土层参数选取根据现有资料、现场水文试验及室内试验获得, 具体 如表 6.2.2-2 示。
表 6.2.2-2 场地水文地质参数表
指标 | 黏土层取值 |
含水层厚度 | 5 |
水流速度 | 2.18×10-5 |
有效孔隙度 | 0.506 |
纵向弥散系数 | 0.00153 |
横向弥散系数 | 0.000153 |
相关指标取值情况说明如下:
①含水层厚度取值根据地质勘查资料;
②黏土层数值则来自于现场取样实测;
③黏土层取值则来自于室内弥散试验;横向弥散系数则根据经验公式DT/DL=0.1换 算而得;
④根据现场抽水试验,测得黏土层的渗透系数为 8.64×10-4m/d。根据场区内最大水 力坡度为 1.28%。根据 V=KI 计算得场区内地下水渗透速率,再按 u=V/n 计算得水流速 度。
(3)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
将确定的参数代入模型中,可求得含水层不同位置,不同时刻的污染因子分布情况。 本项目污染因子 CODMn 在黏土层中的扩散分布情况见表 6.2.2-3。
表 6.2.2-3 黏土层污染物扩散解析计算结果
时间(d) 中心点(x ,0) | 10d | 60 | 100 | 500 | 1000d | 1270d | 1500d |
0.5 | 1050 | 1050 | 1050 | 220.898 | 12.126 | 2.858 | 0.864 |
1 | 0.009 | 953.318 | 1050 | 173.498 | 10.766 | 2.604 | 0.799 |
1.5 | 0.000 | 31.797 | 184.846 | 115.727 | 8.808 | 2.225 | 0.700 |
2 | 0.000 | 0.272 | 10.629 | 65.555 | 6.641 | 1.783 | 0.580 |
2.5 | 0.000 | 0.001 | 0.270 | 31.537 | 4.615 | 1.340 | 0.456 |
C(mg/L) |
1200 |
1000 |
800 |
600 |
400 |
200 |
0 |
3 | 0.000 | 0.000 | 0.003 | 12.885 | 2.955 | 0.944 | 0.339 |
3.5 | 0.000 | 0.000 | 0.000 | 4.471 | 1.744 | 0.623 | 0.239 |
4 | 0.000 | 0.000 | 0.000 | 1.317 | 0.948 | 0.386 | 0.159 |
5 | 0.000 | 0.000 | 0.000 | 0.070 | 0.219 | 0.122 | 0.060 |
|
0 1 2 3 4 5
D(m)
C(mg/L) |
12 |
10 |
8 |
6 |
4 |
2 |
0 |
| |||||||||||||
0 1 2 3 4 5
D(m)
图 6.2.2-1 黏土层污染物扩散解析结算成果图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气浮池泄漏 10 天后被发现的情况下,黏土层中的 CODMn 最大浓度出现下泄漏点附近,影响范围随着时间增长而扩大,500 天扩散到 3.5m 以上; 可降解污染物 CODMn 在 1270 天后降解至标准值之下,污染距离未超过 4 米。综合看, 本项目在及时发现污染并采取阶段措施后,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不大,污染可控。但企业 必须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措施,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做好厂内的地 面硬化、防渗并加强维护, 特别是对污水站各单元、危废贮存库、事故应急池、危化品 库和生产装置区的地面防渗工作,则对地下水环境不大。
6.2.3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一、预测因子确定
根据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结果(具体见本报告第 2.3.1 章节中表 2.3-4~5), 本报告选取推荐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氨气作为预测因子。
二、预测周期、预测范围、气象数据
本项目选取 2022 年为评价基准年,以 2022 年整年作为预测周期。
根据估算模式 AERSCREEN 计算结果,确定预测范围同评价范围一致,即:以厂区 厂址为中心区域,边长为 5km 的矩形。
气象数据采用由台州市气象台提供的 2022 年全年气象观测数据,观测站点位于台 州市仙居县城区,具体坐标、海拔等参数见表 6.2.3-1,探空模拟数据基本信息见表 6.2.3- 2。
表 6.2.3-1 观测气象数据信息
气象站名 称 | 气象站 编号 | 气象站等级 | 气象站坐标/m | 相对距离 /km | 海拔高度 /m | 数据年份 | 气象要素 | |
X | Y | |||||||
仙居 | 58652 | 基本站 | 120.717 | 18.867 | 7 | 83 | 2022 | 风速、风 向、温度等 |
表 6.2.3-2 模拟气象数据信息
模拟点坐标 | 相对距离 /km | 数据年份 | 气象要素 | 模拟方式 | |
经度 | 维度 | ||||
120.81 | 28.95 | 8.3 | 2022 | 风、气压、温度等 | WRF-ARW |
三、预测模式及预测结果
1. 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空气评价等级判定(判定过程见 2.3.1 章节),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一级, 大气预测采用导则推荐的 AERMOD(AMS/EPA REGULATORY MODEL)模型进行预测 计算。AERMOD 模型是由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始联合美国气象学会组建法规模式改 善委员会在工业复合源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稳定状态烟羽模型,它以扩散统计 理论为出发点,假设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在一定范围内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高斯扩散公式 建立起来的模型,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出的污染物在 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 杂地形。
2. 预测源强的确定
预测过程考虑本项目的有组织和无组织废气叠加以及区域浓度背景值叠加。同时考 虑公司及周围企业的在建同种废气污染源排放的叠加。
从调查看,周边浙江醇新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司太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有在建项目 排放同类污染物。
本项目及周边同类在建污染源各废气点源参数汇总见表 6.2.3-3,周边同类在建污染 源废气矩形、多边形面源参数汇总见表 6.2.3-4。
图 6.2.3-1 周边涉及同类在建污染源企业分布情况
表 6.2.3-3 本项目及周边同类在建污染源点源参数清单
编号 | 名称 | 排气筒底部中心坐标 | 排气筒底 部海拔高 度(m) | 排气筒 高度 (m) | 排气筒 出口内 径(m) | 烟气流速 (m/s) | 烟气温度 (℃) | 年排放小 时数(h) | 排放工况 | 污染物排放速率(kg/h) | |
X 坐标(m) | Y 坐标(m) | 氨气 | |||||||||
1 | DA001 | 285691.4 | 3197046.9 | 32.05 | 25 | 0.7 | 7.22 | 25 | 7200 | 正常 | 0.041 |
2 | 醇新药业低浓废气 | 285689.2 | 3196962.6 | 32.72 | 15 | 0.65 | 12.56 | 25 | 7200 | 正常 | 0.045 |
3 | 司太立 RTO | 286340.4 | 3196971.9 | 39.5 | 25 | 1.1 | 11.69 | 40 | 7920 | 正常 | 0.072 |
表 6.2.3-4 本项目污染源矩形面源参数清单
编号 | 名称 | 面源起点坐标 | 面源海拔 高度 (m) | 面源长度 (m) | 面源宽度 (m) | 与正北方 夹角 ( °) | 面源有效排 放高度 (m) | 年排放小 时数(h) | 排放工 况 | 污染物排放速率 (kg/h) | |
X 坐标(m) | Y 坐标(m) | 氨气 | |||||||||
1 | 车间 | 285701.5 | 3197178.7 | 32.32 | 16.69 | 84.76 | 90 | 4 | 7200 | 正常 | 0.068 |
根据监测结果,预测因子背景浓度取值情况汇总见下表。
表 6.2.3-5 预测因子背景浓度取值汇总
因子名称 | 1h 平均 | 日均 | 年平均 |
氨气 (μg/m3) | 0.05 | / | / |
3. 预测和评价内容
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达标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2-2018),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内容如下:
表 6.2.3-6 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内容
污染源 | 污染源排放形式 | 预测内容 | 评价内容 |
新增污染源 | 正常排放 | 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 | 最大浓度占标率 |
新增污染源+其 他在建、拟建 污染源 | 正常排放 | 短期浓度 长期浓度 | 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后的短期浓度达标情 况;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后的保证率日平 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的占标率 |
新增污染源 | 非正常排放 | 1h 平均质量浓度 | 最大浓度占标率 |
4. 正常排放预测结果及评价
(1)本项目预测结果及评价
根据逐日逐时气象资料预测结果,预测范围内氨气的影响浓度分布情况见表 6.2.3- 7,其对应的浓度分布图见图 6.2.3-2。
表 6.2.3-7 本项目贡献质量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 | 预测点 | 平均时段 | 最大贡献值 (µg/m3) | 出现时间 |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
氨气 | 最大浓度落地点 | 1h | 146.12 | 22040507 | 73.06 | 达标 |
断桥上宅村 | 1h | 58.74 | 22122121 | 29.37 | 达标 | |
断桥下宅村 | 1h | 30.22 | 22011707 | 15.11 | 达标 | |
项斯村 | 1h | 19.75 | 22020222 | 9.88 | 达标 | |
上林村 | 1h | 6.78 | 22091705 | 3.39 | 达标 | |
杨府村 | 1h | 10.41 | 22121501 | 5.21 | 达标 | |
大路村 | 1h | 12.35 | 22121401 | 6.18 | 达标 | |
虎坦村 | 1h | 4.53 | 22122419 | 2.27 | 达标 | |
下张村 | 1h | 5.90 | 22122407 | 2.95 | 达标 | |
后冯村 | 1h | 3.99 | 22122907 | 2.00 | 达标 | |
湖其园村 | 1h | 3.70 | 22123102 | 1.85 | 达标 | |
张店村 | 1h | 3.93 | 22013123 | 1.97 | 达标 | |
东溪村 | 1h | 3.77 | 22021303 | 1.89 | 达标 | |
东盛村 | 1h | 3.66 | 22060324 | 1.83 | 达标 | |
玉泉村 | 1h | 3.45 | 22100302 | 1.73 | 达标 |
从预测结果看,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本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氨气)对于环境 保护目标和网格点的各时段浓度贡献值均小于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图 6.2.3-2 氨气小时贡献浓度最大值分布
图 6.2.3-3 叠加周边源强和背景值后的氨气小时浓度最大值分布
(2)叠加厂区周边在建源强后预测结果及评价
叠加周边企业相关污染物在建源强和背景浓度后,相关时段的氨气浓度值仍在环境 质量标准之内。预测结果见表 6.2.3-8,叠加后预测浓度分布图见图 6.2.3-3。
表 6.2.3-8 叠加后环境质量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 | 预测点 | 平均时段 | 贡献值 (µg/m³) | 占标 率% | 现状浓度 (µg/m³) | 叠加后浓度 (µg/m³) | 占标 率% | 达标情况 |
氨气 | 最大浓度落地点 | 1h 平均 浓度 | 146.12 | 73.06 | 50 | 196.12 | 98.06 | 达标 |
断桥上宅村 | 58.74 | 29.37 | 50 | 108.74 | 54.37 | 达标 | ||
断桥下宅村 | 30.22 | 15.11 | 50 | 80.22 | 40.11 | 达标 | ||
项斯村 | 19.75 | 9.88 | 50 | 69.75 | 34.88 | 达标 | ||
上林村 | 6.82 | 3.41 | 50 | 56.82 | 28.41 | 达标 | ||
杨府村 | 10.41 | 5.21 | 50 | 60.41 | 30.21 | 达标 | ||
大路村 | 12.35 | 6.18 | 50 | 62.35 | 31.18 | 达标 | ||
虎坦村 | 4.53 | 2.27 | 50 | 54.53 | 27.27 | 达标 | ||
下张村 | 5.90 | 2.95 | 50 | 55.9 | 27.95 | 达标 | ||
后冯村 | 4.25 | 2.13 | 50 | 54.25 | 27.13 | 达标 | ||
湖其园村 | 3.70 | 1.85 | 50 | 53.7 | 26.85 | 达标 | ||
张店村 | 4.39 | 2.20 | 50 | 54.39 | 27.20 | 达标 | ||
东溪村 | 3.77 | 1.89 | 50 | 53.77 | 26.89 | 达标 | ||
东盛村 | 4.19 | 2.10 | 50 | 54.19 | 27.10 | 达标 | ||
玉泉村 | 4.28 | 2.14 | 50 | 54.28 | 27.14 | 达标 |
5. 非正常排放预测结果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非正常工况废气主要为生产时由于废气处理装置故障出现停 车时的非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放参数如下:
表 6.2.3-10 非正常排放参数表
污染源 | 非正常 排放原因 | 主要污染物 | 非正常排放浓 度(μg/m3) | 非正常排放 速率 (kg/h) | 单次持续时 间(h) | 年发生频 次(次) | 应对措施 |
排气筒 | 设施故障 | 氨气 | 40061 | 0.397 | 2 | 1~2 | 紧急维修 |
表 6.2.3-11 给出了非正常排放时,氨气废气对周边及各敏感点环境空气 1 小时最大 浓度贡献值的预测结果。
表 6.2.3-11 非正常排放时废气浓度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 | 预测点 | 平均时段 | 最大贡献值 (µg/m3) | 出现时间 |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
氨气 | 最大浓度落地点 | 1h | 517.64 | 22092222 | 258.82 | 超标 |
断桥上宅村 | 1h | 93.65 | 22062019 | 46.83 | 达标 | |
断桥下宅村 | 1h | 59.81 | 22080103 | 29.91 | 达标 | |
项斯村 | 1h | 63.84 | 22080322 | 31.92 | 达标 | |
上林村 | 1h | 26.69 | 22081803 | 13.35 | 达标 | |
杨府村 | 1h | 50.98 | 22070606 | 25.49 | 达标 | |
大路村 | 1h | 37.45 | 22081802 | 18.73 | 达标 | |
虎坦村 | 1h | 21.03 | 22072003 | 10.52 | 达标 | |
下张村 | 1h | 28.59 | 22072106 | 14.30 | 达标 | |
后冯村 | 1h | 29.20 | 22082505 | 14.60 | 达标 | |
湖其园村 | 1h | 20.21 | 22090106 | 10.11 | 达标 | |
张店村 | 1h | 30.63 | 22080503 | 15.32 | 达标 | |
东溪村 | 1h | 21.30 | 22070302 | 10.65 | 达标 |
东盛村 | 1h | 34.89 | 22060324 | 17.45 | 达标 | |
玉泉村 | 1h | 30.01 | 22073003 | 15.01 | 达标 |
从以上预测结果可知,在废气处理设施因故障出现停车非正常排放时,氨气废气对 区域 1 小时最大浓度贡献值超过居住区标准,对敏感点最大浓度贡献值最大为正常排放 时 9.5 倍。因此,企业要加强废气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 运行。
6. 恶臭废气影响分析
根据分析,本项目恶臭污染源主要为:
(1)发酵及消毒废气:本次项目发酵尾气是主要恶臭气体之一。发酵生产过程中需 要不断向发酵罐(种子罐)鼓入新鲜空气,同时不断有菌体的呼吸代谢废气经发酵尾气 排出发酵罐。本项目发酵尾气以及消毒废气经过“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装置处理 达标后排放。本项目选取区域同类型企业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进行类比,本项目 与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现有产品具有相似的原辅料材料、工艺流程和废气处理工 艺,浙江仙居君业药业有限公司排气筒臭气浓度最高为 724,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中臭气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限制 2000 的标准;厂界无组织废气臭气浓 度最高浓度为 16。因此从类比来看,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排气筒和厂界达标。
(2)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调节池、污泥处理单元等散 发的恶臭气体(含有一定量的 H2 S 和氨)。
(3)固废堆场废气:固废堆场易造成恶臭影响,尤其在夏季,因此需要及时清运、 处理。
本项目主要从生产工艺选择、设备选型、日常管理、采取控制和治理技术入手, 选 择先进的设备和管阀件,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密闭性;对厂区内的污水处理站的废气 进行收集,固废储存于密闭的容器内,堆场内安装集气装置。经过收集的各类恶臭废气 纳入废气设施处理后排放。
项目生产规模不大,废气发生量相对较小,预计在对各类恶臭废气进行收集处理后, 在正常工况下本项目产生的恶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7. 大气防护距离计算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种无组织废气,为保护人群健康,减少正常条件下大气 污染物对居住区的环境影响,在项目厂界以外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导则(HJ- 2.2-2018)规定,本次环评对全厂废气正常排放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进行预测计算。
根据预测计算结果,馨海生物厂界外无须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8. 小结
本项目位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废气经有效收集、治理后:
氨气的 1 小时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在叠加周边同种污染源以及背 景浓度后:氨气对区域及敏感点的 1 小时平均影响浓度均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因此, 通过对全厂废气加强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项目废气的排放对环境影响可以接受。经预 测,本次项目不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6.2.4 声环境影响评价
1. 噪声源强
本项目主要声源主要来自设备运行,主要包括真空泵、输送泵和引风机等。 各主要 设备的噪声调查见表 6.2.4-1~2。
表 6.2.4-1 本项目噪声源强调查清单(室外声源)
序号 | 声源名称 | 型号 | 空间相对位置(m) | 声源声功率级/dB (A) | 声源控制措施 | 运行时段 | ||
X | Y | Z | ||||||
1 | 真空泵 1 | / | 33 | 143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2 | 真空泵 2 | / | 36 | 143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3 | 真空泵 3 | / | 38 | 143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4 | 风机 1 | / | 97 | 142 | 0.2 | 92.85 | 减震、消声器 | 全天 |
5 | 风机 2 | / | 9 | 21 | 0.2 | 92.85 | 减震、消声器 | 全天 |
6 | 风机 3 | / | 9 | 34 | 0.2 | 92.85 | 减震、消声器 | 全天 |
7 | 冷却塔 | / | 60 | 164 | 2 | 82.85 | 减震 | 全天 |
8 | 污水泵 1 | / | 18 | 18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9 | 污水泵 2 | / | 20 | 18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0 | 污水泵 3 | / | 69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1 | 污水泵 4 | / | 74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2 | 污水泵 5 | / | 79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3 | 污水泵 6 | / | 84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4 | 污水泵 7 | / | 89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5 | 污水泵 8 | / | 94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6 | 污水泵 9 | / | 99 | 2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7 | 污水泵 10 | / | 103 | 19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8 | 污水泵 11 | / | 103 | 14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19 | 污水泵 12 | / | 103 | 9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20 | 污水泵 13 | / | 106 | 27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21 | 污水泵 14 | / | 111 | 27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22 | 污水泵 15 | / | 116 | 27 | 0.2 | 82.85 | 减震、隔声罩 | 全天 |
表 6.2.4-2 本项目噪声源强调查清单(室内声源)
序 号 | 建筑 物名 称 | 声源名称 | 型 号 | 声源声 功率级 /dB (A) | 声源 控制 措施 | 空间相对位置 (m) | 距室 内边 界距 离/m | 室内边 界声级 /dB (A) | 运行 时段 | 建筑物 插入损 失/dB (A) | 建筑物外噪声 | |||
X | Y | Z | 声压级/ dB(A) | 建筑 物外 距离 | ||||||||||
1 | 发酵 车间 | 磁力泵 1 | / | 82.85 | 减震 | 74 | 159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2 | 磁力泵 2 | / | 82.85 | 减震 | 74 | 157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3 | 管道泵 1 | / | 82.85 | 减震 | 74 | 155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4 | 管道泵 2 | / | 82.85 | 减震 | 74 | 153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5 | 水循环泵 | / | 82.85 | 减震 | 74 | 151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6 | 离心泵 1 | / | 82.85 | 减震 | 74 | 149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7 | 离心泵 2 | / | 82.85 | 减震 | 74 | 147 | 0.2 | 2 | 76.83 | 全天 | 25 | 45.83 | 1 | |
8 | 空压机 1 | / | 92.85 | 减震 | 96 | 157 | 0.5 | 2 | 86.83 | 全天 | 25 | 55.83 | 1 | |
9 | 空压机 2 | / | 92.85 | 减震 | 97 | 150 | 0.5 | 6 | 86.83 | 全天 | 25 | 55.83 | 1 | |
10 | 变电 站 | 配电柜 | / | 97.85 | 减震 | 91 | 187 | 1 | 2 | 91.83 | 全天 | 25 | 60.83 | 1 |
图 6.2.4-1
2. 预测模式
本报告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计算模型进行影响预测。
声源分布图
声环境》(HJ2.4-2021)规定的工业噪声预测
3. 预测结果
本次预测在厂界设预测点,预测厂界噪声的贡献值最大值;同时在最近的噪声敏感 点的现状监测点处设预测点,预测声环境保护目标处的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 6.2.4-3。
表 6.2.4-3 项目噪声预测结果与表达分析表
预测点位 | 噪声现状值 /dB(A) | 噪声标准/dB (A) | 噪声贡献值 /dB(A) | 噪声预测值 /dB(A) | 较现状增量 /dB(A) | 超标和达标情 况/dB(A) |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昼间 | 夜间 | |
厂界东侧 | 56 | 48 | 70 | 55 | 47.95 | 47.38 | 56.6 | 50.7 | 0.6 | 2.7 | 达标 | 达标 |
厂界南侧 | 57 | 44 | 65 | 55 | 51.64 | 51.60 | 58.1 | 52.3 | 1.1 | 8.3 | 达标 | 达标 |
厂界西侧 | 60 | 45 | 65 | 55 | 54.40 | 54.40 | 61.1 | 54.9 | 1.1 | 9.9 | 达标 | 达标 |
厂界北侧 | 59 | 45 | 70 | 55 | 46.90 | 46.89 | 59.3 | 49.1 | 0.3 | 4.1 | 达标 | 达标 |
断桥上宅村 | 54 | 44 | 60 | 55 | 39.57 | 38.15 | 54.2 | 45.0 | 0.2 | 1.0 | 达标 | 达标 |
从影响分析情况来看,项目东厂界和北厂界噪声排放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GB12348-2008)4 类标准限值,其余厂界噪声排放能够符合《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限值。叠加现状值之后, 厂界噪声值仍在 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之内。本项目北侧的最近声环境保护目标断桥上宅村能够满 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 类标准要求。因此在采取有效综合降噪措施基础 上,本项目不会对周边声环境质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本项目实施后,企业要按照污染防治章节所提要求,对各种高噪声设备做好减震、 消声、隔声措施,能够使厂界噪声控制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限值之内。
6.2.5 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多种固体废物,除废外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外,其余均为危险固废。
一、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合理性分析
厂区拟新建一座危废贮存库(面积约25m²), 设有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 堆场内固废分类堆放。危废贮存库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 要求。综合看,危废贮存库可满足本项目危废贮存需求。
表 6.2.5-1 馨海生物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贮存场 所名称 | 危险废物名称 | 危险废 物类别 | 危险废物代 码 | 位置 | 占地面 积 | 贮存方 式 | 贮存能 力 | 贮存周 期 |
危废贮 存库 | 废水处理污泥 | HW49 | 772-006-49 | 废水站南 面 | 25m² | 袋装、 桶装 | 25 吨 | 半年 |
废渣 | HW49 | 772-006-49 | ||||||
废内包装材料 | HW49 | 900-041-49 | ||||||
废过滤膜 | HW49 | 900-041-49 | ||||||
废矿物油 | HW08 | 900-249-08 |
二、危险废物贮存、转移过程环境影响分析
1. 污染影响途径
项目危险废物在从厂区内产生环节运输到贮存场所过程中以及贮存期间,可能在厂 内运输过程中因包装破损等原因发生散落、泄漏、挥发, 若未能及时收集处置,则有可
能进入雨水系统进而污染周边地表水,或下渗进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其挥发的废 气则会导致周边大气环境受到影响。
2. 污染影响分析
(1) 项目各危险废物产生点至危险废物贮存仓库之间的转运均在厂区内完成,因此 转运路线上不涉及环境敏感点。
(2)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各类危险废物在产生点及时收集后,采用密封桶或袋进行 包装,并转运至危险废物贮存仓库;正常情况下发生危废散落、泄漏和挥发的概率不大。 厂区设置事故废水收集设施,一旦发生该类突发环境事件,通过及时收集、处置, 能够 避免污染物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及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3)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按规范设置设有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措施,能够避免 污染物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环境。
(4) 项目各类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厂外运输由有资质的运输机构负责, 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对运输沿线环境影响较小。
(5)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设置集气装置,废气收集后接入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分析,针对项目各类危险废物的转移(运输)和贮存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后, 项目危险废物贮存、转移过程对外环境的污染影响能够得到较好控制,总体上影响不大。
三、危险废物委托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
表 6.2.5-2 本项目各类固废处置方式汇总
序号 | 固废名称 | 属性 | 废物代码 | 预测年产生 量(t/a) | 利用处置方式 | 委托处置单位 | 是否符合 环保要求 |
1 | 废水处理污泥 | 危险 废物 | HW49 (772-006-49) | 20 | 综合利用/填 埋/焚烧 | 委托有资质单 位 | 符合 |
2 | 废渣 | HW49 (772-006-49) | 20.12 | 符合 | |||
3 | 废内包装材料 | HW49 (900-041-49) | 1.2 | 符合 | |||
4 | 废过滤膜 | HW49 (900-041-49) | 0.1 | 符合 | |||
5 | 废矿物油 | HW08 (900-249-08) | 0.5 | 符合 | |||
小计 | 41.92 | ||||||
6 | 废外包装材料 | 一般 固废 | SW17(900-003- S17)/(900-005-S17) | 1 | 综合利用或做 无害化处理 | 交由相关企业 单位 | 符合 |
7 | 生活垃圾 | SW61(900-002- S61)/SW64(900- 099-S64) | 15 | 清运 | 环卫所 | 符合 | |
合计 | 57.92 |
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固废管理制度。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送往仙居县危废焚烧 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作无害化处置,并遵守联单转移制度。本项目通过相应的处置, 能达到固废的无害化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四、小结
本项目共产生固废量 57.92t/a,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41.92t/a,一般固废产生量为 16t/a ,除废外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外,其余全部为危险废物。危废在厂内贮存期间,严 格按照危废贮存要求妥善保管、封存, 并做好相应场所的防渗、防漏工作。企业可通过 委托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处置等方式实现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对环境 影响不大。
6.2.6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1. 场地土壤情况调查
项目厂区土壤类型查阅“国家土壤信息服务平台”。本项目厂址中心坐标为东经 120°48' 13.09",北纬 28°53'2.84",根据查询结果,项目厂址土壤类型为红壤土。
2. 土壤环境敏感目标调查
经实地调查,厂界外延 1000m 范围内南侧、西侧、北侧有居民和农田。
3.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本项目属污染影响类项目,根据工程组成,可分为建设期、营运期两个阶段对土壤 的环境影响:
(1)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地面漫流、垂直入渗
(2)营运期环境影响识别: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垂直入渗
本项目对土壤的影响类型和途径见表 6.2.6-1,土壤环境影响识别见表 6.2.6-2。
表 6.2.6-1 本项目土壤影响类型与途径表
不同时期 | 污染影响型 | ||
大气沉降 | 地面浸流 | 垂直入渗 | |
建设期 | √ | √ | |
运营期 | √ | √ | √ |
服务期满后 | - | - | - |
表 6.2.6-2 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见表
污染源 | 工艺流程节点 | 污染途径 | 全部污染物指标 | 特征因子 | 备注 |
发酵车间 | 反应、蒸馏等 | 大气沉降 | 氨气等 | / | 间歇 |
废气处理 | 排气筒 | 大气沉降 | 氨气等 | / | 连续 |
污水处理站 | 污水处理装置 | 地面漫流 | pH 、CODCr | CODCr | 连续 |
垂直入渗 |
4.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判定结果,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要素的评价因 子见表 6.2.7-2,本项目厂区采取地面硬化,设置围堰,布设完整的排水系统,并以定期 巡查和电子监控的方式防止废水外泄,对土壤的影响概率较小,本项目对大气沉降和地 面漫流途径对土壤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对垂直入渗途径对土壤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具体如下:
地面漫流和垂直入渗:CODCr 等。
由于项目施工期主要为生产设备的安装,施工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不对施工期 土壤影响进行评价。
5. 预测评价范围、时段和预测场景设置
本项目为专用化学品制造,属于污染影响型Ⅰ类项目;全厂占地约 5.2 公顷,占地规 模属于小型;项目拟建地位于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项目拟建地周边 的土壤环境敏感程度为敏感。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 2018)的相关规定,土壤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依据导则表 5,项目土壤预测范围为本 项目厂界外扩 1000m。
项目的预测评价范围与调查评价范围一致,评价时段为项目运营期,以项目正常运 营为预测情景。
6. 土壤预测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1)大气沉降途径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本项目废气主要氨气、粉尘等, 废气经过收集处置后,排放量较少。因此, 在企业 做好废气处理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下,对废气进行有效收集处理后,在正常工况下,本项 目在大气沉降方面对于土壤环境影响可接受。
(2)垂直入渗途径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结合本项目特点,本次预测考虑最易发生的下渗污染事故的污染源,即气浮沉淀池 池体的破损作为事故情景进行预测分析。本次预测假设气浮沉淀池池体防渗破损问题在 事故发生 365d 时被发现及修复,采用一维非饱和溶质运移模型预测方法对其可能影响 到的土壤深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本次环评选取污染物 COD 浓度作为预测因子,事故 源强参数选取见下表。
表 6.2.6-4 本项目土壤垂直入渗污染影响预测源强
污染源 | COD 浓度 | 入渗方式 | 工况 | 持续时间 |
调节池废水 | 1.26mg/cm3 | 连续 | 非正常 | 365d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附录 E,采用一维 非饱和溶质运移模型进行土壤污染影响预测。
a)一维非饱和溶质垂向运移控制方程:
式中:c----污染物介质中的浓度,mg/L;
D----弥散系数,m2/d; q----渗流速率,m/d;
z----沿 Z 轴的距离,m;
t----时间变量,d;
θ----土壤含水率,%。 b)初始条件
c(z,t)=0 t=0, L≤z<0 (E.5)
c)边界条件
第一类 Dirichlet 边界条件,其中 E.6 适用于连续点源,E.7 适用于非连续点源。
c(z.6)=co t>0, z=0 (E6)
第二类 Neumann 零梯度边界。
预测采用 HYDRUS-1D 软件进行预测,该软件为美国农业部盐田实验室创建的土壤 物理模拟软件,可用于模拟与计算围观和宏观尺度上的饱和及非饱和介质中的水分运动、 溶质运移、热量传输及根系吸水的一维运动。
结合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场地土壤检测报告,本次预测将各土层概化为均 匀土质,选取土壤相关参数进行模型预测,具体见下表。
表 6.2.6-4 本项目土壤相关参数
类别 | 厚度(m) | 弥散系数 D(m2/d) | 渗透速率(m/d) | 土壤含水率(%) |
粉质粘土 | 3 | 0.00153 | 8.64×10-4 | 23.3 |
初始条件设定:根据工程分析,综合调节池进水的 CODCr 浓度为 12600mg/L。
边界条件:由于废水渗漏事故不易发现,事故的持续时间较长,上边界采用连续点 源情景,选择浓度通量边界,下边界选择零浓度梯度边界。
土壤中不同深度 COD 浓度随时间变化模拟结果如图 6.2.6-1,不同时间点 COD 浓 度随土壤深度变化模拟结果如图 6.2.6-2。根据预测结果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COD 入 渗深度逐渐加深,但可下渗深度较小。COD 进入土壤后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 递增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土壤中的浓度较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M |
100cm 200cm 300cm |
| |||||
0 2000 4000 6000 8000
Time [days]
图 6.2.6-1 土壤中不同深度 COD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65d 500d 1000d 3600d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Conc [mg/cm3]
图 6.2.6-2 不同时间 COD 的浓度随土壤深度变化情况
企业参照《石油化工工程防渗技术规范》(GB/T50934-2013)中的要求,根据场地 特性和项目特征,严格制定并落实分区防渗。对于地下及半地下工程构筑物采取重点防 渗,对于可能发生物料和污染物泄漏的地上构筑物采取一级防渗,其他区域按建筑要求
做地面处理,防渗材料应与物料或污染物相兼容,其渗透系数应小于等于 1.0×10-7cm/s 。 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和维护,一旦发生设备破损泄漏或地面防渗层破坏,应及时检修,必 要时停止生产,将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在全面落实分区防渗措施的情况下,污染物 的垂直入渗对土壤影响较小。
(3)地面漫流途径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对于地上设施,在事故情况和降雨情况下产生的废水会发生地面浸流,进一步污染 土壤。企业通过设置废水三级防控, 设置围堰拦截事故水,进入事故应急池,此过程由 各级阀门、雨水排放口等调控控制; 并在事故时结合地势,在雨水沟上方设置栅板及临 时小挡坝等措施,保证可能受污染的雨排水截留至雨水明沟,最终进入厂区内事故应急 池,全面防控事故废水和可能受污染的雨水发生地面漫流,进入土壤,在全面落实防控 措施的情况下,物料或污染物的地面漫流对土壤影响较小。
7. 土壤评价结论
本次评价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和垂直入渗三个影 响途径,分析项目运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气浮沉淀池池体防渗破损问题在事故发生 365d 时被发现及修复的情形下:COD 进入土壤后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现先递增 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土壤中的浓度较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 垂直入渗对 土壤影响较小,同时在企业做好防控和分区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地面漫流和大气沉降对 土壤的影响较小。
综上,项目运营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6.2.7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位于浙江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区域内主要为工业用地。植被 主要为绿化植被。
工业区的开发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助于耕地资源保护;绿化带和行道树的设置 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本项目施工主要为设备安装,不涉及土建施工,施工 影响程度小,不会对周边植被和动植物产生明显干扰影响。根据项目营运期对土壤环境 影响分析可知,经过处理达标排放的污染物对土壤污染因子的含量贡献有限,不会对土 壤有机物含量及周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总体上看, 只要园区加强生 态景观设计,项目对于周边陆域生态造成的影响有限。
项目的污水经处理后纳管排放,经二级处理后排放。随着“五水共治”、“污水零直排”
工作的推进,区域配套污水管网的完善,园区周边水域的地表水质是有改善作用的。项 目废水对水体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采取适当的科学管理和环保治理措施 后,污染基本可控制,工程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限度。项目废水排量在设计的 废水排放规模内,对于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因此,综合看,项目对局部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不过在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 对策措施、生态建设和保护措施的基础上,项目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
6.3.1 评价依据
一、建设项目风险源调查
环境风险调查主要包括本次项目的危险物质数量和分布情况,项目生产工艺特点等 内容。
1.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依据导则附录 B,确定本次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并且以危险物质使用情况和贮存 情况为基础,根据导则附录 C 进行危险物质存在量(如存在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年度内 最大存在量计算)与临界量比值(Q)的定量估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1 ,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 Q1 ,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t。
表 6.3.1-1 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及临界量比值(Q)
序号 | 名称 | 贮存方式 | 最大储量(t) | 临界量 | q/Q | ||
贮存量 | 在线量 | 合计 | |||||
1 | 氨水 | 气瓶 | 10 | 0.5 | 10.5 | 10 | 1.05 |
2 | NH3-N 浓度≥2000mg/L 的废液 | 桶装 | 7.5 | 0 | 7.5 | 5 | 1.5 |
3 | 次氯酸钠 | 桶装 | 1 | 0 | 1 | 5 | 0.2 |
4 | 危险废物 | 桶装/袋装 | 1 | 0 | 1 | 50 | 0.02 |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 2.77 |
从统计看,本次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 Q 为 2.77。
2. 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M)
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及生产工艺特点,按照导则附录 C 中的表 C.1 进行 M 值评估。 具有多套工艺单元的项目,对每套生产工艺分别评分并求和。本次项目 M 值评估结果 见表 6.3.1-2。
表 6.3.2-2 建设项目 M 值确定表
序号 | 评估依据 | 生产工艺 | 数量 | M 分值 |
1 | 涉及危险物质贮存、使用 | / | / | 5 |
项目 M 值合计 | / | 5 |
从评估可知项目 M 值 5,以 M4 表示。
3. 风险单元及危险物质分布
本次项目涉及的风险单元主要为生产车间、仓库、环保处理设施等, 相关具体情况 统计见本报告 6.3.3 章节风险识别部分。
二、环境风险敏感目标调查
厂区所在区域属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区,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大气环 境风险受体主要为周边的居民点。
根据调查,在项目所在地附近区域内附近无饮用水源保护区,也没有自然保护区和 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区。周边地表水主要为永安溪,属于 III 类水体功能区。项目所在地 区无地下水饮用水取水点等敏感目标。项目周边环境风险敏感调查结果见表 6.3.1-3,环 境风险敏感点分布情况见图 6.3.1-1。
图 6.3.1-1 项目环境风险敏感点分布图
表 6.3.1-3 项目环境风险敏感特征表
类别 | 环境敏感特征 | |||||
环境空气 | 序号 | 敏感目标名称 | 相对方位 | 距离/m | 属性 | 人口数 |
1 | 断桥上宅村 | 北 | 65 | 居住区 | 1356 | |
2 | 断桥下宅村 | 东北 | 330 | 居住区 | 2331 | |
3 | 岭下村 | 东北 | 3900 | 居住区 | 1000 | |
4 | 上林村 | 东北 | 970 | 居住区 | 1269 | |
5 | 大路村 | 东 | 1000 | 居住区 | 3316 | |
6 | 三亩田村 | 东 | 2800 | 居住区 | 1250 | |
7 | 虎坦村 | 东南 | 2400 | 居住区 | 1512 | |
8 | 黄梁陈村 | 东南 | 3200 | 居住区 | 3635 | |
上官村 | 东南 | 3900 | 居住区 | 2200 | ||
9 | 湖其园村 | 东南 | 2950 | 居住区 | 1045 | |
10 | 怀仁路北村 | 东南 | 4500 | 居住区 | 1280 | |
11 | 怀仁路南村 | 东南 | 4700 | 居住区 | 1100 | |
12 | 西垟村 | 东南 | 4000 | 居住区 | 1056 | |
13 | 杏村村 | 东南 | 4100 | 居住区 | 1260 | |
14 | 七合村 | 东南 | 4800 | 居住区 | 600 | |
15 | 杨砩头村 | 东南 | 4200 | 居住区 | 1764 | |
16 | 下张村 | 东南 | 1900 | 居住区 | 1870 | |
17 | 后冯村 | 东南 | 2350 | 居住区 | 1331 | |
18 | 石龙村 | 南 | 4300 | 居住区 | 2333 | |
19 | 玉泉村 | 南 | 2400 | 居住区 | 1356 | |
20 | 张店村 | 南 | 2200 | 居住区 | 3013 | |
21 | 林下村 | 南 | 2900 | 居住区 | 1181 | |
22 | 东岭下村 | 西南 | 4000 | 居住区 | 2231 | |
23 | 柴岭下村 | 西南 | 4600 | 居住区 | 1291 | |
24 | 杨府村 | 西 | 760 | 居住区 | 1206 | |
25 | 肖垟村 | 西 | 4000 | 居住区 | 934 | |
26 | 东溪村 | 西 | 2000 | 居住区 | 965 | |
27 | 东盛村 | 西北 | 2200 | 居住区 | 1629 | |
28 | 项斯村 | 西北 | 370 | 居住区 | 1231 | |
29 | 下王村 | 西北 | 3300 | 居住区 | 879 | |
30 | 岭东村 | 西北 | 4100 | 居住区 | 1500 | |
31 | 坑口村 | 西北 | 3400 | 居住区 | 1233 | |
厂区周边 5km 范围内人口数小计 | 50157 | |||||
大气环境敏感度 E 值 | E1 | |||||
地表水 | 受纳水体 | |||||
序号 | 受纳水体 | 排放点水域环境功能 | 24h 内流经范围/km | |||
1 | 永安溪 | III 类 | 其他 | |||
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 E 值 | E2 | |||||
地下水 |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E 值 | E3 |
6.3.2 风险潜势判定
一、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分级确定
根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和行业及生产工艺(M),按照表 6.3.2-1 确定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P),分别以 P1 、P2 、P3 和 P4 表示。
表 6.3.2-1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判断(P)
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 比值(Q) | 行业及生产工艺(M) | |||
M1 | M2 | M3 | M4 | |
Q≥100 | P1 | P1 | P2 | P3 |
10≤Q<100 | P1 | P2 | P3 | P4 |
1≤Q<10 | P2 | P3 | P4 | P4 |
依照 6.3.1 章节分析,本次项目的 Q 值为 2.77,M 值 5(表示为 M4)。对照表 3.3.2- 1,本次项目的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等级为 P4。
二、环境敏感程度(E)分级确定
依据导则 HJ169-2018 附录 D 进行项目环境敏感程度(E)的分级判定。
导则附录 D 中要求根据大气环境、水环境、地下水环境等三个不同环境要素进行环 境敏感程度分级判断,将环境敏感程度分成三种类型,E1 为环境高度敏感区,E2 为环 境中度敏感区,E3 为环境低度敏感区。
根据现状调查,本次项目各环境要素的风险敏感程度判定见表 6.3.2-2。
表 6.3.2-2 本次项目环境敏感度分级
环境要素 | 判定依据 | 敏感程度(E) |
大气环境 | 周边5km范围内居住人口数大于5万人 | E1 |
地表水环境 | 周边水体属 III 类功能区(F2较敏感功能区),可能事故影 响范围内不存在敏感目标(S3类敏感目标区域); | E2 |
地下水环境 | 属于地下水不敏感功能区(G3),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D2 | E3 |
三、环境风险潜势判断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 I 、II 、III 、IV/IV+级。判定依据见表 6.3.2-3。
表 6.3.2-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
环境敏感程度(E) | 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 | |||
极高危害(P1) | 高度危害(P2) | 中度危害(P3) | 轻度危害(P4) | |
环境高度敏感区(E1) | IV+ | IV | III | III |
环境中度敏感区(E2) | IV | III | III | II |
环境低度敏感区(E3) | III | III | II | I |
本次项目的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P)属于 P4,对照表 6.3.2-5,项目各环境 要素的环境风险潜势判定见表 6.3.2-4。
表 6.3.2-4 项目各环境要素环境风险潜势判定结果
环境要素 | 环境敏感程度 | 各要素环境风险潜势分级 |
大气环境 | E1 | III |
地表水环境 | E2 | II |
地下水环境 | E3 | I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 | III |
综合各环境要素风险潜势判定结果,确定本次项目环境风险潜势综合等级为III 级。
四、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依据表 6.3.2-5 确定。
表 6.3.2-5 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 IV 、IV+ | III | II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据上表,判定确定本次项目各环境要素的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如表 6.3.2-6 所示,判定 本次项目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等级为二级。
表 6.3.2-6 项目各环境要素风险评价等级判定结果
环境要素 | 大气环境 | 地表水环境 | 地下水环境 |
环境要素风险潜势 | III | II | I |
评价工作等级 | 二 | 三 | 简单分析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等级: 二级 |
6.3.3 环境风险识别
一、物质危险性识别
项目的危险废物依据导则附录 B 确定。本次项目危险物质主要分布于生产车间和贮 存场所,危险物质分布见图 6.3.3-1 ,相关物质的主要理化性质统计见表 6.3.3-1。
表 6.3.3-1 项目危险物质综合特性表
序号 | 名称 | 相对密度 | 饱和蒸汽压 (KPa) | 燃点 (℃) | 闪点 (℃) | 沸点 (℃) | 爆炸极限 (%, V/V) | |
1 | 氨水 | 0.91(水=1) | 1.59 (20℃) | - | - | - | - | |
2 | 次氯酸钠 | 1.1(水=1) | - | - | - | - | - | |
序号 | 名称 | 大鼠经口 LD50 (mg/kg) | 大鼠吸入 LC50 (mg/m3) | 危险性类别 | 危化品目录序号 | CAS 号/ | ||
1 | 氨水 | - | - | 第 8 类 腐蚀性物质 | 35 | 1336-21-6 | ||
2 | 次氯酸钠 | 8500 (小鼠经口) | - | 第 8 类 腐蚀性物质 | 166 | 7681-52-9 |
危险物质分布区域
图 6.3.3-1
厂区主要危险物质分布图
二、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
1. 生产过程的危险性分析
馨海生物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原辅料输送、混合搅拌、加热、冷却冷凝、过
滤等操作。这些环节在特定条件下, 均可能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 从而发生事 故性排放。
(1)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
本次项目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或者工人操作失误,产生易燃化学品或粉料泄漏, 并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条件下,将产生火灾或 爆炸,此类安全事故将导致反应釜、贮槽等容器中危险化学品的大量泄漏, 引起环境污 染。此外, 这些过程中散发的物质可能导致复杂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有毒的二次污 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变得更加复杂。
(2)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泄漏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危害化学品泄漏、冒罐、扩散事故,泄漏事故形式包括: 罐体、塔体破坏泄漏或冒罐泄漏;泵泄漏;阀门泄漏;管道泄漏等。
表 6.3.3-2 泄漏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序号 | 主要原因 | 具体部位 |
1 | 设备设施缺陷 | 设计不合理 |
2 | 选材不当 | |
3 | 阀门劣质,密封不良 | |
4 | 储罐管道附件缺陷 | |
5 | 施工安装问题 | |
6 | 腐蚀穿孔 | |
7 | 疲劳应力破坏 | |
8 | 检测控制失灵 | |
9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操作失误 |
10 | 违章作业 | |
11 | 疏忽大意 | |
12 | 外部条件影响 | 地震破坏 |
13 | 地基不均匀下沉 | |
14 | 其他工程施工造成管道破损 | |
15 | 碰撞事故造成管道破损 |
①反应釜阀门、投料管路或阀门破损
公司生产过程中需通过计量罐或送料泵进行物料输送;在物料输送过程中,由于投 料管路或阀门破损将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釜阀门破损,导致危险化 学品泄漏。
项目涉及强腐蚀性物质使用,这类物质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对于阀门、管路、贮存 器等设施有着极高的防腐要求。化学品泄漏风险将是涉及这类物质使用岗位的主要风险, 也是本次项目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
②工人操作失误
工人操作失误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若工人操作不当将导致泄漏事件发生。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参数的控制失误,投料顺序、投料速度、投料量控制失误、投入 物料错误等原因导致反应剧烈而形成反应釜冲料,发生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另外,在 反应完成后,放料过程,若工人操作不当也将导致产品或者物料泄漏。
③ 其他
除上述原因之外,地面沉降、设计不合理、外力碰撞等因素均可导致泄漏事故发生。
(3)生产车间内存在明火或电气设施不防爆或者防爆等级达不到安全要求,遇到 易燃气体与空气的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引起爆燃或者爆炸。
(4)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违章操作导致加料过快、不相容物质相混合、平衡通道受 阻等现象,导致反应失控,造成泄漏、燃烧、爆炸等后果。
(3)发酵过程染菌事故
本次项目生产工艺中涉及生物发酵,在这过程中若发生细菌污染,可致使目标细菌 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发酵过程失败,形成染菌事故。染菌事故将导致整批物料报废, 对 环保设施造成压力,同时这些废物料会富含恶臭物质,转移和暂存过程若封闭不严,将 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恶臭影响。
2. 贮运过程的危险危害分析
(1)包装物破损,易燃物质泄漏,贮存仓库的管理不严,着火源进入仓库会造成火 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也可能因雷电、静电和电火花导致事故的发生。
(2)装卸、搬运桶装产品的过程中野蛮作业,产生机械火花或者撞击火花,有可能 引燃或者引爆物料。
(3)装卸、搬运或者分装桶装溶剂或开桶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静电,产生静电 火花,有可能引起火灾或者爆炸。
(4)采用容易产生机械火花和摩擦火花的工具进行开桶,产生火花,有可能引起桶 内的爆炸性气体。
(5)储存的仓库不符合安全条件,例如:出现混存、超量储存、夏天仓库温度过高, 通风设施不良,电气设施防爆等级不足,都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项目涉及的对水、对 热敏感的物料在湿度控制不当时,可发生潮解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导致严重的不良后 果。
(6)库房的耐火能级不足,也是事故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可因
建筑物耐火能级不够而造成事故的蔓延,并失去火灾初起时最佳的抢险时机。
3. 伴生/次生环境风险
最危险的伴生/次生污染事故为泄漏导致火灾,继而引起爆炸,在爆炸情况下,冲击 波、超压和抛射物对周围人员、建筑、环境造成危害; 在火灾情况下,热辐射引起的灼 伤;在毒物泄漏的情况下,毒物的扩散、沉积对环境形成影响; 以及贮存区火灾、爆炸 引起周围生产区的连锁反应等严重灾害;且由于爆炸事故对邻近的设施造成连锁爆炸破 坏,此类事故需要根据安全评价结果确保消防距离达标。
其次的事故类型主要为泄漏发生后,由于应急预案不到位或未落实,造成泄漏物料 流失到雨水系统,从而污染纳污水体。
4. 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转
(1)废气处理装置
①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转
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转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将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短 时间的附近区域污染物浓度超标,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②废气输送管路火灾或爆炸
项目废气通过管道收集并输送进入相关废气处理设施中。废气成分复杂, 其中含有 一定量的非极性有机物质,在管路输送过程中与管壁摩擦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若不能 迅速有效地消除,有可能会造成静电放电而导致发生废气输送管路的火灾或爆炸。
(2)废水站
公司产生的废水经厂内废水站处理达进管标准后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永 安溪,当公司废水处理站相关参数控制失效而非正常运转时,出水不能达标,将会对污 水处理厂造成一定影响,从而可能对纳污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项目废水站主要单元均为密闭空间,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气若得不到有效 散发,将导致燃烧或爆炸事故发生,从而影响废水站的正常运行;也可能导致废水站罐 体等相关构筑物发生破损,由此污水泄漏而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危废贮存库
项目产生污泥、废渣等危废。这些物质存在因保存不当而发热自燃的风险。 一旦发 生燃烧后,燃烧产物将造成二次污染;而若燃烧引发其他事故,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5. 小结
综上,确定厂区内的生产车间、贮存场所、三废处理设施等为危险单元; 确定本次
项目的重点风险源是生产车间各反应工序和物料贮存仓库。
三、环境风险类型及危害
环境风险源是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源头,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类型包括危险物 质泄漏,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行等。影响方式 因受体不同分别表现为大气环境污染、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等。
危险物质主要通过水、大气、地下水、土壤等途径进入环境。本次项目将设置事故 应急池收集事故废水和初期雨水,采取分区防控的方式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事故状态 下的事故废水可以得到有效地收集,也不会直接进入地下水中。综合看, 发生环境风险 事件时,本次项目危险物质主要通过大气进入环境中。
四、风险识别结果
综合上述风险识别过程,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结果见表 6.3.3-3。
表 6.3.3-3 建设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序 号 | 危险单元 | 风险源 | 主要危险物质 | 环境风险类 型 | 环境影响途 径 | 可能受影响的敏 感目标 | 备 注 |
1 | 生产车间 | 各反应工序, 包括反应及后续 处理设备、物料暂 存设施等 | 项目各种危险 物质 | 火灾、爆炸 | 大气、水体 | 居住区/周边水体 | 重点风险源 |
泄漏 | 大气 | 居住区 | |||||
3 | 固废堆场 | 危废暂存 | 各种危险废物 | 火灾 | 大气、水体 | 居住区/周边水体 | |
泄漏 | 土壤 | / | |||||
4 | 甲类仓 库、原料 品仓库 | 物料存放地点 | 氨水、次氯酸 钠等 | 火灾 | 大气、水体 | 居住区/周边水体 | |
泄漏 | 大气、水体 | 居住区/周边水体 | |||||
5 | 废气处理 设施 | 废气处理设施 | 各种废气 | 非正常运行 /停用 | 大气污染 | 居住区 | |
6 | 废水处理 设施 | 废水处理设施 | 硫化氢、氨气 等 | 非正常运行 /停用 | 大气污染 | 居住区 | |
pH 、CODCr、 氨氮等 | 非正常运行 /停用 | 水体污染 | 纳污水体 |
6.3.4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一、风险事故情形设定
1. 事故类型分析
据调查,世界上 95 个国家在 1987 年以前的 20~25 年内登记的化学事故中,液体化 学品事故占 47.8%,液化气事故占 27.6%,气体事故占 18.8%,固体事故占 8.2%;在事 故来源中工艺过程事故占 33.0%,贮存事故占 23.1%,运输过程占 34.2%;从事故原因 看机械故障事故占 34.2%,人为因素占 22.8%。从发展趋势看 90 年代以来随着防灾害技
术水平的提高,影响很大的灾害性事故发生频率有所降低。另外, 有关国内外事故原因 统计表明:国内发生事故 200 次,其中违章操作占65%、仪表失灵占 20%、雷击或静电 占 15%;国外发生事故 100 次,其中违章操作占 16%、仪表失灵占 76%、雷击或静电占 8%。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在公司生产操作事故、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转、危险化 学品贮存及转运事故等情况下突发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导致的大气、水体及土壤的 环境污染。同时在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会产生一些次生、伴生污染物的影响。
2. 最大可信事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的定义,最大可信事故是指 基于经验统计分析,在一定可能性区间内发生的事故中,造成环境危害最严重的事故。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特点、原辅料使用情况、生产装备水平,参考导则附录 E 中表 E.1 中关于容器、管道、泵体、压缩机等设施的泄漏和破裂频率, 确认本次项目最大可信事 故是氨水在厂内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二、源项分析
假设厂区内桶装的氨水在搬运过程中发生破损泄漏,桶内的物料三分之一泄漏至外 部,泄漏后的物料自由扩散成液池而蒸发。假设泄漏持续时间为 20 分钟。
泄漏液体的蒸发分为闪蒸蒸发、热量蒸发和质量蒸发三种, 其蒸发总量为这三种蒸 发之和。通常情况下, 氨水的沸点高于大气温度,闪蒸蒸发和热量蒸发,相对较小;其 蒸发量计算以质量蒸发为主,具体计算公式为:
( M ) (RT0 , |
式中:Q ——质量蒸发速度,kg/s;
α,n ——大气稳定度系数,见表 6.3.4-1; p ——液体表面蒸气压,Pa;
M ——分子量;
R ——气体常数,J/mol·K; T0 ——环境温度,K。
u——风速,m/s;
r——液池半径,m。
表 6.3.4-1 液池蒸发模式参数
稳定度条件 | n | α |
不稳定(A,B) | 0.2 | 3.846×10-3 |
中性(D) | 0.25 | 4.685×10-3 |
稳定(E,F) | 0.3 | 5.285×10-3 |
泄漏后的氨水充分蔓延,泄漏面积可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S—最大池面积,m2 ; W—泄漏的液体量,kg; p—液体的密度,kg/ m3;
Hmin—最小液体厚度,与地面性质和状态有关,如表 6.3.4-2 所示。假设 泄漏后氨水全部泄漏在水泥路面上。
表 6.3.4-2 不同地面的最小液体厚度
地面性质 | 最小液体厚度 Hmin(m) | 地面性质 | 最小液体厚度 Hmin(m) |
草地 | 0.020 | 混凝土地面 | 0.005 |
粗糙地面 | 0.025 | 平静的水面 | 0.0018 |
平整地面 | 0.010 |
漫延后形成的液池根据下式计算推算其等效半径,计算公式如下:
D = |
( π ,
式中:D—等效池直径,m;S—池面积,m2; 对于本次项目,计算式各参数值取值如下:
大气稳定度系数——同风险预测要求的最不利气象条件(稳定); 液体表面蒸气压——20℃时氨水中氨的蒸汽分压)(30.4KPa);
环境温度——同风险预测要求的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温度(25℃); 风速——同风险预测要求的最不利气象条件下的风速(1.5m/s)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氨气泄漏速率为 4.38 g/s。
2. 事故废水
当发生厂区燃烧、爆炸事故, 在消防过程将产生大量消防废水,部分未燃烧液体将 混入消防废水中。参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水体环境风险防控要点》(试行)(中国 石化安环[2006]10 号)“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企业应设置能够储存事故排 水的储存设施,储存设施包括事故池、事故罐、防火堤内或围堰内区域等。
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V 总=(V1+V2-V3 )max +V4+V5
式中,(V1+V2-V3)max 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 V1+V2-V3, 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注:储存相同物料 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 消 t 消
Q 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 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qa——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根据企业实际:
根据《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中计算要求,本项目车 间内外消火栓用水量按 35L/s 计。按火灾延续时间按 2h 计,本次项目厂区内最大车间出 险时产生的消防废水量为 252m3。
厂区内的雨水管网具有一定的容纳量(V3),该部分体积可与最大罐组体积(V1) 相抵消。
企业车间内生产废水可通过污水管网进入污水站集水池,因此,V4= 0。
项目现有厂区生产区域汇水面积约为 2.95ha,当地年均降水量 1644mm,年降雨天 数为 160 天,可计算得厂区事故时间内雨水收集量约为 303m3(V5)。
(6)综上,可计算得本次项目事故发生时需收集的最大事故废水量为 555m³。事故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此处以 COD 浓度进行表征,考虑污染物可能含量,取值 8000mg/L。假设事故废水的三分之二流入附近河流中,则污染物泄漏量为 2.96 吨。
3. 地下水泄漏
此处假设项目废水站中的废水综合调节池发生破损,导致其中的污水泄漏进入潜水 层中。由该破损造成的泄漏量估算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内容, 具体见本报告地下水影 响预测章节。
4. 小结
综上,本次项目风险事故源强统计见表 6.3.4-3。
表 6.3.4-3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事故源强统计
序号 | 风险事故情形 描述 | 危险单元 | 危险物质 | 影响途 径 | 蒸发速率/ (g/s) | 释放时间 /min | 泄漏液体 蒸发量/kg | 其他事故 源参数 |
1 | 桶装料泄漏 | 厂区 | 氨水 | 大气 | 4.38 | 10 | 2.63 | 轻质气体 |
2 | 事故废水泄漏 | 废水 COD 泄漏量:2.96 吨 |
6.3.5 风险预测与评价
一、大气污染物泄漏风险预测
1、模型及参数确定
项目大气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根据导则要求, 预测泄漏物质在最不利气象条 件下对环境的影响。相关预测主要参数取值见表 6.3.5-1。
表 6.3.5-1 大气风险预测模型主要参数
参数类型 | 选项 | 参数 |
基本情况 | 事故源经度/(°) | 120.803596,东 |
事故源纬度/(°) | 28.884222,北 | |
事故源类型 | 危险物质泄漏 | |
气象参数 | 气象条件类型 | 最不利气象 |
风速/(m/s) | 1.5 | |
环境温度/℃ | 25 | |
相对湿度/% | 50 | |
稳定度 | F | |
其他参数 | 地表粗糙度/m | 0.03 |
是否考虑地形 | 否 | |
地形数据精度/m | / |
此处预测氨水后对周边大气的影响。根据导则附录 G 中的相关条件判定,确定氨水 泄漏采用 AFTOX 模型预测。泄漏事故造成的废气排放持续时间按 10min 计算。
2. 预测结果
当桶装氨水发生泄漏时,将出现 30m 的最大落地浓度超毒性终点浓度-2(110mg/m³) 范围。周边各敏感点未出现超标现象,最大落地浓度为 4.55 mg/m³。
150 |
浓度:mg/m³ |
100 |
50 |
0 |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图 6.3.5-1 氨水泄漏最大浓度和距离关系图
图 6.3.5-2 氨水泄漏影响预测图(最不利气象条件)
注:本图只列出浓 度前三的敏感点 |
图 6.3.5-3 氨水泄漏后风险敏感点浓度随时间变化图
二、事故废水影响分析
假设由于事故废水拦截措施失效,废水进入附近的永安溪中,本报告预测事故废水 对永安溪造成的影响。
预测采用平面二维非恒定数学模型,按污水岸边点源瞬时排放且不考虑岸边反射影 响进行简化,浓度分布计算公式为:
式中:C(x,y,t)-----纵向距离 x,横向距离 y 点 t 时刻的污染物浓度,mg/L;
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M-----污染物瞬时排放总数量,g;
h-----断面水深,m; u-----断面流速,m/s;
Ex,Ey-----河流纵向和横向扩散系数,m2/s;
EX = αXH√gHI , EY = αY H√gHI(式中: ax 取值为 5.93,
ay 取值为 0.745 ; I 为河流比降,此处取值 0.002) k----河流中污染物降解速率,l/d;
π----圆周率。
永安溪河宽约 100 米,水深 2 米,永安溪年均流量约 68 立方米/秒,河流坡度降 为 0.2%。以年均流量为条件,进行污染事故预测。
据预测公式计算得到不同时刻不同点位的污染物浓度。以III 类水体的COD 浓度限 值(20mg/L)作为判断依据,可计算得出废水排放的最大影响范围可达距离排放口约 2.1km 处,到达时间约 1.7 小时。具体结算结果见表 6.3.5-2。
表 6.3.5-2 污染物事故排放浓度增加预测值 (单位:mg/l)
时间:100 分钟后 | ||||||
X\c/Y | 0 | 20m | 40m | 60m | 80m | 100m |
1700 | 2.69 | 2.55 | 2.15 | 1.62 | 1.09 | 0.66 |
1800 | 7.54 | 7.13 | 6.02 | 4.53 | 3.05 | 1.84 |
1900 | 14.80 | 13.99 | 11.81 | 8.90 | 5.99 | 3.60 |
2000 | 20.37 | 19.25 | 16.25 | 12.25 | 8.25 | 4.96 |
2100 | 19.66 | 18.58 | 15.68 | 11.82 | 7.96 | 4.79 |
2200 | 13.30 | 12.57 | 10.61 | 8.00 | 5.39 | 3.24 |
2300 | 6.31 | 5.97 | 5.04 | 3.80 | 2.56 | 1.54 |
2400 | 2.10 | 1.99 | 1.68 | 1.26 | 0.85 | 0.51 |
时间:105 分钟后 | ||||||
X\c/Y | 0 | 20m | 40m | 60m | 80m | 100m |
1800 | 2.76 | 2.62 | 2.23 | 1.70 | 1.17 | 0.72 |
1900 | 7.42 | 7.03 | 5.98 | 4.57 | 3.14 | 1.93 |
2000 | 14.19 | 13.45 | 11.45 | 8.75 | 6.00 | 3.70 |
2100 | 19.37 | 18.36 | 15.62 | 11.94 | 8.19 | 5.05 |
2200 | 18.85 | 17.87 | 15.20 | 11.62 | 7.97 | 4.91 |
2300 | 13.09 | 12.40 | 10.55 | 8.06 | 5.53 | 3.41 |
2400 | 6.48 | 6.14 | 5.22 | 3.99 | 2.74 | 1.69 |
2500 | 2.29 | 2.17 | 1.84 | 1.41 | 0.97 | 0.60 |
三、地下水事故影响
项目地下水泄漏事故影响预测同项目地下水影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可降解污染 物 CODMn 在 1270 多天内降解至标准值之下,最大污染距离未超过 4 米。
四、预测后果汇总
各种环境要素风险预测结果统计见表 6.3.5-3。
表 6.3.5-3 事故源项及事故后果基本信息表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 ||||||||
代表性风险事 故情形描述 | 桶装料泄漏,泄漏物自由蔓延,泄漏物挥发至大气环境中 | |||||||
环境风险类型 | 危险物质泄漏 | |||||||
泄漏设备类型 | 桶装料 | 操作温度/℃ | 25 | 操作压力/MPa | / | |||
泄漏危险物质 | 氨水 | 最大存在量/kg | / | 泄漏孔径/mm | / | |||
泄漏速率/(g/s) | 4.38 | 泄漏时间/min | 10 | 泄漏量/kg | 见表 6.3.4-3 | |||
泄漏高度/m | / | 泄漏液体蒸发量/kg | / | 泄漏频 | 1.00×10-4 | |||
事故后果预测 | ||||||||
大 气 环 境 影 响 | 危险物质 | 大气环境影响 | ||||||
氨气 | 指标 | 浓度值/(mg/m3) | 最远影响距离/m | 到达时间/min | ||||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 | 770 | 0 | / | |||||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 | 110 | 30 | 1.0 | |||||
敏感目标 | 超标时间/min | 超标持续时间 /mim | 最大浓度 (mg/m³) | |||||
居住区 | 0 | 0 | 4.55 |
6.3.6 风险评价小结
根据对馨海生物本次项目涉及的物料种类分析,项目涉及危险物质的使用,项目存 在因爆炸、火灾和泄漏而导致危险物质扩散至环境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价导则分析判定, 本次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 III 级,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本项目的主要风险源为各生产车间以及物料贮存区域。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生产操 作事故、环保设施非正常运转、危险化学品贮存事故等情况下突发安全事故而导致的危 险物质泄漏事故,泄漏的危险物质将导致大气、水体及土壤的环境污染; 同时在发生火 灾、爆炸等事故时会产生一些次生、伴生污染物并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
危险物质若泄漏散发至大气中,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根据事故废水得 不到有效收集时,将导致污染物进入附近水网中,对周边水域造成污染;污水处理系统 出故障,将使污水处理效率下降或污水处理设施的停止运转,将会有大量超标的污水排 入污水厂,从而可能间接对纳污水体的水质造成的影响;废水站构筑物等地下污水贮存 设施破损可造成地下水污染。
根据事故风险后果计算分析,氨水在泄漏后的影响范围不大,周围村庄不会出现浓 度超标现象;项目事故废水若三分之二泄漏,可导致永安溪约 2.1km 河段受污染影响。 废水站污水池破损泄漏后,可造成近距离范围内地下水受污染。
馨海生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建设配套的风险防范设施,具体的包括(但不限于此): 设置危险气体报警和远程切断系统,设置危险物质事故状态下气态危险物质中和吸收系 统,设置事故废水截流和收集装置,设置地下水重点防渗区监控井等。
公司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于公司日常运营过程中,可有 效降低各种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公司需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配备足够的应急 物资和人员,使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控制,缩短事故发生的持续时间,从而降 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项目环境风险防范、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要求等内容详见本报告污 染防治章节)。
在大气污染物泄漏事故发生后,泄漏物质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但 此类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低,通过落实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出 现;通过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可有效地降低危险物质泄漏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后 果,项目的大气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厂区内已设置事故废水拦截系统,项目事故状态 下的废水可得以妥善收集并有效处置,不会对周边水体产生明显影响;废水站构筑物泄 漏事故发生后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范围不大。
一般来说,企业在做好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并演练应急预案等环保管 理工作后,厂区内发生大量泄漏、重大生产操作事故的概率较小, 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 平是可以接受的。
6.4 温室气体影响分析
气候变化是当前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聚焦绿色低 碳发展,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导向,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 力产业、能源、运输结构优化升级, 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 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环综合〔2021〕4 号)、《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 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 号)等文件。根据《浙 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的规定,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 求 第 10 部分:化工生产企业》(GB/T 32151.10-2015)开展本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
6.4.1 政策符合性分析
1. 《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相符性分析
对照《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 〔2021〕45 号)相关要求,本项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 6.4.1-1 指导意见符合性分析
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建议 |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约束 | ||
深入实施“三线一单”。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快推进“三线一 单”成果在“两高”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中的应 用。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三线一单”地市落地细化及后续更新 调整时,应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深化“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及管 控要求;承接钢铁、电解铝等产业转移地区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作为硬约束。 | 根据《仙居县“三线 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 区管控更新方案》,本项 目位于 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 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 经分析,项目符合“三线 一单”管控方案要求。 | 符合 |
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 | ||
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新建、改建、扩建“两高” 项目须 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 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 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 石化、现代煤化工项目应纳入国家产业规划。新建、扩建石化、 化工、焦化、有色金属冶炼、平板玻璃项目应布设在依法合规设 立并经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 要严格把关,对于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依法不予审批。 | 本项目属于“两高” 项目。项目建设符合生态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 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 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 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 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 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 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 原则要求。本项目位于仙 居县经济开发区核心区 块现代工业集聚区内,为 | 符合 |
依法合规设立并经规划 环评的产业园区。 | ||
落实区域削减要求。新建“两高”项目应按照《关于加强重点行 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的通知》要求, 依据区域环境 质量改善目标,制定配套区域污染物削减方案,采取有效的污染 物区域削减措施,腾出足够的环境容量。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 区域(以下称重点区域)内新建耗煤项目还应严格按规定采取煤 炭消费减量替代措施,不得使用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 施。 | 本项目建成后企业 COD、氨氮等在原核定 总量范围之内,项目使用 的能源为电能和市政供 热蒸汽,不使用煤炭及其 他高污染燃料。 | 符合 |
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 ||
提升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 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 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依法制定并严格落实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的措施。国家或地方已出台超低排放要求的“两高”行业建设项目 应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鼓励使用清洁燃料,重点区域建设项目原 则上不新建燃煤自备锅炉。鼓励重点区域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企 业转型为电炉短流程企业。大宗物料优先采用铁路、管道或水路 运输,短途接驳优先使用新能源车辆运输。 | 本项目采用先进适 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 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 平,依法制定并严格落实 防治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的措施。本项目能源均为 电能和管道蒸汽,也不涉 及工业炉窑。 | 符合 |
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各级生态环境部 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应积极推进“两高”项目环评开展试点工作,衔 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 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在环评工作中,统筹开展污 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项识别、源强核算、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 及方案比选,提出协同控制最优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企业 探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和碳捕集、封存、综合利用工程试点、 示范。 | 本次环评将碳排放 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 评价体系中,相关内容见 本章节。 | 符合 |
依排污许可证强化监管执法 | ||
加强排污许可证管理。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在 “两高”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审查过程中,应全面核实环评及批复 文件中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区域削减措施落实情况,对实行 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两高”企业加强现场核查,对不符合条件的 依法不予许可。加强“两高”企业排污许可证质量和执行报告提交 情况检查, 督促企业做好台账记录、执行报告、自行监测、环境 信息公开等工作。对于持有排污限期整改通知书或排污许可证中 存在整改事项的“两高”企业,密切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发现未按 期完成整改、存在无证排污行为的,依法从严查处。 | 企业将按要求申领 排污许可证,本项目投产 前,并严格落实台账记 录、执行报告、自行监测 及信息公开等工作 | 符合 |
强化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依据的执法监管。各地生态环境部 门应将“两高”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两高”企业 依证排污以及环境信息依法公开情况检查力度,特别对实行排污 许可重点管理的“两高”企业,应及时核查排污许可证许可事项落 实情况,重点核查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无组织排放控制、 特殊时段排放控制等要求的落实情况。严厉打击“两高”企业无证 排污、不按证排污等各类违法行为,及时曝光违反排污许可制度 的典型案例。 |
对照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符合《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 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
2. 《关于印发<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相符性分析
对照《关于印发<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峰行动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环办气候函 〔2021〕85 号)相关要求,本项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 6.4.1-2 编制指南符合性分析
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建议 |
工业领域的政策和措施 | ||
主要涵盖落后产能淘汰、技术标准升级、循环经济发展等方 面,加快传统工业低碳化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可供考虑的政策 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落后产能的淘汰力 度,将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作为工业领域达峰行动 重点;通过实施固定资产项目节能评估和碳排放评估,从用能总 量、能耗标准、碳排放标准等方面严把准入关,规避高耗能产业 无序增长;通过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对能源、材料和废弃物 的重复、持续、资源化再利用。 | 本项目不属于高 耗能、高排放需淘汰 的落后产能,同时企 业也将进一步加强对 能源、材料和废弃物 的重复、持续、资源 化再利用。 | 符合 |
对照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符合《关于印发<省级二氧化碳排放峰行动方案编制 指南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3. 《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相符性分析
对照《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 发改规划〔2021〕209 号)相关要求,本项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 6.4.1-3 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建议 |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
以能源“双控”、碳达峰碳中和的强约束倒逼和引 导产业全面绿色转型,坚决遏制地方“两高”项目盲目 发展。建立能源“双控”与重大发展规划、重大产业平 台规划、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年度重大项目前期计划 和产业发展政策联动机制。研究制订严格控制地方新 上“两高”项目的实施意见,对在建、拟建和存量“两 高”项目开展分类处置,将已建“两高”项目全部纳入 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强化对“两高”项目的闭 环化管理。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四个一律”,对地 方谋划新上的石化、化纤、水泥、钢铁和数据中心等 高耗能行业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提高工业项目准入性 标准,将“十四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效控制标准降至 0.52 吨标准煤/万元,对超过标准的新上工业项目, 严格落实产能和能耗减量(等量)替代、用能权交易 等政策。强化对年综合能耗 5000 吨标准煤以上高耗 能项目的节能审查管理。 |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品种主 要为蒸汽和电力,均为清洁能 源,建设单位委托编制了《仙居 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 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 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节 能承诺备案表》, 并取得了台州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意见,项 目 2020 可比单位工业增加值等 价能耗 0.340 吨标煤/万元,低于 浙江省“十四五”新上项目准入 标准(0.52 吨标煤/万元)。 | 符合 |
对照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符合《关于印发<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 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4. 《关于印发实施<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相符性分析
对照《关于印发实施<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浙 环函〔2021〕179 号)相关要求,本项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 6.4.1-4 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 符合性分析
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建议 |
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 ||
化工行业单位工业增 加值碳排放参考值 (3.44tCO2e/万元) | 本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参考 值为 0.855tCO2e/万元 | 符合 |
对照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符合《关于印发实施<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 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5. 《关于印发<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相符性分析
对照《关于印发<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21〕
215 号)相关要求,本项目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表 6.4.1-5 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符合性分析
要求 | 本项目情况 | 符合性/ 建议 |
加快工业低碳转型 | ||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控 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扩张,对在建、拟建 和存量“两高”项目开展分类处置,将已建成“两 高”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 强化常态化监管。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石 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探索开展重点行业碳强度分 类管理,建立平均先进碳排放对标机制,发布重 点碳排放行业和主要产品平均碳排放强度,引导 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对标排放。提高新建项目准 入门槛,审慎引入高耗能大项目,已立项项目要 严格按照最先进的能效标准建设,并强化后续节 能技改。 | 本项目为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 限公司新建项目;本项目使用的能源 品种主要为蒸汽和电力,均为清洁能 源,建设单位委托编制了《仙居馨海 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00 吨辛伐酰 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 酸转化项目节能承诺备案表》, 并取 得了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意 见,项目 2020 可比单位工业增加值 等价能耗 0.340 吨标煤/万元,低于浙 江省 “ 十四五 ” 新上项 目准入标准 (0.52 吨标煤/万元)。 | 符合 |
对照以上分析结果,本项目能符合《关于印发<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的通知》的相关要求。
6.4.2 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
6.4.2.1 排放源识别
本项目主要排放源为:燃料燃烧排放、过程排放和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
1. 燃料燃烧排放。化工生产企业所涉及的燃料燃烧排放是指包括煤、油、气等化石 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燃烧设备(如锅炉、煅烧炉、窑炉、熔炉、内燃机等)或移动燃 烧设备(厂内机动车辆)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燃料主要为厂内叉车需消耗的柴油。
2. 过程排放。化工生产企业所涉及的过程排放是指化石燃料和其它碳氢化合物用作 原材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碳酸盐使用过程(如石灰石、白云石等用作原材料、助 熔剂或脱硫剂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存在硝酸或己二酸生产过程,还应包 括这些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企业涉及的过程排放主要为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3. 净购入电力和热力产生的排放。企业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 综上分析,本项目碳排放核算因子为 CO2。
6.4.2.2 碳排放绩效评价基准(标准)
1. 横向对比评价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中附录六表 6,化工行业单位 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参考值为 3.44tCO2/万元。
参照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通知》(京 发改[2014]905 号)中行业碳排放先进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 569.31kgCO2/万元。
2. 纵向对比评价
项目实施后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原则上不高于现有项目。
6.4.2.3 本项目能源消耗
本项目生产运行相关数据来源于企业提供的立项文件、节能报告、经济核算等相关 支撑技术材料。
表 6.4.2.3-1 本项目能源消耗汇总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达产时 |
1 | 年工业总产值 | 万元 | 6000 |
2 | 年工业增加值 | 万元 | 2405 |
3 | 年用电量 | 万 kWh | 199.59 |
4 | 年柴油消耗量 | 吨 | 1.53 |
5 | 年自来水用量 | 吨 | 13255 |
6 | 年蒸汽用量 | GJ | 8214.62 |
7 | 产量 | 吨 | 410 |
6.4.3 工程分析 6.4.3.1 核算边界
报告主体应以企业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和报告其生产系统 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生产系统范围包括直接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直接为生产 服务的附属生产系统,其中辅助生产系统包括动力、供电、供水、化验、机修、库房、 运输等,附属生产系统包括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如 职工食堂、车间浴室、保健站等)。
6.4.3.2 核算方法
企业仅涉及《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中的二氧化碳(CO2),因此本章节 仅核算碳排放总量。碳排放总量核算内容及方法如下:
1. 碳排放核算方法
本项目为化工项目,本评价参照《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 指南(试行)》进行 CO2 排放核算。化工生产企业的 CO2 排放总量应等于燃料燃烧 CO2 排放加上工业生产过程 CO2 当量排放,减去企业回收且外供的 CO2 量,再加上企业净购 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 CO2 排放量,按下式计算。
E 碳总=ECO2 燃烧+ECO2 过程-ECO2 回收+ECO2 净电+ECO2 净热
式中:
E 碳总—报告主题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 ECO2 燃烧—企业边界内化石燃料 CO2 排放;
ECO2 过程—企业边界内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 ECO2 回收—企业回收且外供的 CO2 量;
ECO2 净电—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消费的 CO2 排放量;
ECO2 净热—企业净购入的热力消费的 CO2 排放量。
2. 燃料燃烧排放
燃料燃烧排放采用如下核算方法:
ECO2 燃烧=∑i(NCVi ×FCi ×CCi ×OFi ×44/12)
式中:
i—化石燃料类型代号;
NCVi 是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 10 部分 ∶化工生产企业》附录 B 表 B.1 所提供的推荐值;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百 万千焦/吨(G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百万千焦/万立方米(GJ/万 Nm3);
FCi 是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t);对气体燃料, 单位为万立方米(万 Nm3)。
CCi—第 i 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百万千焦(tC/GJ),宜参考附 录 B 表 B.1;
OFi—第 i 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宜参考附录 B 表 B.1; 44/12—二氧化碳与碳的分子量之比。
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检测燃料的含碳量,对常见商品 燃料也可定期检测燃料的低位发热量再按以下公式估算燃料的含碳量。
CCi =NCVi ×EFi
式中
CCi 为化石燃料 i 的含碳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以吨碳/吨燃料为单位,对气体燃料 以吨碳/万 Nm3 为单位;
NCVi 为化石燃料品种 i 的低位发热量,对固体和液体燃料以 GJ/吨为单位,对气体 燃料以 GJ /万 Nm3 为单位;
EFi 为燃料品种 i 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吨碳/GJ。常见商品能源的单位热值含 碳量见《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附件二表 2.1。
3.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采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 10 部分:化工生产企业》 (GB/T 32151.10-2015)中的方法计算:
ECO2 过程=ECO2 原料+ECO2 碳酸盐
式中:
ECO2 原料—化石燃料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用作原材料产生的 CO2 排放; ECO2 碳酸盐—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1)其中原材料消耗产生的 CO2 排放计算如下:
ECO2 原料= { ∑r(ADr×CCr) 式中:
r—进入企业边界的原材料种类,如具体品种的化石燃料、具体名称的碳氢化合物、 碳电极以及 CO2 原料;
ADr—原材料r 的投入量,对固体或液体原料以吨为单位,对气体原料以万 Nm3 为 单位;
CCr—原材料r 的含碳量,对固体或液体原料以吨碳/吨原料为单位,对气体原料以 吨碳/万 Nm3 为单位;
p—流出企业边界的含碳产品种类,包括具体品种的主产品、联产产品、副产品等;
ADp—含碳产品p 的产量,对固体或液体原料以吨为单位,对气体原料以万 Nm3 为 单位;
CCp—含碳产品p 的含碳量,对固体或液体原料以吨碳/吨产品为单位,对气体原料 以吨碳/万 Nm3 为单位;
w—流出企业边界且没有计入产品范畴的其他含碳输出物种类,如炉渣、粉尘等; ADw—含碳废物w 的输出量,以吨为单位;
CCw—含碳废物w 的含碳量,以吨碳/吨废物为单位。
(2)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量如下:
ECO2 碳酸盐=∑i(ADi×EFi×PURi)
式中:
ADi—碳酸盐 i 用于原材料、助溶剂和脱硫剂的总消费量,单位为吨; EFi—碳酸盐 i 的 CO2 排放因子,单位为吨 CO2/吨碳酸盐;
PURi—碳酸盐 i 的纯度,单位为%。
4. CO2 回收利用量
ECO2 回收=Q×PURCO2×19.7 式中:
Q—该企业边界回收且外供的 CO2 气体体积,单位为万 m3;
PURCO2—外供气体的纯度,单位为%;
19.7—CO2 气体的密度,单位为吨/万 Nm3。
5. 净购入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 CO2 排放
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 第 10 部分:化工生产企业》(GB/T 32151.10- 2015),其计算方法如下:
ECO2 净电=AD 电力 ×EF 电力 ECO2 净热= AD 热力 ×EF 热力
式中:
AD 电力—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消费,单位为MWh;
EF 电力—电力供应的 CO2 排放因子,单位为吨 CO2/MWh; AD 热力—企业净购入的热力消费,单位为GJ;
EF 热力—热力供应的 CO2 排放因子,单位为吨 CO2/GJ。
6.4.3.3 核算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
1. 柴油和天然气
柴油低位发热量为 43.33GJ/吨,单位热值含碳量为 0.0202 吨 C/GJ,燃料氧化率为 98%;以上数据均采用《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缺省值。
2. 净购入电力和热力
热力净购入 CO2 排放因子为 0.11 吨 CO2/GJ,数据采用缺省值。电力净购入 CO2 排 放因子为 0.5703 吨 CO2/MWh,数据来源于《关于做好 2023-2025 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 气体排放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23]43 号),2022 年度全国电网平均 排放因子为 0.5703t CO2/MWh。
6.4.3.4 本项目碳排放核算
企业本项目工程工艺流程及二氧化碳产生节点见图 6.4.3-1。
有机物料 |
CO2 |
反应等 |
图 6.4.3.4-1 本项目工程工艺流程及二氧化碳产生节点图
1. 燃料燃烧排放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和参数选取,企业本项目燃料燃烧 CO2 排放量见下表。
表 6.4.3.4-2 本项目燃料燃烧 CO2 排放情况一览表
名称 | NCVi | FCi | CCi(tC/GJ) | OFi | Ei 燃烧=NCVi ×FCi×CCi×OFi ×44/12 |
柴油 | 43.33GJ/t | 1.53t/a | 20.2×10-3 | 98% | 4.81tCO2/a |
ECO2 燃烧 | 4.81tCO2/a |
2.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1)工艺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工艺过程主要为发酵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表 6.4.3.4-3 本项目工艺过程 CO2 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CO2/a
序号 | 产品名称 | tCO2/a |
1 | 生物酶 | 10.42 |
E 工艺过程 | 10.42 |
(2)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本项目未采用焚烧类废气处理工艺,因此不涉及废气处理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3)碳酸盐使用过程产生的 CO2 排放 本项目不涉及多种碳酸盐的使用。
(4)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本项目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6.4.3.4-4 本项目工业生产过程 CO2 排放情况一览表 单位:tCO2/a
名称 | E 工艺过程 | E 废气处理过程 | E 碳酸盐 | ECO2 过程 |
本项目碳排放总量 | 10.42 | 0 | 0 | 10.42 |
3. CO2 回收利用量
本项目不涉及向外供给 CO2。
4. 购入和输出电力、热力排放
根据前述计算公式和参数选取,本项目购入电力、热力的碳排放量见下表。
表 6.4.3.4-5 本项目购入电力的碳排放情况一览表
D 电力 | EF 电力 | ECO2 净电=D 电力×EF 电力 |
MWh/a | tCO2/MWh | tCO2/a |
1995.9 | 0.5703 | 1138.26 |
表 6.4.3.4-6 本项目购入热力的碳排放情况一览表
D 热力 | EF 热力 | ECO2 净热=D 热力×EF 热力 |
GJ/a | tCO2/GJ | tCO2/a |
8214.62 | 0.11 | 903.61 |
5. 碳排放量汇总
项目碳排放量汇总见下表。
表 6.4.3.4-7 本项目碳排放量汇总表 单位:tCO2/a
名称 | ECO2 燃烧 | ECO2 过程 | ECO2 回收 | ECO2 净电 | ECO2 净热 | E 碳总 |
碳排放总量 | 4.81 | 10.42 | 0 | 1138.26 | 903.61 | 2057.1 |
6. 碳排放绩效核算
表 6.4.3.4-8 本项目工程碳排放绩效核算表
名称 | 单位 | 达产时 |
E 碳总 | tCO2/a | 2057.1 |
工业增加值 | 万元/a | 2405 |
工业总产值 | 万元/a | 6000 |
产量 | 吨/年 | 410 |
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 | tCO2/万元 | 0.855 |
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 | tCO2/万元 | 0.343 |
单位产品碳排放 | tCO2/吨 | 5.017 |
7. 单位能耗碳排放
根据《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 酶、10 吨 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节能承诺备案表》及台州市发展 和改革委员会的意见,本项目综合能耗为 847.71 吨标煤。
本项目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见下表。
表 6.4.3.4-9 单位能耗碳排放强度一览表
名称 | E 碳总 | G 能耗 | Q 能耗 |
tCO2/a | t 标煤/a | tCO2/t 标煤 | |
单位能耗碳排放 | 2057.1 | 847.71 | 2.427 |
6.4.3.5 企业碳排放三本账
企业碳排放三本账情况见下表。
表 6.4.3.5-1 企业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碳排放“三本账”核算表
核算指标 | 企业现有项目 1 | 拟实施建设项目 2 | “以新带老”削减量 3 (t/a) | 企业最终排放量 (t/a) | ||
产生量 (t/a) | 排放量 (t/a) | 产生量 (t/a) | 排放量 (t/a) | |||
二氧化碳 | 0 | 0 | 2057.1 | 2057.1 | 0 | 2057.1 |
温室气体 | 0 | 0 | 2057.1 | 2057.1 | 0 | 2057.1 |
注 1:企业现有项目即已建项目+在建项目。 注 2 :拟实施项目为本项目。
企业碳排放强度汇总见下表。
表 6.4.3.5-2 碳排放绩效核算表
核算边界 | 单位工业增加值 碳排放(t/万元) | 单位工业总产值 碳排放(t/万元) | 单位产品碳排放 (t/t 产品) | 单位能耗碳排放 (t/t 标煤) |
拟实施建设项目 | 0.855 | 0.343 | 5.017 | 2.427 |
6.4.4 措施可行性论证和方案比选
6.4.4.1 碳排放减排措施可行性论证
1. 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理念
(1)加强公司管理层的顶层设计,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经营体系, 通过 装备节能环保升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减污降碳协同, 打造绿色低碳产品,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将低碳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加强碳资产管理。
(3)跟踪低碳与碳捕集技术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开展生命周期评价和碳标签 认证工作。
(4)主动推进碳排放核查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促进清洁能源替代,提升废水、溶 剂等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2. 工艺节能减排措施
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工艺布置,确保工艺过程流畅,无物料逆流,提高了企业设 备运转的效率,既节省物料的搬运工作量,同时又降低了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使企业 的生产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进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在安排生产计划时, 通过合理的生产调度安排,可以使设备保持连续运转,尽量减少设备空转以及电机重新
启动次数,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电力能源消耗。
3. 设备节能减排措施
采用节能型反应釜,具有玻璃的稳定性和金属强度的双重优点,是一种优良的耐腐 蚀设备;电机采用变频调速装置;工作时,冷和热媒在不同时间段经分配管进入反应釜 夹套,热交换后再经分配管排出釜体。配备节能型加热器, 提高蒸汽热交换率。换热效 率高、耐高压,易搅拌均匀,能耗少、产量高、维修方便、成本低。
4. 输配电系统节能措施
(1)所有电气设备在满足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均选用节能型或低能耗产 品,如变压器、电动机、整流设备、开关元器件、照明灯具等。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及 电缆截面,优化变压器负载率和电缆载流量,以降低损耗。低压变电所进行合理的无功 补偿.提高运行功率因数,降低无功损耗。对于装置照明的控制采用照明电脑控制设备, 合理控制照明电压,降低能耗,延长灯泡(管)使用寿命;
(2)选用 LED 等绿色照明器具,合理进行无功补偿,减少无功损耗。
(3)道路照明、装置户外照明采用光电自动控制或集中管理控制。辅助设施楼梯照 选用节能声控开关。
5. 节水措施
(1)重复用水,循环用水,节约用水。水环泵废水套用至降膜或填料吸收塔用水, 蒸汽冷凝水用作冷却补充水,冷却水循环利用,可以充分提高水的利用率。
(2)杜绝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除与阀门、设备连接 之外,管道连接尽量采用焊接,法兰连接处应严格密封、紧固。
(3)加强管理,按标准要求配备计量器具,制定节能管理规章制度和能耗指标,使 节能措施落实到各个操作岗位。
综上,企业在生产运行中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理念,通过工艺、设备节能减排, 输配电系统、节水等节能措施可减少碳排放。
6.4.4.2 污染治理措施方案比选
本项目的污染治理措施具体见第六章。
1. 废水治理措施
根据表 6.2-1 和表 6.2-2 可知,通过废水产生量、特性等分析, 本项目工艺废水预处 理后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再进入现有后续生化系统,能够做到废水达标纳管排放;
2. 废气治理措施
本项目工艺废气主要为发酵废气和氨气等,氨气废气经预处理后进入末端废气处理 设施进行处理,根据表 6.4-3 可知,废气各污染因子经处理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
废气治理的减碳措施有:
风机采用单机效率高,并具备变频调整控制,通过采用经济合理的调速方式,使单 机与系统保持高效运行;
3. 固废治理措施
本项目危险废物主要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园区 内有危险废物处置单位有仙居北控城市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建议企业与仙居北控城市环 境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危险废物协议,就近处置,可有效降低危废运输路程,减少运输车 辆燃油消耗。
综上,企业通过污染防治措施的比选,在保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且环境影响可接 受的前提下,选择了经济合理且碳排放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6.4.5 碳排放评价
1. 碳排放绩效评价
(1)横向对比评价
本项目碳排放强度详见下表。
表 6.4.5-1 碳排放强度一览表
名称 | Q 工增 | Q 工总 | G 产品 | Q 能耗(当量值) |
tCO2/万元 | tCO2/万元 | tCO2/吨 | tCO2/t 标煤 | |
碳排放强度 | 0.855 | 0.343 | 5.017 | 2.427 |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中附录六表 6,化工行业单位 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参考值为 3.44tCO2/ 万元。本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 0.855tCO2/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低于参考值,具体碳排放水平待“十四五”碳排放 强度下降目标值 X%发布后确定。
本项目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 可参照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的《关于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通知》(京发改[2014]905 号)中行业碳排放先 进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为 569.31kgCO2/万元,本项目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强 度 343kgCO2/万元。因此,参照《关于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通知》,本项目在碳 排放强度低于行业碳排放先进值。
(2)纵向对比评价
本项目碳排放总量合计 2057.1tCO2,工业增加值合计 2405 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 碳排放为 0.855tCO2/万元。本项目碳排放水平优于同行业的碳排放基准值。
2. 对项目所在设区市碳排放强度考核的影响分析
项目增加值碳排放对全市单位 GDP 碳排放影响比例按式:
ɑ—项目增加值排放对设区市碳排放强度影响比例; E 碳总—拟建设项目满负荷运行时碳排放总量,tCO2;
G 项目—拟建设项目满负荷运行时年度工业增加值,万元; Q 市—设区市“十四五”末考核年碳排放强度;
由于无法获取设区市“十四五”末考核年碳排放强度数据时,可暂时不分析评价。
3. 对碳达峰的影响评价
碳排放量占区域达峰年年度碳排放总量比例按式: β=(E 碳总÷E 市 )×100%
β—碳排放量占区域达峰年年度碳排放总量比例; E 市—达峰年落实到设区市年度碳排放总量,tCO2; E 碳总—项目满负荷运行时碳排放总量,tCO2。
由于无法获取达峰年落实到设区市年度碳排放总量数据时,可暂时不核算 β 值。
4. 碳减排潜力分析
企业通过污染防治措施的比选,在保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且环境影响可接受的前 提下,选择了经济合理且碳排放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并积极持续推进碳减排措施。 企业尚有一定的碳减排潜力。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企业碳排放量主要为购入电力产生的碳排放、购入热力产生的 碳排放、叉车消耗柴油导致的碳排放。针对这几方面, 企业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碳 减排工作:
1. 充分利用蒸汽的热量,减少蒸汽的使用量,实现碳减排;
2. 企业可通过“绿电”方式,利用厂区建筑屋顶布置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碳 减排。
3. 采用电叉车替代柴油叉车的方式,实现碳减排。
综上,在企业积极持续推进碳减排措施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碳减排,故企业碳减 排潜力较强。
6.4.6 碳排放控制措施与监测计划
1. 企业应配备能源计量/检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校验维护;
2. 企业应设置能源及温室气体排放管理机构及人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 技术手段,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进步措施,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建议采用智能的能源三级计量体系,做好生产过程管理,同时,企 业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科研开发、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宣传与培训, 并制 定节奖超罚办法;
3. 企业应每年度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及时上报当地环境主管部门, 并积极配合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作;
4. 企业应对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应按照相关管理要求,做好工业增 加值能耗相应的统计台账;
5. 建立碳排放相关监测和管理台账制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所涉及数据的原始记录 和管理台账应至少保存五年。
6.4.7 碳排放评价结论
通过对照本项目与环环评〔2021〕45 号、环办气候函〔2021〕85 号、浙发改规划 〔2021〕209 号、浙环函〔2021〕179 号、浙发改规划〔2021〕215 号等相关要求,本项 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需淘汰的落后产能, 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值、2020 可比单位 工业增加值等价能耗等均能符合相关要求。
本项目以企业法人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核算生产系统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 排放源为燃料燃烧排放、购入电力、热力排放和生产过程排放。其中燃料燃烧碳排放量 为 4.81tCO2/a,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为 10.42tCO2/a,购入电力、热力的碳排放量为 2041.87tCO2/a,碳排放总量为 2057.1tCO2/a。
企业在生产运行中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理念,通过工艺、设备节能减排,输配电 系统、节水等节能措施可减少碳排放。
企业通过污染防治措施的比选,在保证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且环境影响可接受的前 提下,选择了经济合理且碳排放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方案,并积极持续推进碳减排措施, 企业可通过绿电等方式,实现更多的碳减排。
碳排放绩效评价横向对比情况表明本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低于化工行 业的参考值,单位工业总产值碳排放强度低于行业碳排放先进值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造业的值;纵向评价对比情况表明技改项目实施后全厂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进一 步降低。
企业须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台账,定期监视、测量和分析碳排放 情况,并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载明排放量,及时上报当地环境主管部门。
本项目所在台州市和仙居县“十四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和达峰年年度碳排放总量未 确定,故无法确定本项目碳排放水平类别和碳排放量占区域达峰年年度碳排放总量,故 暂不开展本项目对项目所在设区市碳排放强度考核和碳达峰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低于同类型化工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参 考值。参照《关于发布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的通知》,本项目碳排放强度低于行业碳排 放先进值。
6.4.8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表 6.4.8-1 二氧化碳排放情况汇总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排放 形式 | 二氧化碳排 放浓度 (mg/m3) | 碳排放量 (t/a) | 碳排放绩 效(吨/吨 产品) | 排放绩效 (吨/万元工 业产值) | 排放绩效 (吨/万元工业 增加值) |
1 | 企业末端废气处 理设施排气筒 (DA001) | 有组织 | / | 10.42 | 一 | 一 | 一 |
3 | 厂区 | 无组织 | / | 4.81 | 一 | 一 | 一 |
2 | 电厂烟囱排气筒 | 有组织 | / | 1138.26 | 一 | 一 | 一 |
3 | 现代热力排气筒 | 有组织 | / | 903.61 | 一 | 一 | 一 |
排放口合计 | 2057.1 | 5.017 | 0.343 | 0.855 |
该公司所有项目退役以后,企业不再进行生产,因此将不再生产废水、废气、废渣、 噪声等环境污染因素,留下的主要是厂房和废弃机器设备。为此,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 退役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必须落实以下措施:
⑴将原材料及废水分档存放,要有明显标记。重新利用。
⑵在拆卸车间设备时,先将各设备用水冲洗干净。生产设备既可转卖给其它企业, 也可经清洗后进行拆除,设备主要为金属,对设备材料作完全拆除,经分拣处理后可回 收利用。
⑶对反应釜等拆卸过程中,先清洗干净、空气置换, 然后装水至溢出才可动火。动 火前要有专职消防安全员在现场指导。
⑷在拆除仓库前将物料分门别类,搬走所有的物料到安全指定地点,然后打扫仓库, 用水冲洗干净,不留死角,废水汇入污水处理池处理。拆除仓库时注意安全, 拆除产生 的建筑废渣中,砖块可重新利用,其它可作填地材料。
⑸暂不能处理却可回用的固废先拉至安全指定地点,固废分门别类,贴好标签,上 车时小心轻放,不得随意散放,不得乱倒,要防晒防雨淋,送至危险废物有资质单位处 置。
⑹不能回收的陈旧设备清洗干净卖给有回收能力的回收公司,可用的设备回收利用。
⑺经以上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清洗废水收集后进入现“废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放, 不得随意排放造成污染环境。
⑻将污泥挖出,污泥作为危险固废。在清挖前先将水排尽, 暴露空气一周,在清挖 过程中要有专人看护,并有应急器材及药品。
⑼污泥清除后的废水处理池要用沙石填平。
⑽整个厂区拆迁后,若用地功能转变时,应重新对原厂区的环境状况做专项评价。 表层土壤根据相关要求做妥善处理。整个拆除厂区认真检查是否有危险死角存在, 清扫 整个厂区,并报当地环保主管部门批准,备案记录。
7.1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
本次项目在现有厂区内实施,利用现有生产车间,不涉及土建,施工期主要为生产 设备的安装,施工期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次评价不对施工期的污染防治进行分析。
7.2.1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废水水质情况汇总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工艺废水、设备清洗废水、消毒废气冷凝水、地面清洗废水、检 修废水、化验室废水、循环冷却废水、废气喷淋废水、初期雨水和生活污水。工艺废水 混合后水质情况见表 7.2.1-1,全厂废水混合后水质情况见表 7.2.1-2。
表 7.2.1-1 工艺废水混合水质情况
工艺废水 | CODCr(mg/L) | 氨氮(mg/L) | 总氮(mg/L) | 总磷(mg/L) | SS(mg/L) | 盐度(%) |
W1- 1 | ~4000 | ~30 | ~50 | ~10 | ~10 | ~2 |
W1-2 | ~38500 | ~3750 | ~7075 | ~690 | ~200 | ~2.3 |
W1-3 | ~26950 | ~2250 | ~4245 | ~345 | ~150 | ~1.4 |
W1-4 | ~12000 | ~1000 | ~1890 | ~480 | ~200 | ~1.4 |
小计 | ~31582.6 | ~2927.6 | ~5523.0 | ~525.0 | ~169.8 | ~2.0 |
表 7.2.1-2 本项目废水混合水质情况
废水来源 | 废水量 (t/a) | 废水量 (t/d) | CODCr (mg/L) | 氨氮 (mg/L) | 总氮 (mg/L) | 总磷 (mg/L) | SS (mg/L) | 盐度 (%) |
工艺废水 | 1478.8 | 5 | 31582.6 | 2927.6 | 5523.0 | 525.0 | 169.8 | 2.0 |
清洗废水 | 1170 | 3.9 | 2000 | 195 | 370 | 36 | 50 | |
消毒废气冷凝水 | 746 | 2.5 | 2000 | 195 | 370 | 36 | 100 | |
地面清洗废水 | 300 | 1 | 1000 | |||||
检修废水 | 160 | 0.53 | 1000 | 20 | 38 | 4 | 500 | |
循环冷却废水 | 500 | 1.7 | 300 | 300 | ||||
废气喷淋塔废水 | 1200 | 4 | 5000 | |||||
化验室废水 | 300 | 1 | 3000 | |||||
初期雨水 | 4792 | 16 | 100 | 200 | ||||
生活污水 | 3187.5 | 10.6 | 500 | 35 | ||||
混合平均 | 13834.3 | 46.23 | 4346 | 348.2 | 642.2 | 61.2 | 113.7 | 0.2 |
本项目废水混合后,总水量约为 46.23t/d,混合废水浓度约 CODCr4346mg/L 、氨氮 348.2mg/L 、总氮 642.2mg/L 、总磷 61.2mg/L 、SS113.7mg/L,各指标均在生化处理可接
受范围,为废水后续进入废水站进行预处理和生化处理提供了保障。
二、废水收集措施
本项目实施后,要做到废水分质分类收集,便于后续预处理。
车间生产废水高、低浓度分开收集, 其中高浓工艺废水利用车间外高浓废水罐(池 中罐)单独收集,收集后的各废水高架管路泵送至废水站。
三、废水处理工艺
项目将建设配套废水站,本节内容根据杭州山屿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仙居馨海生 物制品有限公司废水处理技改工程设计方案》。
项目废水站由现有废水设施改建而来,具体的改建内容包括:
①现有的地下调节池改为地上收集罐,分质收集,分为浓废水和稀废水;
②更换现有的气浮设备;
③现有板框压滤脱水机更换为叠螺脱水机;
④ 增加新的 PAC 、PAM 加药设施;
⑤现有半地下式厌氧池停用,改为地上式厌氧罐;
⑥ 现有的废水管由地埋式改为地上式;
⑦现停用的污水池 3 改为应急事故池。
项目废水处理装置相关参数设计统计见表 7.2.1-3 和表 7.2.1-4 。处理工艺流程见图
7.2.1-1。
表 7.2.1-3 废水站设计进水指标 单位:mg/L(pH 除外)
项目 | CODCr | 总氮 | 总磷 | SS | TDS |
设计进水水质 | 12600 | 1000 | 139 | 740 | 7000 |
出水水质(纳管标准) | 480 | 70 | 8 | 100 | - |
表 7.2.1-4 废水站主要构筑物参数
序号 | 构筑物名称 | 尺寸 | 数量 | 单位 | 结构 | 备注 |
1 | 高浓收集罐 | φ3.5*8m | 1 | 只 | 立式钢罐+FRP | 新建 |
2 | 低浓收集罐 | φ3.5*8m | 1 | 只 | 立式钢罐+FRP | 新建 |
3 | 气浮池 | 1.8×4.6×2.7 m | 1 | 套 | 钢槽+EPOXY | 改建 |
4 | 中间池 | 2m×5m×4.5m | 1 | 座 | 钢砼防腐 | 改造 |
5 | 厌氧罐 | Φ7*18m | 1 | 座 | 钢罐+EP | 改建 |
6 | O/A/O-MBR 池 | 35.6m×14.8m×4.5m | 1 | 座 | 钢砼 | 利旧 |
7 | 污泥池 | 5.0×5×4.7m | 1 | 座 | 钢砼 | 利旧 |
8 | 外排池 | 6.0×5×4.7m | 1 | 座 | 钢砼 | 利旧 |
生产工艺废水 |
|
|
生产区 | |||
废水处理站 |
|
气浮 |
中间池 |
厌氧罐 |
O/A/O-MBR |
外排池 |
|
排放口 泥饼外运处置
图 7.2.1-1 废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示意图
流程说明:
废水收集:废水经预处理后根据 COD 浓度分为高浓废水和低浓废水,由于生产过 程为间歇式,排放废水水质水量多呈不均匀性,经废水收集罐对水质水量进行充分的均 质,并投加适量的酸碱调节 pH。为防止废气的二次污染,废水收集罐采用 FRP 封闭, 并设置集气管道。
气浮:调节 pH 至中性,投加除磷剂、絮凝剂和助凝剂,通过浮力分离去除废水中 的固体悬浮物,污泥排入污泥池,出水流入中间池后泵入厌氧罐。
厌氧罐:在特定的生化环境条件下产乙酸细菌将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简单有机酸和 醇类等分解成乙酸,产甲烷菌利用乙酸产生 CH4 和 CO2。部分溶解性污染物最终转化为 微生物增殖所形成的厌氧污泥,从水相中分离,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经过厌氧产 生 CH4 和 CO2,可以大大降低后端处理单元的 COD 负荷,减少好氧的需氧量,以降低 运行费用。
O/A/O-MBR:经过前端工艺处理后的废水 COD 浓度已经较低,O/A/O 主要目标为
深度降解 COD 浓度,同时脱氮。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和总氮,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由于 该废水可毒性较高、总氮高,微生物均为长期专业驯化的结果,微生物增长速率μ很低, 需要 SRT 大于20d,选用膜代替沉淀池,有很好的污泥截留效果,SRT 大于 60d,难降 解有机物去除效果好和硝化脱氮效果好。
选用 MBR 工艺很好把经过驯化后的活性污泥截留在生化池内,导致生化池内污泥 浓度高达到 8000~12000mg/L,具有污泥负荷高、容积负荷高、污泥负荷低、抗冲击能 力强的特点。
MBR 膜组件由中空纤维膜组成(PVDF),膜孔径为 0.2μm/0.4μm 小于细菌的直径, 属于微滤膜的范围,能有效拦截出水中的微生物(活性污泥),生化池内被微滤膜截流下 的活性污泥浓度可达 15000mg/L。且泥龄长, 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好。污泥处于减速 增长期后期和内源呼吸前期,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彻底有效的降解。
污泥脱水:气浮产生的物化污泥和生化池排放的剩余生化污泥排入污泥池收集调理 后压滤脱水,污泥外运处置。
本项目各废水处理单元的预计处理效率见表 7.2.1-5。
表 7.2.1-5 各废水处理单元处理效率预测(根据设计报告)
污染物 处理单元 | CODCr (mg/L) | 总氮 (mg/L) | 总磷 (mg/L) | SS (mg/L) | |
气浮沉淀 | 进水 | 12600 | 1000 | 139 | 740 |
出水 | 10080 | 800 | 6.95 | 111 | |
去除率 | 20% | 20% | 95% | 85% | |
厌氧罐 | 进水 | 10080 | 800 | 6.95 | 111 |
出水 | 3024 | 760 | 6.6 | - | |
去除率 | 70% | 5% | 5% | - | |
O/A/O-MBR | 进水 | 3024 | 760 | 6.6 | - |
出水 | 350 | 22.8(氨氮)/60.8(总 N) | 3.3 | 50 | |
去除率 | 85% | 97%(氨氮)/92%(总 N) | 50% | - | |
出水水质 | 350 | 22.8(氨氮)/60.8(总 N) | 3.3 | 50 | |
纳管标准 | 480 | 35(氨氮)/70(总 N) | 8 | 400 |
四、废水处理可达性分析
1. 水量及污染负荷匹配
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废水产生量约为 46.23t/d ,废水综合水质(表 7.2.1-2)符合废 水站进水设计标准。因此,本次项目实施后,从废水量及进水废水水质的控制要求来看, 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能满足本次项目的废水处理要求。
2. 水质污染物性质匹配分析
本项目各股废水混合后,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均已经降低至较低水平,不会对 废水站处理造成冲击。
(1)废水的 COD 达标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工艺废水与其他废水混合后,其 COD 含量已经降至 4346mg/L,符合废水处 理设施设计进水浓度要求,且本项目废水污染物可生化性好,易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因而,只要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落实“三同时”,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废 水站维持正常运行,则项目废水 CODCr 经处理后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2)氨氮指标的达标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水混合后总氮浓度降至 642.2mg/L,符合废水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浓度要求, 废水通过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能做到氨氮、总氮指标达标排放。
(3)总磷指标的达标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水混合后总磷浓度降至 61.2mg/L ,符合废水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浓度要求, 废水通过生化处理设施处理,能做到总磷指标达标排放。
(4)小结
综上可知,本项目各类废水混合后水质均符合废水处理设施设计进水浓度,废水站 的生化处理段的处理能力能够符合本项目要求。因此, 拟建的废水处理设施满足本项目 的废水处理需要。
3. 污水处理厂可依托性分析
本项目废水经厂内废水站处理后纳管,近期进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远期进入在建的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
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有关情况以及近期出水监测数据见 2.7.1 章节。目前仙居县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稳定,可以做到达标排放。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 8 万 m3/d,现平均处理水量约为 5 万m3/d,余量约 3 万m3/d。本项目废水排放量仅为 46.23t/d , 且经处理后可以达到污水厂进管要求。因此, 本项目废水经厂内废水站处理后,纳管进 入污水厂,不会对污水厂造成冲击影响。
此外,在建的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有关情况见 2.7.1 章节。针对医化企业废水性 质,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 1.4 万 m3/d,采用“预处理+多段式 A/A/O 工艺+类芬顿催化氧化+高效沉淀池+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 的组合工艺。本项目废水产生量少,仅为 46.23t/d ,且在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服务范
围内。本项目废水经厂内废水站处理后,可以达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进水标准。 因此,远期本项目废水可依托仙居县工业污水处理厂。
五、废水处理新增投资及运行费用
本项目废水处理投资主要包括建设 1 套综合废水处理设施、车间环保型设备、管线 及输送设备等,合计投资费用约 380 万元。年运行费用约 73 万元。
六、废水处理其他要求
企业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实施对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1. 生产废水高、低浓度分开收集,收集后的各废水高架管路泵送至废水站。
2. 厂区内做好雨污分流、污污分流, 严禁废水直接排入总排放口。清污管线必须明 确标识,高架铺设,并设有明显标志。对公司污水排放口的在线监控设备加强维护, 以 便于环保行政部门管理。
3. 对生产区内前 15 分钟受污染雨水进行收集,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后泵至废水处理 站低浓废水收集罐中。
4. 项目废水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运行, 应落实浙应急基础〔2022〕143 号 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5. 倒灌事故产生的废水,应妥善收集并根据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妥善处置。
7.2.2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
(一)源头控制措施
结合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清洁生产措施,加强清洁生产工作,从源头上减少“三废”发 生量,减少环境负担。
(二)分区防控措施
本项目的地下水潜在污染源来自事故池、污水处理站、 危废贮存库等,结合地下水 新导则,针对厂区各工作区特点和岩土层情况,提出相应分区防渗要求,见表 7.2.2-1。
表 7.2.2-1 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考表
防渗级别 | 工作区 | 防渗要求 |
重点防渗区 | 废水处理站 | 参照 GB18598 执行 |
事故池 | ||
危废贮存库 | ||
化学品库 | ||
一般防渗区 | 生产区地面 | 参照 GB16889 执行 |
丙类仓库 |
简单防渗区 | 项目对厂区地下水基本不存在风险的车 间及各路面、室外地面等部分 | 一般地面硬化 |
渗透污染是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普遍和主要方式,主要产生可能性来自事故排 放和工程防渗透措施不规范。
1. 做好事故安全工作,将污染物泄漏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做好风险事故(如泄 漏、火灾、爆炸等)状态下的物料、消防废水等截流措施,设置规范的事故应急池。
2. 加强厂区生产装置及地面的防渗漏措施
⑴提升生产装置水平,加强管道接口的严密性(特别是经常使用酸碱腐蚀品的各种
管道接口),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⑵液体储存区地面要做好防水、防渗漏措施。
⑶加强酸碱腐蚀品储存区及使用工段地面的防腐蚀、防渗漏措施。 ⑷防止地面积水,在易积水的地面,按防渗漏地面要求设计。
⑸排水沟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
⑹加强检查,防水设施及地埋管道要定期检查,防渗漏地面、排水沟和雨水沟要定 期检查,防止出现地面裂痕,并及时修补。
⑺做好危险废物堆场的防雨、防渗漏措施, 危险废物按照固体废物的性质进行分类 收集和暂存,堆场四周应设集水沟,渗沥水纳入污水处理系统,以防二次污染。
⑻制定相关的防水、防渗漏设施及地面的维护管理制度。
(三)地下水监测与管理措施
将本次评价工作的监测井作为永久性监测井,定期对区内水质、水位进行监测, 一 旦发现异常,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扩散。
(四)应急响应
制定地下水污染应急响应预案,方案包括计划书、设备器材, 每项工作均落实到责 任人,明确污染状况下应采取的控制污染措施。
总之,企业要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措施,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做好 厂内的地面硬化、防渗并加强维护, 特别是对污水站各单元、危废贮存库和生产装置区 的地面防渗工作,则对地下水环境影响不大。
7.2.3 废气污染防治对策
本次项目废气处理系统将依托厂区内现有的废气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改造并新建改 建部分废气收集管路。根据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物
酶及辅酶项目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初稿)》,相关内容介绍如下。
一、废气收集措施
本项目工艺废气主要包括发酵废气、消毒废气等。
1. 桶装料上料废气:设置液体物料上料间,采用隔膜泵正压输送,输送过程采用专 用的桶装料上料器并连接平衡管,废气收集后接入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上料间进行局 部引风收集,废气接入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
2. 消毒废气:消毒废气冷凝后接入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
3. 发酵废气:发酵废气收集后经发酵废气预处理装置预处理后再接入末端废气处理 装置。
4. 其他工艺废气:破碎、离心等过程废气收集后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装置。
5. 叠螺机设置在密闭房间内,并对密闭房间引风收集,废气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装置。
6. 废水处理站废气:主要来源于高浓度废水收集罐、低浓废水收集罐、气浮沉淀池、 厌氧罐、污泥池等,这些构筑物均可散发恶臭物质,需要全部进行密闭收集,收集后的 废气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装置。污泥压滤间设置集气装置,废气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装置。
7. 危废暂存库废气:首先对于各危险废物必须采用密闭容器,存放于室内并设置集 气装置,接入末端废气处理装置。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源种类及集气方式汇总如下表。
表 7.2.3-1 生产过程中废气污染源种类及集气方式
来源及废气产生节点 | 集气方式及预处理措施 | 去向 | |
生产车间 | 上料 | 采用隔膜泵正压输送,接入废气管路 1 | 发酵废气预处理 (酸喷淋) |
上料间 | 空间废气收集接入风管 1 | ||
消毒 | 接入废气管路 1 | ||
发酵 | 冷凝后接入废气管路 1 | ||
膜过滤 | 接入废气管路 2 | 末端废气处理(氧 化喷淋+碱喷淋+水 喷淋) | |
均质破碎 | 接入废气管路 2 | ||
离心 | 接入废气管路 2 | ||
下料 | 接入废气管路 2 | ||
压滤间 | 接入废气管路 2 | ||
废水站 | 无组织散发 | 加盖引风至废气管路 2 | 末端废气处理(氧 化喷淋+碱喷淋+水 喷淋) |
污泥压滤间 | 引风至废气管路 2 | ||
危废贮存库 | 无组织散发 | 危废贮存库废气引风至废气管路 2 | 末端废气处理(氧 化喷淋+碱喷淋+水 喷淋) |
实验室 | 通风橱 | / | 直接排放 |
全厂废气治理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7.2.3-1。
管路 1 |
发酵废气 |
酸喷淋 |
管路 2 |
膜过滤、破碎、离
心、下料等工艺废气
|
|
危废贮存间废气
|
图 7.2.3-1 项目废气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项目各主要废气处理装置的设计处理能力与废气产生环节废气量基本匹配,设计 收集和处理工艺能够符合废气产生特点和各污染物物性。各废气处理设施的能力见表 7.2.3-2。
表 7.2.3-2 废气处理设施匹配性分析
废气产生工序 | 风量 m3/h | 去向 | 处理设施设 计风量 | |
所在车间 | 废气来源 | |||
生产车间 | 发酵废气 | 1114 | 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 淋 | 10000m3/h |
消毒废气* | 500 | |||
各反应釜、贮罐等 | 180 | |||
真空泵 | 216 | |||
投料间 | 700 | |||
压滤间 | 700 | |||
污水站 | 加盖引风 | 5000 | ||
危废贮存库 | 空间引风 | 2000 | ||
合计 | 9910 |
*注:发酵废气和消毒废气不同时排放。
三、废气达标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密闭性能较好的生产设备,在源头上减少无组织废气的发生量, 生产过程加强废气的分质收集措施。项目实施后各有组织废气的排放浓度统计如下表:
表 7.2.3-3 全厂各有组织废气的排放浓度统计
排气筒 | 废气名称 | 风量 m3/h | 排放速率 kg/h | 排放浓度 mg/m3 | 排放标准 |
DA001 | 非甲烷总烃 | 9910 | 0.116 | 11.7 | 120mg/m3 |
颗粒物 | 0.003 | 0.3 | 120mg/m3 | ||
氨气 | 0.041 | 4.2 | 4.9kg/h | ||
硫化氢 | 0.001 | 0.1 | 0.04kg/h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实施后,各废气经处理设施处理后均能做到达标排放。
四、废气处理费用估算
本项目废气防治相关设施为改建,预计新增相关投资费用为 27 万元。建设内容包 括废气收集系统、废气预处理(冷凝、喷淋等装置)、废气末端处理装置。项目建成后年 运行费用约为 20 万元。
五、其他建议和要求
1. 加强喷淋设施的维护。合理安排喷淋设施的维修时间,正常情况下在维修期间车 间不得生产。
2. 公司应依照《浙江省工业企业恶臭异味管控技术指南(试行)》 的要求,在项目 废气污染设施设计、建设及运行过程中落实各项恶臭废气防治措施。
3. 本报告废气治理方案为初步方案,企业应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建议组织专业论证, 确保废气稳定达标排放。
4. 项目废气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运行, 应落实浙应急基础〔2022〕143 号 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7.2.4 固废防治处置对策
1. 项目实施项目固废处置要求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规定,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 若处置不当极易产生二次污染事件。危险废物贮存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地, 本项目必须 设置规范的危废贮存库,防止风吹、日晒、雨淋, 不能乱堆乱放,不能综合利用时须送 往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作无害化处置,不得随意倾倒。废物暂存过程 中都必须储存于容器中,容器加盖密闭,贮存库地面必须硬化且可收集地面冲洗水。
一般固体和危险废物分开堆放,一般固废堆场分为生活垃圾堆场和一般工业固废堆 场。危险废物的容器应根据危险废物的不同特性而设计, 不易破损、变形、老化, 能有 效地防止渗漏、扩散。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 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 的名称、重量、成分、特性以及发生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时的应急措施和补救方法。
危废贮存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设施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 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废液等相容。在设施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 并设置渗出液收集沟。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他防护栅栏,并防风、防雨、防晒、 防漏。危废应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性质按规范分开暂存, 并设立规范的台账制度和专职 管理人员,做好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入库、存放、出库等全过程管理台账记录。
同时企业必须保证:危险废物暂时不能处置时必须保管好,不得出售,不得倒入附
近河道,不得私自转移;必须送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作无害化处置, 并遵守联单转移制度。
危险废物运输方式为汽车运输,危险废物运输应委托具有资质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 完成。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
(1)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必须严格交通、消防、治安等法规并控制车速, 保持与前 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确保行车安全;装载危废的车辆不得在居民集聚区、行人稠 密地段、风景游览区停车;
(2)运输危险废物必须配备随车人员在途中经常检查,不得搭乘无关人员,车上人 员严禁吸烟;
(3)根据车上废物性质,采取遮阳、控温、防火、防爆、防震、防水、防冻等措施;
(4)危险废物随车人员不得擅自改变作业计划,严禁擅自拼装、超载。危险废物运 输应优先安排;
(5)危险废物装卸作业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卸, 严禁摔碰、撞击、重 压、倒置。
2. 固废处置对策
本项目实施后全厂产生的固废除生活垃圾和废外包装材料外均为危险废物。危险废 物不得随意散放,防止日晒雨淋及渗漏造成二次污染。
本项目需处理的固废产生情况及处置方式见表 7.2.4-1。各类危险废物集中后送仙居 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馨海生物本次计划新建危废贮存库面积约25m², 堆场内地面作防腐防渗漏处理,并 设导流沟和渗出液收集池;堆场内设置引风装置,废气接入厂区废气处理设施。
从设施容量看,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危废暂存需求。
表 7.2.4-1 项目危险废物贮存场所(设施)基本情况表
序号 | 贮存场所 名称 | 危险废 物名称 | 危险废 物类别 | 危险废物 代码 | 位置 | 占地面积 | 贮存方式 | 贮存能力 | 贮存周期 |
1 | 危废贮存库 | 详见表 4.3.2-6 | 甲类仓库 | 25m² | 包装袋、塑 料桶 | 25 吨 | 季度 |
本项目需建设相关车间内的危废收集场所和全厂固废暂存仓库等设施,预计项目固 废防治投资额为 50 万元。根据项目危废发生种类及数量, 预计危险废物处置费用 22 万 元/年。
3. 固废处置管理要求
项目危废处置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置,转移过程必须执行“转移联单制度”。 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 应当设置危 险废物识别标志,具体需执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 1276-2022)。
一般固废委托他人运输、利用、处置的, 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 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
表 7.2.4-2 本项目固废产生及处置要求一览表 单位:t/a
序 号 | 危险废物名称 | 危险废 物类别 | 危险废 物代码 | 产生量 (吨/年) | 产生工序及装置 | 形态 | 主要成分 | 有害成分 | 危险 特性 | 污染防治措施 |
1 | 废水处理污泥 | HW49 | 772-006-49 | 20 | 废水处理 | 半固 | 污泥 | 有机毒害物 | T | 委托有资质单位综合利用或 无害化处置 |
2 | 废渣 | HW49 | 772-006-49 | 20.12 | 压滤 | 半固 | 废渣 | 有机毒害物 | T | |
3 | 废内包装材料 | HW49 | 900-041-49 | 1.2 | 原料包装 | 固体 | 危化品废内包装材 料 | 有机毒害物 | T | |
4 | 废过滤膜 | HW49 | 900-041-49 | 0.1 | 过滤 | 固体 | 废过滤膜 | 有机毒害物 | T | |
5 | 废矿物油 | HW08 | 900-249-08 | 0.5 | 机修 | 液体 | 废矿物油 | 有机毒害物 | T,I | |
6 | 废外包装材料 | -- | 900-003-S17 900-005-S17 | 1 | 原料包装 | 固体 | 废包装外袋 | -- | -- | 委托相关单位综合利用 |
7 | 生活垃圾 | -- | 900-002-S61 900-099-S64 | 15 | 职工生活 | 固体 | 生活垃圾 | -- | -- | 环卫部门清运 |
合计 | 57.92 |
7.2.5 土壤防治措施
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措施
本项目经现场取样检测各土样均低于 GB 36600 中第一类、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和 GB 15618-2018 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企业所在土壤环境质量较好。为维持现有良 好的现状,企业应重视所在区域内土壤环境防护。
2. 源头控制措施
企业需要加强对厂房内设备“跑冒滴漏”检查,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尽量杜绝事故 性泄漏与排放。同时做好防渗防漏措施, 加强地面硬化率,选用有多级防渗措施的设备 等,一旦发生泄漏也能迅速收集,且不会使泄漏物料渗透至土壤环境。可参考地下水防 治措施一并开展。
3. 过程防控措施
定期检查地面硬化等有无开裂破损。及时发现泄漏破损状况并及时修复。通过大气 污染控制措施,确保各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持续改进废气治理工艺,以减轻大气沉降对于 土壤的影响。
4.跟踪监测措施
跟踪监测措施包括制定跟踪监测计划、建立跟踪监测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采 取措施。跟踪监测计划应明确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以及执行标准。本次项目 具体的监测计划见本报告 9.2 章节。
7.2.6 噪声防治对策
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电机、冷冻机、各类风机以及生产过程中一些机械转动设备。 为确保厂内外有一个良好的声环境,需对高噪声源设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1. 在设计和设备采购阶段下,充分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对循环水泵、空压机、 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安装减震装置、消声器,设立隔声罩;对污水泵房采用封闭式车间, 并采用效果较好的隔音建筑材料。
2. 在噪声较大的岗位设置隔声值班室,以保护操作工身体健康。
3. 加强噪声设备的维护管理,避免因不正常运行所导致的噪声增大。
4. 在空压机、冷冻机等公用工程周围建筑一定高度的隔声屏障,如围墙,减少对车 间外或厂区外环境的影响。
5. 加强厂内绿化,在厂界四周设置 10~20m 的绿化带以起到降噪的作用,同时可在
围墙上种植爬山虎之类的藤本植物,从而使噪声最大限度地随距离自然衰减。
6. 为减轻项目原辅材料运输过程中车辆噪声对其集中通过区域的影响,建议厂方对 运输车辆加强管理和维护,保持车辆有良好的车况,要求机动车驾驶人员经过噪声敏感 区地段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尽量避免夜间运输。
本项目须做好噪声防治工作,保证厂界噪声达标,预计投资 10 万元(不包括绿化 费用),运行费用 5 万元/年。
7.2.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2.7.1 事故风险防范
事故风险防范是项系统性工作。公司应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风险防范和控制。同 时根据园区管理要求,通过“四架空三隔离”即自来水管架空、物料管线架空、污水管线 架空、废气管线架空以及生产车间、雨水沟等区域防腐防渗“三隔离”等方式从基础上致 力于项目风险防范与控制水平的提升。同时, 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完成风险防范工 作。
1. 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环保管理
对事故风险较大的化工企业来说,一定要强化风险意识、加强环保管理。
公司需设立专职环保管理部门,负责全厂的环保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关注行业内相关技术和装备设施的发展,持续改进公司内环保风险控制技术和装备设施。
积极建立 SO14001 体系、建立 ESH(环保、安全、健康)审计和 OHSAS18001 体 系,全面提高环保管理水平。
2. 生产过程风险防范
生产车间是最主要的事故风险源,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是导致环境风险事故发生 的最主要原因。公司必须严格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项目产品工艺较为复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并制定相应的 应急处置对策与措施。
公司需加强岗位培训,使所有操作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在紧急状况下能对工艺装置 进行控制,并及时、独立、正确地实施相关应急措施。制定重点岗位的现场处置方案并 上墙,让在岗人员熟悉岗位上各种危险物质的相关性质,定期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 训和应急演练。
要提高设备及装置密封性能,尽可能减少无组织泄漏。在项目的工程设计中充分考
虑安全因素,反应、物料输送等关键岗位建议通过设备安全控制连锁降低风险性。
必须组织专门人员每天每班多次进行周期性巡回检查,有跑冒滴漏或其他异常现象 的应及时检修,必要时按照“生产服从安全”原则停车检修,严禁带病或不正常运转。
3. 贮存过程风险防范
贮存过程事故风险主要来自容器泄漏,可因此造成火灾爆炸等连锁反应。
公司需严格按照物料的理化性质合理安排贮存场所,根据规范规划设计布置物料储 存区,危险化学品贮存的场所必须是经相关部门审查批准设置的专门危险化学品库房, 建筑或装置的间距设置必须符合法规要求。
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熟悉贮存物品的特性, 事故处理办法和防护知识。同时必须配备有关的个人防护用品。特别是针对本次项目涉 及使用的危化品采取相应的贮存措施。
要严格遵守有关贮存的安全规定,包括《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建筑设计防火 规范》、《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对贮存的危险化学品设置明显 的标志,并按国家规定标准控制不同单位面积的最大贮存限量和垛距;在危险物质贮存 的库房、场所设置符合国家规定安全要求的消防设施、用电设施、防雷防静电设施, 并 设置危险介质浓度报警探头。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检查验收登记,贮存期间定期养护,控制好贮存场所的温度 和湿度;装卸、搬运时应轻装轻卸,注意自我防护。
4. 环保设施事故预防措施
(1)废水、废气治理
废气、废水等末端治理措施必须确保正常运行,如发现人为原因不开启废气治理设 施,责任人应受行政和经济处罚,并承担事故排放责任及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末端治理 设施因故不能运行,则生产必须停止。
优化废气输送管路的设计,管路中设置单向输送阀、水封、阻火器等防回火装置; 在管路中增设金属导线等防静电集聚设施,有条件时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质管路;平时 加强管路维护,特别是备用废气处理系统的维护,确保相关设施和装置处于正常有效状 态。一旦发生主设施故障时,尽快停止相应废气发生车间的生产。
污染防治设施日常应有专人负责进行维护,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完成整改修复。 为确保处理效率,在车间设备检修期间,末端处理系统也应同时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 中需注意做好安全防范。
公司应按照浙安委〔2022〕6 号《浙江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危险化学 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对新建(改建)重点环保设施开展安全 风险评估论证,形成问题隐患清单,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因安全事故而导致环境风 险事件的发生。
公司应按照浙应急基础〔2022〕143 号《浙江省应急管理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 加强工业企业环保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对环保设施操作、危险作业 等相关岗位人员开展安全操作规程、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专项安全培训教育; 依法依 规开展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定期进行安全可靠性鉴定,设置必 要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和连锁保护,严格日常安全检查。
各车间、生产工段应制定严格的废水排放制度,确保清污分流,污污分流。
实行废水零直排管理。根据当地环保管理要求, 除经初期收集后的雨水外,其他各 类水均需经收集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放至外环境。
在废水站周围设置监控井,通过定期监测水质以及掌控废水站构筑物的完整性,实 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的及时预警。
(2)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堆场,废物暂存过程中都必须储存于容器中,容器加盖密闭,特别是对于 含敏感恶臭物质的固废。危险废物暂存与处置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及时联系危废处理回收单位,尽可能减少危废在暂存仓库的暂存时间;
②定期对暂存危废进行状态检查,包括包装完整性、密闭性等, 特别需要注意废活 性炭、废渣等固体状废物的存放状态,检查其有无发热现象。
5. 制定事故应急减缓及处置措施
(1)事故大气环境风险
重点危险物质使用岗位及贮存场所设置相应的气体监测报警仪。
对环境风险情境设置相应的安全距离,规划疏散通道和撤离路线,在不同方位设置 临时集合安置点,选取事故时上风向方向疏散撤离到安全距离外。
(2)事故废水环境风险
本项目实施后,企业需建立事故水环境风险防范"单元-厂区-园区"三级防控体系, 包括装置区导流沟、厂区事故应急收集系统以及园区防洪渠截断体系,以防止事故情况 下泄漏物料、受污染的消防水及雨水对外环境造成污染。
公司将利用现有应急池和污水站水池(该池子原为废水站池子,本次项目改造后闲
废水泵送至废 水站 |
雨水、事故废水 |
可人工移动闸门,平时 开,收集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 |
|
附近河网
可人工移动闸 门,平时关,初期雨 水收集结束后开 启, 降雨结束后关 闭。 |
图 7.2.7.1-1 厂区事故废水收集示意图
事故应急池平时应空置,应急时可收容消防水,该排放口及应急池入口阀门需设专 人看管,应急池入口阀门平时关、事故时开, 排放口平时开、事故时关。其运行示意图 见图 7.2.7.1-1。
事故废水通过事故应急池收集后,需转送至污水站处理达标后外排。为避免对废水 站的正常运行造成冲击,在输送前应对收集的事故废水进行水质化验,再根据水质情况 确定泵送至污水站的方案。
6. 建立风险监控及应急监测系统
在危化品物料贮存场所设置有毒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等监控设施, 实时监 控关键危险源的安全状态,据此设置相应的预警系统。
建立应急监测系统,配置相应的仪器和装备,配备专业的人员并进行技能培训和应 急演练,以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环境监测要求。此外, 保持与外部第三方监测机构的 密切联系,确保其能补充提供相关监测能力的不足。
7. 建设健全防范措施
公司在本次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特别是建设针对危险物质风险源 的防范体系。日常经营中密切关注风险防范体系的运行状况, 跟踪行业内的相关装备和 技术进步,完善管理制度并及时做好设施维护升级和物资补充,实现风险防范措施的持 续改进。
8. 有效衔接其他应急体系
考虑到公司位于医化园区,周边存在较多同类医化企业,企业必须与园区管委会及
周边企业建立联动机制,保持事故发生时讯息畅通,确保在大气影响范围超出厂界、厂 区事故废水截流系统失效等情况下可联同园区内企业及周边居住点采取及时应对措施。
应急情形下,必要时可请求调用周边企业提供应急救援或物资补助。同时公司也须 积极参与到园区内其他单位的应急处置中去。
7.2.7.2 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要求,本次项目在实施前应编制突发环境 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需按照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江省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编制导则》进行, 通过预案编制确定危险目标,设置救援机构、组成人员, 落实职 责和应急措施,确定各类事故情境下的安全距离和疏散路线,并进行定期演练。
同时,根据原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 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备案管理办法(试行)》要求, 公司应当在所编制的环境应急预案签署实施之日起 20 日 内报所在地县级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另外,鉴于该项目的事故风险特征,建议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对项目的危险性和危 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提出具体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并提供给管理部 门进行决策。
7.2.8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及相关费用
本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统计见下表。同时, 公司在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建造及运 行过程中,应落实浙应急基础〔2022〕143 号文件中的相关要求。在后期的运营过程中 需持续开展污水罐(池)等重点环保项目和设施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确保环保设 施安全正常运行。
表 7.2.8-1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清单一览表
分类 | 工程措施 | 对策措施说明 | 预期治理 目标 |
废水 | 废水收集 系统 | 生产废水分类收集,生产污水管道必须采用架空管或明渠暗管,雨 污分流,设置事故废水收集设施。 | 分类收集 |
废水处理 工程 | 建设 1 套 50t/d 处理能力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处理设施采用“气 浮+AOAO+MBR”处理工艺,详见本环评相关章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 经规范化标准排放口排放。 | 达标排放 | |
废气 | 废气处理 | 车间工艺废气收集后与废水站及危废贮存库废气一起接入“氧化 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废气处理装置,设计风量 10000m3/h; | 达标排放 |
噪声 | 生产车间 | 局部隔声,对高噪声设备空压机增加隔声板等设施,加强设备维护。 | 厂界达标 |
固废 | 危险废物 | 本项目在废水站南面新建一个面积为 25m²的危废贮存库。危险废 物须分类收集,设专门场地存放,防止风吹、日晒、雨淋, 建立管理台 账。定期送往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作无害化处置。 | 无害化处 置 |
一般固废 | 本项目新建一个总面积为 20m2 的一般固废贮存库。一般固废须分 类收集,设专门场地存放,防止风吹、日晒、雨淋,建立管理台账。委 托他人处置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核实,依法签 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 | ||
地下 水及 土壤 | 分区防控 措施 | 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措施,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的事故风险防范措 施,做好厂内的地面硬化、防渗并加强维护。 | 减少影响 |
源头控制 措施 | 加强对厂房内设备“跑冒滴漏”检查,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尽量杜 绝事故性泄漏与排放。同时做好厂区的防渗防漏措施,加强地面硬化 率,选用有多级防渗措施的设备。 | 减少影响 | |
环境 风险 | 事故应急 防范措施 | 设备发生泄漏,及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收集泄漏源和事故废水。 | 减少风险 |
表 7.2.8-2 验收清单一览表
分类 | 工程措施 | 对策措施说明 | 投运时间 |
废水 | 废水处理设施 | 工艺废水与其他废水一起纳入废水末端处理设施 | 试运行前 |
废气 | 末端废气处理设施 | 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 | 试运行前 |
噪声 | 生产车间 | 做好隔声降噪工作 | 试运行前 |
固废 | 危险废物 | 分类规范储存、委托处置 | 试运行前 |
风险 | 事故应急防范措施 | 编制应急预案 | 试运行前 |
配备相应应急物资 | 试运行前 |
表 7.2.8-3 新增“三废”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
新增投资费用(万元) | 新增处理费用(万元) | |
废水 | 380 | 73 |
废气 | 27 | 20 |
固废 | 50 | 22 |
噪声 | 10 | 5 |
合计 | 467 | 120 |
8.1 项目投资及经济效益概算
一、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1506.1 万元。
二、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 6000 万元,实现利税总额 1200 万元,具有较 好的经济效益。
为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保护周围环境,应按达标排放为基本要求开展污染预防, 本项目环保投资必须及时足额到位。环保投资包括废气治理、废水治理、固废处置、噪 声治理等方面。
1. 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具体分配见表 8.2-1,运行费用见表 8.2-2。
表 8.2-1 本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
项目名称 | 投资金额(万元) | 所占比例(%) |
废水治理 | 380 | 81.37 |
废气收集及治理 | 27 | 5.78 |
固废处置 | 50 | 10.71 |
噪声治理 | 10 | 2.14 |
总合计 | 467 | 100.0 |
表 8.2-2 本项目运行费用一览表
项目名称 | 运行费用(万元/年) | 所占比例(%) |
废水治理 | 73 | 60.83 |
废气治理 | 20 | 16.67 |
固废处置 | 22 | 18.33 |
噪声治理 | 5 | 4.17 |
合计 | 120 | 100.0 |
1. 经济效益
本项目的总投资为 1506.1 万元,环保投资合计467 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31% 。 本项目实施后实现利税 1200 万元,而环保设施年运行总费用为 120 万元,投资效益明 显。
2. 社会、环境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对于仙居县乃至台州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经 济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有一定量的废水排放,加上废气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厂方必须认真落实“三废”治理措施,使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严格做到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明确“三废”达标排放,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相统一。
9.1 环境管理
9.1.1 管理机构
企业需指派一名厂级领导分管环保工作,配备技术力量较强的环保管理人员,定期 对公司所有环保设施进行监督管理;对环保设施运行率、效果及设备的完好性等实行专 人管理责任制,当各废气、废水等处理设施出现较大问题,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时, 必须要求停产实施抢修。环保专业技术管理员的任务是负责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环保 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对环保资料统计建档等。公司内其他人员需 配合环保专业技术管理员做好车间及厂区的日常环保管理工作。
9.1.2 环境管理要求
项目实施后,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提升环保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 而强化全厂的环境管理。厂内环境美观、整洁。各环保设施要落实专人管理, 经常检查 维修,备好备用品配件,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使运行率和达标率达到 100%。
(1)厂内要加强对雨污分流和污污分流管道的合理布设及排污口的规范化和废水 处理站在线监控装置等的管理,防止车间污水直接进入雨水管网。严格管理用水, 开展 节水活动,在设计、生产过程中,开展节能活动,应用节能措施、变废为宝。
(2)公司须编制应急方案,建立预防事故排放的制度和添置必要的设备,并加强人 员培训,加强防火、防爆、防泄漏管理, 并定期演练。增加废气管理力度, 对未有效密 闭的岗位强化密闭改造及回收管理,大幅度削减有机溶剂的消耗量。
加强固废管理,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减少固废污染,危险废物和工业固废处置率 达 100%。生活垃圾处理率达 100%。可回收废弃物实现 100%回收利用。
(3)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应经常检查维修,并向外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检测、统 计;备好备用件,保证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防止事故性排放。遇环保设施不能正 常运转时,应及时关停生产,以免污染物未达标排放。
(4)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处理设施能够和生产工艺“同时设计”,和项 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做到与项目生产“同时运行”。
(5)经常对厂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和管理,使每位员工都有环保意识,自觉节
约水及各种原材料,减少“三废”排放量。
(6)进行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并持续完善。建议企业开展第三方环境体系认证, 并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尽可能将各种措施落到实处,建议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判断环境质量现状、判断 污染源是否达标、评价环保设施效率及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9.2.1 监测机构
公司主要监测内容包括废水和废气两个部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馨海生物应成立 专门的环保监测实验室,负责公司内与环保有关的废水因子的日常监测,并委托仙居县 环境监测站或第三方监测机构进行例行性监督监测;废气因子监测则可就近委托仙居县 环境监测站或第三方监测机构承担。
9.2.2 监测职责
公司环保监测主要任务有:
1. 建立严格可行的监测质量保证制度,建立、健全污染源档案;
2. 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某污染因子有超标现象,应分析超标原因并及时上报管理 部门采取措施控制污染;
3. 定期(季、年)进行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掌握污染源控制情况及环境质量状况, 向公司提出防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
4. 整理、统计分析监测结果和填写企业环境保护统计表,上报主管环保局归口管理。
9.2.3 监测计划
1. 对建立环境监测建议
①根据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本厂的监测计划和工作方 案。
②加强环境监测数据的统计工作,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污染物排放指标 达到设计要求。
③强化对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环保设施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 建立全厂环 保设施运行、维护、维修等技术档案, 确保环保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保证污染物排 放连续达标。
④加强对开停车非正常情况和事故排放源及周围环境监测,并能控制污染扩大。
2. 环境监测计划
根据企业的排污特点及环境特征,参照《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 2017)和《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HJ1209-2021)的相关要 求,建议监测计划见表 9.2-1。
表 9.2-1 厂区监测计划
监测点位 | 监测指标 | 监测频次 | 执行标准 | |
废水 | 废水总排放口(DW001) | 监测指标及监测频次具体见表 9.2-2 | ||
废气 | 末端废气排气筒(DA001) | 颗粒物、氨、硫化氢、非甲 烷总烃、臭气浓度(出口) | 每年一次 | GB16297-1996 GB14554-93 |
厂区内 | NMHC | 每年一次 | GB37822-2019 | |
厂界 | 颗粒物、氨、硫化氢、非甲 烷总烃、臭气浓度 | 每年一次 | GB16297-1996 GB14554-93 | |
噪声 | 厂界 | Leq | 每季度一次 | GB12348-2008 |
敏感点(断桥上宅村) | Leq | 每季度一次 | GB12348-2008 | |
周边环境 | ||||
土壤 | 按照《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 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的相关 要求在厂区进行分区布点 | GB 36600-2018 中的基本项 目 | 深层土壤三年 一次,表层土 壤每年一次 | GB 36600-2018 |
厂区北侧农用地,取表层土样 | GB 36600-2018 基本项目中 的 27 项挥发性有机物 | 三年一次 | GB 36600-2018 | |
地下 水 | 对照点:厂区上游 | GB/T 14848 表 1 常规指标 (微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 除外) | 每年一次 | GB/T 14848 |
按照《工业企业土壤和地下水自 行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的相关 要求在厂区进行分区布点 | 一类单元半年 一次,二类单 元一年一次 | GB/T 14848 |
表 9.2-2 废水排放环境监测计划及记录信息表
序号 | 排放口编 号 | 污染物名称 | 监测设施 | 自动监测设施 安装位置 | 自动监测设施 的安装、运 行、维护等相 关管理要求 | 自动监测 是否联网 | 自动监测 仪器名称 | 手工监测采样 方法及个数 | 手工监 测频次 | 手工测定方法 |
1 | DW001 | pH 值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年 |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 6920-1986》 | ||||
CODCr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 酸盐法 GB11914-1989》 | ||||||
NH3-N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氨氮的测定 蒸馏-中和滴 定法 HJ 537-2009》 | ||||||
总磷 (以 P 计)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 连 续流动-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 670-2013》 | ||||||
总氮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 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 2012》 | ||||||
SS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1901-1989) | ||||||
BOD5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505- 2009) | ||||||
石油类 | □自动 口手工 | 瞬时采样 至 少 3 个瞬时样 | 1 次/季 |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 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 2018) |
项目建成投产后,需对相应的环保治理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建议的具体监测项目及 监测点位见表 9.2-3。
表 9.2-3 建议的环保竣工验收监测因子
类别 | 监测点位 | 监测项目 |
废水 | 废水站各处理单元出口 | pH 、CODCr、氨氮、总磷、总氮、悬浮物、石油类、色 度、BOD5 |
废水总排口(DW001) | ||
废气 | 末端废气处理设施排放 口(DA001) |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
厂 界 | 颗粒物、非甲烷总烃、氨、硫化氢、臭气浓度 | |
生产车间外 | NMHC | |
噪声 | 厂 界 | 昼夜等效 A 声级 |
9.3 污染物排放清单与总量控制
9.3.1 污染物排放清单
表 9.3.1-1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
污染源 | 污染物 | 污染防治设施 | 执行的标准 | |||||||||||
类别 | 位置 | 排放种类 | 排放浓度 | 总量控制指标 | 工艺 | 设计规模 | 数量 | 标准号 | 标准值 | |||||
废水 | 厂区标排口 | COD | ≤480mg/L | 6.640t/a | 气浮+AOAO+MBR | 50t/d | 1 | GB8978-1996 DB33/887-2013 | 480 | |||||
NH3-N | ≤35mg/L | 0.484t/a | 35 | |||||||||||
园区污水处理 厂排放口 | COD | ≤30mg/L | 0.416t/a | — | — | — | GB18918-2002 | 30 | ||||||
NH3-N | ≤1.5mg/L | 0.021t/a | 1.5 | |||||||||||
工程组成(生产线数 量、主要工艺、产品 种类及规模、建设车 间数量) | ||||||||||||||
序号 | 名称 | 产量(t/a) | 车间 | |||||||||||
1 | 辛伐酰基酶 | 200 | 发酵车间 | |||||||||||
ADH 羟基还原酶 | 200 | |||||||||||||
NADPH+辅酶 | 10 | |||||||||||||
原辅料组分要求 | 项目原辅料见表 4.3.1-1。 | |||||||||||||
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内 容 | 建设单位应如实向环境保护部门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依法向社会公开污染物排放数据并对数据真实性负责。 |
2.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包括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排放标准、排放量等内容。
表 9.3.1-2 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序号 | 废水类别(a) | 污染物种类(b) | 排放去向(c) | 排放规律(d) | 污染治理设施 | 排放口编 号(f) | 排放口设 施是否符 合要求(g) | 排放口类型 | ||
污染治理设 施编号 | 污染治理设 施名称(e) | 污染治理设 施工艺 | ||||||||
1 | 综合废水 (工艺废水、清洗废 水、检修废水、化验 室废水、循环冷却废 水、废气喷淋废水、 生活污水和初期雨 水) | pH 值、SS、 CODCr 、BOD5 、色 度、总氮、总磷、氨 氮 | 排至城市污 水处理厂 | 连续排放, 流量稳定 | TW003 | 综合污水处 理站 | 气浮 +AOAO+ MBR | DW001 | □ 是 □否 | □ 企业总排 □雨水排放 □清净下水排 放 □温排水排放 □车间或车间 处理设施排放 口 |
表 9.3.1-3 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排放口地理坐标(a) | 废水排放量/ (万 t/a) | 排放去向 | 排放规律 | 间歇排 放时段 | 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 | |||
经度 | 纬度 | 名称(b) | 污染物种类 | 国家或地方污染 物排放标准浓度 限值/(mg/L) | ||||||
1 | DW001 | 120°48'8.94" | 28°53'0.09" | 1.384 | 进入城市污 水处理厂 | 连续排放, 流量稳定 | / | 仙居县城市 污水处理厂 | pH 值 | 6~9 |
SS | 400 | |||||||||
BOD5 | 300 | |||||||||
CODCr | 480 | |||||||||
石油类 | 20 | |||||||||
NH3-N | 35 | |||||||||
总磷 | 8.0 | |||||||||
总氮 | 70 |
表 9.3.1-4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种类 |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按规定商定的排放协议(a) | |
名称 | 浓度限值/(mg/L) | |||
1 | DW001 | pH 值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6~9 |
SS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400 | ||
BOD5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300 | ||
CODCr | 进管要求 | 480 | ||
石油类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 20 | ||
NH3-N | 《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 887-2013) | 35 | ||
总磷 | 《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 887-2013) | 8 | ||
总氮 |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 级标准 | 70 |
表 9.3.1-5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种类 | 排放浓度/(mg/L) | 日排放量(kg/d) | 年排放量(t/a) |
1 | DW001 | SS | 400 | 18.440 | 5.534 |
BOD5 | 300 | 13.830 | 4.150 | ||
CODCr | 480 | 22.128 | 6.640 | ||
石油类 | 20 | 0.922 | 0.277 | ||
NH3-N | 35 | 1.614 | 0.484 | ||
总磷 | 8 | 0.369 | 0.111 | ||
总氮 | 70 | 3.227 | 0.968 | ||
全厂排放口合计 | SS | 18.440 | 5.534 | ||
BOD5 | 13.830 | 4.150 | |||
CODCr | 22.128 | 6.640 | |||
石油类 | 0.922 | 0.277 | |||
NH3-N | 1.614 | 0.484 | |||
总磷 | 0.369 | 0.111 | |||
总氮 | 3.227 | 0.968 |
3. 大气污染物排放核算
表 9.3.1-6 本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排放口编号 | 污染物 | 核算方法 | 核算排放浓度 (mg/m3) | 核算排放速率 (kg/h) | 核算年排放量 (t/a) |
1 | DA001 | 氨气 | 物料衡算 法、类比法 | 4.2 | 0.041 | 0.196 |
非甲烷总烃 | 类比法 | 11.7 | 0.116 | 0.779 | ||
颗粒物 | 类比法 | 0.3 | 0.003 | 0.007 | ||
硫化氢 | 类比法 | 0.1 | 0.001 | 0.005 | ||
合计 | 总废气 | / | / | 0.161 | 0.987 | |
VOCs | / | / | 0.116 | 0.779 | ||
颗粒物 | / | / | 0.003 | 0.007 |
表 9.3.1-7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量核算表
排放口编号 | 产污环节 | 污染物 | 主要污染 防治措施 | 污染物排放标准(mg/m3) | 核算方法 | 年排放量 (t/a) | ||
标准名称 | 浓度限值 | |||||||
发酵车 间 | 1 | 设备和管 线组件泄 漏等 | 氨气 | 管道化输 送和密闭 化收集 | / | / | 物料衡算 法、类比法 | 0.020 |
合计 | 合计 | / | 0.020 |
表 9.3.1-8 本项目废气排放量核算表
序号 | 污染物名称 | 年排放量(t/a) |
1 | 氨气 | 0.216 |
2 | 非甲烷总烃 | 0.779 |
3 | 颗粒物 | 0.007 |
4 | 硫化氢 | 0.005 |
合计 | 总废气量 | 1.007 |
VOCs | 0.779 | |
颗粒物 | 0.007 | |
无机废气 | 0.228 |
9.3.2 总量控制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 号)、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 〔2014〕197 号)、《台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 核工作的通知》(台环保〔2013〕95 号)等文件要求,台州市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的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烟粉尘、总氮。根 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涉及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物的排放, 其中涉及需要进行 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有 CODCr、氨氮、VOCs、烟粉尘。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见表 9.3.2-1。
表 9.3.2-1 馨海生物本项目实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情况
废水,t/a | 废气,t/a | ||||
废水量 | COD | 氨氮 | VOCs | 烟粉尘 | |
现有核定总量* | / | 0.448 | 0.023 | 5.780 | / |
本项目 | 13834.3 | 0.415 | 0.021 | 0.779 | 0.007 |
外环境排放增减量 (相对于核定量) | / | -0.033 | -0.002 | -5.001 | +0.007 |
建议总量控制值 | / | 0.415 | 0.021 | 0.779 | 0.007 |
注:根据台州市生态环境局仙居分局出具的《关于浙江省仙居县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主要污 染物排污权指标变更至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情况说明》,阳光生物将所持有的排污权变更 归于馨海生物使用。
建议以此次项目实施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主要 污染物控制值,即:
COD 排放总量 0.415t/a,氨氮排放总量 0.021t/a,VOCs0.779t/a,烟粉尘 0.007t/a。
另外,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水污染物中总氮的外排环境量为 0.166t/a,建议以此 作为馨海生物总氮的总量控制目标建议值。
相比现有核定总量尚余 CODCr0.033t/a、NH3-N0.002t/a、VOCs5.001t/a,可用于企业 今后发展。
本项目实施后 CODCr、氨氮、VOCs 污染物总量在原有核定总量之内,无需进行总 量替代。
10.1 项目概况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系浙江省仙居县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此次拟投资 1506.1 万元,在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的现有厂区实施“年 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 酸转化项目”。在现有车间内建设生产线,改造现有的废水站和废气处理设施,建成后可形 成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的生产能力,其 中的“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因市场原因不予实施。
10.2.1 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 水环境质量现状
①地表水环境
区域地表水体永安溪柴岭下断面和罗渡断面各污染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能满足Ⅲ类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总体而言, 项 目所在区域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②地下水环境
由地下水监测结果可知:区域的地下水总体评价为 IⅤ类。除了细菌含量较高外, 其 余的因子类别均在 III 类及以下,地下水水质尚可。细菌含量较高可能是由于该区域靠 近居民区,地下水受居民生活影响。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仙居县2022 年各基本污染物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经监测,项目 所在地非甲烷总烃、氨的浓度均低于居民区标准,臭气浓度低于厂界标准。
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项目所在地厂区东侧、北侧厂界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中 4a 类标准限值要求,南侧、西侧厂界昼、夜间声环境质量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 类标准限值要求;附近敏感点(断桥上宅 村)声环境质量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限值要求。
4.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厂区内及厂外建设用地各监测点土壤各项指标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第一类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周边农用地监测点土壤各项指标浓度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
10.2.2 工程分析结论
1. 废水
本项目实施后年废水量为 13834.3t/a,废水经厂内处理达进管标准后纳入仙居县城 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永安溪。废水污染物纳管排放量: COD6.640t/a(480mg/L 计)、NH3-N0.484t/a(35mg/L 计);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各污染物外排量为: COD0.415t/a(30mg/L 计),NH3-N0.021t/a(1.5mg/L 计)。
2. 废气
(1)工艺废气
本项目工艺废气年产生量为 0.91t,其中有组织废气 0.89t/a,无组织废气 0.02t/a。经 处理后本项目工艺废气年排放量为 0.065t,其中有组织排放量为 0.045t/a,无组织排放量 为 0.02t/a。
本项目发酵废气经“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工艺。项目发酵废气年产生量 240.2 万 m3 ,非甲烷总烃排放量 0.023t/a ,颗粒物排放量 0.007t/a。
(2)废水站废气
废水站废气经氧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后,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 0.756t/a,硫 化氢排放量为 0.005t/a,氨排放量为 0.151t/a;企业对废水站相应废水池进行加盖密封处 理,无组织排放量较少,不作定量分析。
3. 固废
本项目产生固废为 57.92t/a ,除废外包装材料和生活垃圾外,均为危险废物;其他 需处理的危险废物 41.92t/a,主要有废渣、废内包装材料、废过滤膜、废矿物油和废水处 理污泥等,须委托仙居县危废焚烧处置中心等有资质单位焚烧或安全填埋等无害化处置。 另外,本项目在储存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原料、报废料等均需作为危险废物委托有
资质单位无害化处置。
10.2.3 环境影响结论
1. 地表水
本项目实施后产生的废水经厂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进管标准后纳入仙居县城 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永安溪。根据 7.1 章节废水达标可行性分析结果,本项目 废水特征因子均能达到进管要求,不会对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影响。 本项目废水能做到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2. 地下水
企业需切实落实好废水集中收集工作,做好厂内地面硬化防渗,特别是对固废堆场 和易污染区的地面防渗工作,另外加强本项目的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从预测结果看, 本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内小范围以外地区,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的要求。
3. 环境空气
本项目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气。从预测结果看: 正常工况下,新增污染源氨气 废气正常排放下 1 小时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100%;在叠加周边同种污染源时, 叠加背景浓度后,氨气废气对区域 1 小时最大影响浓度未超过环境质量标准。项目废气 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项目发酵废气、消毒废气、废水站废气、危废贮存间废气等恶臭废气经收集采用“氧 化喷淋+碱喷淋+水喷淋”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可有效去除恶臭影响,对外环境的影响 不大。
根据预测计算结果,本次项目实施后全厂不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可见在对全厂废气加强收集和处理的基础上,项目废气对周围环境将不会造成大的 影响,对区域的环境空气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4. 声环境
本项目将采用先进的设备,本项目实施后,企业要按照污染防治章节所提要求,对 各种高噪声设备做好减震、消声、隔声措施, 能够使厂界噪声控制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标 准限值之内。
5. 固废
本次项目产生的固废采取分类处理的方式,各种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安全
处置。项目产生的各类固废均能做到无害化处置,对环境影响不大。
6. 土壤
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从大气沉降、地面漫流和垂直入渗三个影响途径, 分析项目运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从分析结果看, 正常工况下,项目污染物进入土壤环 境的数量不大,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7. 环境风险
根据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并考虑到本项目实施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 化工园区,项目实施过程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防范措施,在做好事故应急防范措施和 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可以得到控制,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水平是 可以接受的。
10.2.4 公众参与结论
本次环评报告编制期间,建设单位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 年修正)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接到对本项目持反对意见的电 话、电子邮件等书面意见。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程序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规范 要求,项目的公众参与工作总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10.2.5 污染防治结论
馨海生物本项目实施后全厂废水产生量为 13834.3t/a(46.23t/d),企业废水站设计处 理能力为 50m3/d,能够满足全厂废水处理需求。
本项目需做好工艺废水的分类收集和预处理,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气浮沉淀池,确 保本次项目废水混合后进入气浮沉淀池的进水浓度低于设计指标,废水经厂内废水站处 理达纳管标准后进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最终排入永安溪。
按分区防渗的原则,本项目危险废物堆场、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厂区内污水检查井、 机泵边沟等为重点防渗区,生产区、管廊区、污水管道、道路、循环水场、化验室等为一 般防渗区,管理区、厂前区作为简单防护区。防渗技术要求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表 7 中要求。
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气需进行分质分类收集,经多级冷凝等预处理后排入末 端废气治理设施处理。
企业拟建一座 25m2 危废贮存库。固废堆场设置防腐、防渗及渗滤液收集池、废气 收集系统等设施。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暂存于固废堆场,对固废实行分类收集堆放,
固废处置要从源头考虑,首先从减量化、资源化角度考虑, 再考虑无害化处置。危险废 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危废转移过程需执行联单制度。
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对高噪声设备空压机、冷冻机、风机等设置隔声屏障、消音器、 减震装置等,加强机械设备维护。厂界噪声满足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相应功能区的标准限值要求。
10.2.6 总量控制结论
本项目涉及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有 CODCr、NH3-N 等共两种。馨海生物现有 主要污染物核定值为:COD 0.448t/a,氨氮 0.023t/a ,VOCs 5.780t/a。
建议以本项目实施后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的主要污 染物控制值,即馨海生物本项目实施后全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值为:
CODCr 排放总量 0.415t/a,氨氮排放总量 0.021t/a,VOCs 排放总量 0.779t/a,烟粉尘 排放总量 0.007t/a。
项目实施后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在先后核定值之内,不需要进行区域削减替代。
10.2.7 风险评价结论
通过环境风险分析,考虑本项目实施地位于仙居县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同时企业在 项目实施过程将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防范措施,企业在做好事故应急防范措施和应急预 案的前提下,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防控。
10.3.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四性五不批”符合性分析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 682 号令):
第九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 应当重点 审查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环境影响 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
“(一)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 规划;
“(二)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环境质量标准,且建设项目拟采取的 措施不能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
“ (三)建设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无法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 准,或者未采取必要措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四)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未针对项目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出有效 防治措施;
“(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础资料数据明显不实, 内 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本次报告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0.3.1.1 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分析
本次环评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环境可行性:
1. 建设项目符合《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的要求
本项目位于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化园区内, 根据《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该区域属于 “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
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园区的产业发展规 划;采取污染治理和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要求、 实现环境风险可控;项目由园区统一供能供水并将落实清洁生产措施。
综合看,本项目符合该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
2. 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排放标准,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指标
(1)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排放标准
厂区废水经厂区内废水站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项目产生的废气通过收集,经厂区 末端处理装置治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固废经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后,均委托有资质单 位作无害化处置;车间通过合理布置,可以做到厂界噪声达标。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符合 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2)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实施后,全厂 COD 、氨氮、VOCs 排放量在现有核定总量之内,符合污染物
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3. 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经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本次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和噪声在采 取一定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仍能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不会 导致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符合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
4. 项目建设符合《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环评[2016]150 号)中“三线一单”要求。
①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项目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项目不 在当地饮用水源、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内, 也不在仙居县生态保护红线划 定范围内,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要求。
②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水环境质量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 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目标为《土壤环境质 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第一、二类用地污染风 险筛选值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 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
根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能够达到二类功能区要求, 土壤满足《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中 第一、第二类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地表水满足 III 类功 能区要求;区域地下水水质总体评价为 IV 类。
本项目通过相关防治措施的落实,产生的废水和废气能做到达标排放;固废可做到 无害化处置;各主要污染物总量均在现有核定值之内。
本次项目的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厂,排放量在规划的排水规模之内,不会改变现有纳 污水体水质类别;项目废气达标排放后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质的变化;固废通过委托有 资质单位处置等方式可做到无害化处置;通过切实做好厂内的分区防渗工作,并落实污 染监控和应急响应工作,可有效防止项目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污染。
综合看,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影响。
③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位于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工业集聚区内供水、供电、供热 等设施完备。蒸汽由仙居现代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给。本项目建成运行后通过内部管理、 设备选择、原辅材料的选用和管理、废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 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地控制污染。项目位于工业区,用地性质属于 工业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林地等,满足仙居县土地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综上,本次项 目建设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本次项目拟建地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根据《仙居县“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台州市仙居县“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新方案》,该 区域属于“ZH33102420121 台州市仙居县福应街道产业集聚重点管控单元”。本次项目 内容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采用先进的生产装备和设施,执行 并落实污染物处置及排放标准,防范环境风险,采用清洁能源并提高资源利用率,符合 方案中的生态环境准入相关要求。
综上,本项目总体上能够符合“三线一单”的管理要求。
5. 项目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发区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要求;
(1)建设项目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本项目为生物酶催化剂制造,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服务于核心 区块医化产业组团,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仙居县域总体规划(2017-2035)和仙 居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本项目在现有厂区内实施,用地规划为工业用 地,符合仙居县经济开发区用地规划。
(2)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次建设项目各产品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中的淘汰、限制 类,未列入《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符合 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6. 项目建设符合规划环评、环境事故风险水平可接受,并符合公众参与要求
(1)规划环评符合性
本项目位于仙居经济开发区现代医药化工园区,属于核心区块医化产业组团,为生 物酶催化剂制造,属于园区产业总体结构中的原料药板块。本项目实施后,全厂 COD 、 氨氮排放量在现有核定总量之内,符合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区 域规划环评的要求。
(2)环境事故风险水平可接受分析
通过环境风险分析,企业在做好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并演练应急预案 等环保管理工作后,厂区内发生大量泄漏、重大生产操作事故的概率较小, 本项目的环 境风险是可控的。
(3)公众参与符合性
本次环评报告编制期间,建设单位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 年修正)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未接到对本项目持反对意见的电 话、电子邮件等书面意见。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程序符合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规范 要求,项目的公众参与工作总体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
10.3.1.2 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
本次环评分析了污染物排放分别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的影响, 并 且按照导则要求对环境空气和地下水影响进行了预测。
1. 地表水影响预测分析从废水可达标性、纳管可行性以及对污水处理厂和附近水体 的影响分析几方面进行定性分析,结论是可靠的。
2. 根据分析,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采用 AERMOD 模型 进行了影响分析,选用的软件和模式均符合导则要求,满足可靠性要求。
3. 本项目所在区域无大规模开采地下水的行为,也无地下水环境敏感区,水文地质 条件相对较为简单,因此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 求,本次预测采用导则推荐的一维稳定流动二维水流动力弥散模型。选用的方法满足可 靠性要求。
4. 根据分析,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土壤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推荐的模型进行了影响预测,满 足可靠性要求。
5. 本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21),对噪声影响进行 了预测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要求, 对固废影响进行了分 析。
6.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对最大可信事故影响进 行预测和评价。选用的模式和方法均满足可靠性要求。
综上,本次环评选用的方法均按照相应导则的要求,满足可靠性原则。
10.3.1.3 环境保护措施的可靠性
1. 本次项目将建设废水站进行废水处理,其处理能力和处理工艺均针对项目废水特 征而设计,可以满足本次项目的废水处理需求。项目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废水站进行处 理,达到纳管标准后纳入仙居县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处置。
2. 本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气需进行分质分类收集,经分质分类收集预处理后排 入末端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3. 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的要求对工艺、管道、设备、 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源头控制,根据分区防渗原则对重点防渗区、 一般防渗区和简单防渗区采取分区防渗,并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及应急响应体系。
4. 企业拟建一座 25m2 危废贮存库。固废堆场设置防腐、防渗及渗滤液收集池、废 气收集系统等设施。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暂存于固废堆场,对固废实行分类收集堆 放,固废处置要从源头考虑,首先从减量化、资源化角度考虑, 再考虑无害化处置。危 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危废转移过程需执行联单制度。
5. 通过局部隔声,在四面厂界内设宽绿化带,并种植高大树木,同时加强设备维护, 可以实现噪声排放厂界达标。
综上可知,本次项目采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有效, 可以确保各项污染物经过处 理后达标排放。
10.3.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本环评结论客观、过程公开、评价公正, 评价过程均依照环评相关技术导则、技术 方法等进行,并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环评结论科 学。
10.3.1.5 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符 合性
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符合仙居县域总体规 划(2017~2035)、仙居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4~2030)等规划要求。
因此建设项目类型及其选址、布局、规模等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
10.3.1.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符合性
通过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本底监测可知,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地表水、声环 境质量能够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土壤相关指标监测值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以及《土壤环境质 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筛选值;区域地下水水质 总体评价为 IⅤ类,水质尚可。
本项目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的要 求,按照“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从污染物的产生、 入渗、扩散、应急响应全阶段进行控制, 正常情况下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污染,对 区域地下水和土壤影响不大。近年来台州市正积极部署落实《台州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规划(2012-2020)》,全面开展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正在逐步 地改善。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相互关联的水文连续体, 地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也有利 于地下水环境的改善。
项目废水通过厂内预处理达进管要求后纳管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排水量在污 水厂的规划规模内,且公司实行废水零直排管理,不排放清下水,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会 造成周边水体环境及纳污水体环境的恶化。
本项目将加强全厂废气收集和预处理,通过末端废气治理设施处理后能做到达标排放, 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综上,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措施可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
10.3.1.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与污染排放达符合性
项目营运过程中通过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可有效控制污染并实现各类污染物的达 标排放。
10.3.1.8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是否针对现有项目环境污染问题提出有效防治措施
本项目所在厂区内的现有项目均已停产,不再产生污染。相关生产装置也基本拆除。 已对其尚未完成的拆除工作提出污染防治要求。
10.3.1.9 环评报告基础资料数据真实性、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结论明确合理性
本环评报告采用的基础资料数据均采用项目方实际建设申报内容,环境监测数据均 由正规资质单位监测取得;报告依照行业特性对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并作出明确的评 价结论,不存在重大缺陷和遗漏。
10.3.1.10 小结
本项目属于技改项目,项目拟采取的相关措施可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 放标准,满足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管理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基础资料数据真 实,内容无重大缺陷、遗漏,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明确、合理。
本报告符合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评估的可靠性、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等要求,并且不存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所列 的不得审批情形。
10.3.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符合性分析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 年修正)中“第三条 建设项目应 当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的要求; 排放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 建设项目还应当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等要求。
上述内容均已在 10.3.1 章节环境可行性中予以分析,在此不再重复,项目建设符合 《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年修正)第三条要求。
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本次项目建设符合 “三线一单”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 要求,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排放量符合国家、省规 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控制要求;项目的环境 事故风险可控;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园区规划的要求,符合相关产业政策的要 求。
企业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必须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控制项目 的环境事故风险在可接受水平之内;必须切实加强环境质量管理,严格认真落实环境保 护措施,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 固废全部无害化 处置。经预测, 本次项目实施后对于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能维持地区现状环境 质量,全厂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仙居馨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年产 200 吨辛伐酰基酶、 200 吨 ADH 羟基还原酶、10 吨 NADPH+辅酶、5 吨烟酰胺单核苷酸转化项目” 的实施 是可行的。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 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评价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5~50km□ | 边长=5km | ||||||||||||||||||
评价因子 | SO2+NOx 排放量 | ≥2000t/a□ | 500~2000t/a□ | <500t/a□ | |||||||||||||||||
评价因子 | 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其 他污染物(非甲烷总烃、氨、臭气浓度) | 包括二次 PM2.5 □ 不包括二次 PM2.5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 | 地方标准□ | 附录 D | 其他标准 | ||||||||||||||||
现状评价 | 评价功能区 | 一类区□ | 二类区 | 一类区和二类区□ | |||||||||||||||||
评价基准年 | ( 2022 )年 | ||||||||||||||||||||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调查数据来源 |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 |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 现状补充监测 | ||||||||||||||||||
现状评价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 |||||||||||||||||||
污染源调 查 | 调查内容 |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 拟替代的污染 源□ | 其他在建、拟建项 目污染源□ | 区域污 染源□ | ||||||||||||||||
大气环境 影响预测 与评价 | 预测模型 | AERMOD | ADMS □ | AUSTAL2000□ | EDMS/AEDT□ | CALPUFF□ | 网格模型 □ | 其他□ | |||||||||||||
预测范围 | 边长≥50km□ | 边长 5~50km□ | 边长=5km | ||||||||||||||||||
预测因子 | 预测因子(氨气) | 包括二次 PM2.5 □ 不包括二次 PM2.5 | |||||||||||||||||||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 贡献值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 |||||||||||||||||||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 贡献值 | 一类区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 ||||||||||||||||||
二类区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C 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 |||||||||||||||||||
非正常 1h 浓度贡献 值 | 非正常持续时长 (2)h | C 非正常 占标率≤100% | C 非正常 占标率>100%□ | ||||||||||||||||||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 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 C 叠加达标□ | C 叠加不达标□ | |||||||||||||||||||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 变化情况 | k≤-20%□ | k>-20%□ | |||||||||||||||||||
环境监测 计划 | 污染源监测 | 监测因子:(颗粒物、氨、硫化氢、非甲 烷总烃、臭气浓度) |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组织废气监测 | 无监测□ | |||||||||||||||||
环境质量监测 | 监测因子: ( ) | 监测点位数( ) | 无监测 | ||||||||||||||||||
评价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 |||||||||||||||||||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距(/ )厂界最远( / )m | ||||||||||||||||||||
污染源年排放量 | SO2 : ( ) t/a | NOx: ( ) t/a | 颗粒物: (0.007)t/a | VOCs: (0.779)t/a |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影 响 识 别 | 影响类型 | 水污染影响型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
水环境保护目标 |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取水口 □; 涉水的自然保护区 □;重要湿地□; 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 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 □; 涉水的风景名胜区 □;其他□ | ||||
影响途径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其他 □ | 水温 □;径流 □;水域面积 □ | ||||
影响因子 | 持久性污染物 □;有毒有害污染物 □;非 持久性污染物 □ ; pH 值 □; 热污染 □ ; 富营养化 □;其他 □ | 水温 □;水位(水深) □;流速 □ ; 流量 □;其他 □ | |||
评价等级 | 水污染影响型 | 水文要素影响型 | |||
一级 □;二级 □;三级 A □;三级 B □ | 一级 □;二级 □;三级 □ | ||||
现 状 调 查 | 区域污染源 | 调查项目 | 数据来源 | ||
已建 □; 在建 □;拟建 □;其他 □ | 拟替代的污 染源□ | 排污许可证 □; 环评 □; 环保验收 □;既有实测 □; 现场监测 □; 入河 排放口数据 □; 其他 □ | |||
受影响水体水环 境质量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 补充监测 □;其他 □ | ||||
区域水资源开发 利用状况 | 未开发 □; 开发量 40%以下 □; 开发量 40%以上 □ | ||||
水文情势调查 | 调查时期 | 数据来源 | |||
丰水期 □;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 水行政主管部门 □; 补充监测 □;其 他 □ | ||||
补充监测 | 监测时期 | 监测因子 | 监测断面或点位 | ||
丰水期 □; 平水期 □;枯水 期 □;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 ; 冬季 □ | () |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 | |||
现 状 评 价 | 评价范围 |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 |||
评价因子 | () | ||||
评价标准 | 河流、湖库、河口:Ⅰ类 □ ; Ⅱ类 □ ; Ⅲ类 □ ; Ⅳ类 □ ; Ⅴ类 □ 近岸海域: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 第四类 □ 规划年评价标准() | ||||
评价时期 | 丰水期 □;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 秋季 □; 冬季 □ | ||||
评价结论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 质达标状况 □:达标 □; 不达标 □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 □:达标 □ ; 不达标 □ 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 □:达标 □;不达标 □ 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 □ : | 达标区 □ 不达标区 □ |
达标 □;不达标 □ 底泥污染评价 □ 水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及其水文情势评价 □ 水环境质量回顾评价 □ 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 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 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 □ | |||||||
影响预测 | 预测范围 | 河流:长度()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 | |||||
预测因子 | () | ||||||
预测时期 | 丰水期 □; 平水期 □;枯水期 □;冰封期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 设计水文条件 □ | ||||||
预测情景 | 建设期 □; 生产运行期 □;服务期满后 □ 正常工况 □;非正常工况 □ 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 □ 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 □ | ||||||
预测方法 | 数值解 □:解析解 □;其他 □ 导则推荐模式 □:其他 □ | ||||||
影 响 评 价 | 水污染控制和水 环境影响减缓措 施有效性评价 | 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 替代削减源 □ | |||||
水环境影响评价 | 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 □ 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 □ 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 □ 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 □ 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 主要污染物排放满 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 □ 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 □ 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 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 □ 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 环境合理性评价 □ 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 □ | ||||||
污染源排放量核 算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 (t/a) | 排放浓度/(mg/L) | ||||
SS | 5.534 | 400 | |||||
BOD5 | 4.150 | 300 | |||||
CODCr | 6.640 | 480 | |||||
石油类 | 0.277 | 20 | |||||
NH3-N | 0.484 | 35 | |||||
总磷 | 0.111 | 8 | |||||
总氮 | 0.968 | 70 | |||||
替代源排放情况 | 污染源名称 | 排污许可证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 排放量/ (t/a) | 排放浓度/(mg/L) | ||
() | () | () | () | () | |||
生态流量确定 | 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m3/s;鱼类繁殖期( )m3/s;其他( )m3/s |
生态水位:一般水期( )m;鱼类繁殖期( )m;其他( )m | ||||
防治措施 | 环保措施 | 污水处理设施 □;水文减缓设施 □; 生态流量保障设施 □;区域削减 □;依托其 他工程措施 □; 其他 □ | ||
监测计划 | 环境质量 | 污染源 | ||
监测方式 | 手动 □;自动 □ ; 无监测 □ | 手动 □;自动 □; 无监测 □ | ||
监测点位 | () | (DW001) | ||
监测因子 | () | (DW001:色度、pH 、CODCr、氨 氮、总磷、总氮、SS 、BOD5 、石油 类) | ||
污染物排放清单 | □ | |||
评价结论 | 可以接受 □;不可以接受 □ |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评价等级 与范围 | 评价等级 | 一级□ 二级□ 三级 □ | ||||||||||
评价范围 | 200 m□ 大于 200 m□ 小于 200 m□ | |||||||||||
评价因子 | 评价因子 | 等效连续 A 声级 □ 最大 A 声级□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 ||||||||||
评价标准 | 评价标准 | 国家标准 □ 地方标准□ 国外标准□ | ||||||||||
现状评价 | 环境功能区 | 0 类区□ | 1 类区□ | 2 类区□ | 3 类区 □ | 4a 类区□ | 4b 类区□ | |||||
评价年度 | 初期□ | 近期□ | 中期□ | 远期□ | ||||||||
现状调查方 法 | 现场实测法 □ 现场实测加模型计算法□ 收集资料□ | |||||||||||
现状评价 | 达标百分比 | 100% | ||||||||||
噪声源 调查 | 噪声源调查 方法 | 现场实测□ 已有资料 □ 研究成果□ | ||||||||||
声环境影 响预测与 评价 | 预测模型 | 导则推荐模型 □ 其他□ | ||||||||||
预测范围 | 200 m□ 大于 200 m□ 小于 200 m□ | |||||||||||
预测因子 | 等效连续 A 声级□ 最大 A 声级 □ 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 |||||||||||
厂界噪声贡 献值 | 达标 □ 不达标□ | |||||||||||
声环境保护 目标处噪声 值 | 达标□ 不达标□ | |||||||||||
环境监测 计划 | 排放监测 | 厂界监测 □ 固定位置监测□ 自动监测□ 手动监测 □ 无监测□ | ||||||||||
声环境保护 目标处噪声 监测 | 监测因子:(等效连续 A 声级) | 监测点位数(1个) | 无监测□ | |||||||||
评价结论 | 环境影响 | 可行 □ 不可行□ |
工作内容 | 完成情况 | 备注 | |||||
影 响 识 别 | 影响类型 | 污染影响型√ ;生态影响型□;两种兼有□ | |||||
土地利用类型 | 建设用地√ ; 农用地□;未利用地□ | ||||||
占地规模 | (5.2)hm2 | ||||||
敏感目标信息 | 敏感目标(农田)、方位(东)、距离(30m)等 | 见表2.4.2-1 | |||||
影响途径 | 大气沉降√ ; 地面漫流√ ; 垂直入渗√ ; 地下水位□; 其他( ) | ||||||
全部污染物 | 氨气、颗粒物、臭气浓度、COD、氨氮等 | 见表2.2.7-2 | |||||
特征因子 | 氨气、COD | 见表2.2.7-2 | |||||
所属土壤环境影响 评价项目类别 |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 ||||||
敏感程度 | 敏感□; 较敏感□;不敏感□ | ||||||
评价工作等级 | 一级□; 二级□; 三级□ | ||||||
现 状 调 查 内 容 | 资料收集 | a)□ ; b)□ ; c)□ ; d)□ | |||||
理化特性 | 详见表4.5-2 | ||||||
现状监测点位 | 占地范围内 | 占地范围外 | 深度 | 见监测点位 布置图 | |||
表层样点数 | 2 | 4 | 0~0.2m | ||||
柱状样点数 | 5 | 0 | 0~3m | ||||
现状监测因子 | 45项基本项目(建设用地)、8项基本因子(农用地) | ||||||
现 状 评 价 | 评价因子 | 45项基本项目(建设用地);pH 、8项基本项目(农用地) | |||||
评价标准 | GB 15618□; GB 36600□;表D.1□;表 D.2□; 其他( ) | ||||||
现状评价结论 | 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关标准 | ||||||
影 响 预 测 | 预测因子 | 非甲烷总烃 | |||||
预测方法 | 附录E√ ;附录F□; 其他( ) | ||||||
预测分析内容 | 影响范围(厂区外延1000m范围) 影响程度(气浮沉淀池池体防渗破损问题在事故发生365d时被发 现及修复的情形下:COD进入土壤后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总体呈 现先递增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土壤中的浓度较小,对土壤环境 的影响较小。土壤环境影响可以接受) | ||||||
预测结论 | 达标结论:a)√ ; b)□ ; c)□ 不达标结论:a)□ ; b)□ | ||||||
防 治 措 施 | 防控措施 |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保障√ ; 源头控制√ ; 过程防控√ ; 其他( ) | 见6.2.5章节 | ||||
跟踪监测 | 监测点数 | 监测指标 | 监测频次 | ||||
3 | GB 36600-2018基 本项目 | 1年/次 | |||||
信息公开指标 | GB 36600-2018基本项目 | ||||||
评价结论 | 项目运营对土壤影响较小 |
工作内容 | 完成情况 | ||||||||||||
风险调查 | 危险物质 | 名称 | 氨水 | 废液 | 次氯酸钠 | / | / | / | |||||
存在总量/t | 10.5 | 7.5 | 1 | / | / | / | |||||||
环境敏感性 | 大气 | 500m 范围内人口数 3687 人 | 5km 范围内人口数 50157 人 | ||||||||||
每公里管段周边 200m 范围内人口数(最大) | 人 | ||||||||||||
地表水 | 地表水功能敏感性 | F1 □ | F2 □ | F3 □ | |||||||||
环境敏感目标分级 | S1 □ | S2 □ | S3 □ | ||||||||||
地下水 | 地下水功能敏感性 | G1 □ | G2 □ | G3 □ | |||||||||
包气带防污性能 | D1 □ | D2 □ | D3 □ | ||||||||||
物质及工艺系统 危险性 | Q 值 | Q<1 □ | 1≤Q<10 □ | 10≤Q<100 □ | Q>100 □ | ||||||||
M 值 | M1 □ | M2 □ | M3 □ | M4 □ | |||||||||
P 值 | P1 □ | P2□ | P3 □ | P4 □ | |||||||||
环境敏感程度 | 大气 | E1□ | E2□ | E3 □ | |||||||||
地表水 | E1 □ | E2 □ | E3 □ | ||||||||||
地下水 | E1 □ | E2 □ | E3 □ | ||||||||||
环境风险潜势 | Ⅳ+ □ | Ⅳ□ | Ⅲ□ | Ⅱ □ | I □ | ||||||||
评价等级 | 一级□ | 二级 □ | 三级 □ | 简单分析 □ | |||||||||
风险识别 | 物质危险性 | 有毒有害 □ | 易燃易爆 □ | ||||||||||
环境风险 类型 | 泄漏 □ | 火灾、爆炸引发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 □ | |||||||||||
影响途径 | 大气 □ | 地表水 □ | 地下水 □ | ||||||||||
事故情形分析 | 源强设定方法 | 计算法 □ | 经验估算法 □ | 其他估算法 □ | |||||||||
风险预测与评价 | 大气 | 预测模型 | SLAB □ | AFTOX □ | 其他 □ | ||||||||
预测结果 |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1最大影响范围 0 m | ||||||||||||
大气毒性终点浓度-2 最大影响范围 30 m | |||||||||||||
地表水 |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到达时间 h | ||||||||||||
地下水 | 下游厂区边界到达时间 d | ||||||||||||
最近环境敏感目标 ,到达时间 d | |||||||||||||
重点风险防范 措施 | 在危化品物料贮存场所及使用场所设置有毒气体检测仪、可燃气体检测仪等监控设施, 实时监控关键危险源的安全状态,据此设置相应的预警系统。 | ||||||||||||
评价结论与建议 | 依据导则分析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风险潜势为 III 级,地表水环境风险潜势为 II 级, 地下水环境风险潜势为 I 级;环境风险综合潜势为 III 级,项目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 在污染物泄漏事故发生后,泄漏物质将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通过应急处 置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可有效地降低危险物质泄漏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后果。综合看,企 业在做好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编制并演练应急预案等环保管理工作后,本项目 的环境事故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同时企业必须与园区管委会及周边企业建立应急 联动机制。 |
工作内容 | 自查项目 | |
生态影 响识别 | 生态保护目标 | 重要物种□;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保护 红线□; 重要生境□; 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对保护生物多样 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 其他□ |
影响方式 | 工程占用□;施工活动干扰□;改变环境条件□; 其他□ | |
评价因子 | 物种□ ( ) 生境□ ( ) 生物群落□ ( ) 生态系统□ ( ) 生物多样性□ ( ) 生态敏感区□ ( ) 自然景观□ ( ) 自然遗迹□ ( ) 其他□ ( ) | |
评价等级 | 一级□ 二级□ 三级□ 生态影响简单分析 □ | |
评价范围 | 陆域面积:( )km2;水域面积:( )km2 | |
生态现 状调查 与评价 | 调查方法 | 资料收集□;遥感调查□; 调查样方、样线□; 调查点位、断面□; 专家和公众咨询 法□;其他□ |
调查时间 | 春季□;夏季□; 秋季□; 冬季□ 丰水期□; 枯水期□;平水期□ | |
所在区域的 生态问题 |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生物入侵□; 污染危害□; 其他□ | |
评价内容 | 植被/植物群落□;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重要物 种□; 生态敏感区□; 其他□ | |
生态影 响预测 与评价 | 评价方法 | 定性□;定性和定量□ |
评价内容 | 植被/植物群落□;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重要物种□; 生态敏感区□; 生物入侵风险□; 其他□ | |
生态保 护对策 措施 | 对策措施 | 避让□;减缓□; 生态修复□;生态补偿□; 科研□; 其他□ |
生态监测计划 | 全生命周期□; 长期跟踪□;常规□;无□ | |
环境管理 | 环境监理□;环境影响后评价□; 其他□ | |
评价结论 | 生态影响 | 可行 □ ; 不可行□ |